鋼琴文獻在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
鋼琴文獻在鋼琴教學的應用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鋼琴文獻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著重論述鋼琴文獻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應用於鋼琴教學中去,這是目前高校鋼琴教師共同面臨的挑戰,對於培養21世紀的鋼琴文化人才意義深遠。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以一代名師周廣仁先生為代表的鋼琴表演與教育家們學成之後積極投身於鋼琴教育事業,他們默默付出,悉心培養,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鋼琴人才,在世界的鋼琴舞臺上不斷散發光彩。在我國高校的鋼琴教學中,一段時間以來較注重鋼琴課程的技術技能訓練。近十年來,隨著音樂學專業培養目標的改進,逐漸增設了《鋼琴教學法》《中外鋼琴作品賞析》《鋼琴藝術史》等與鋼琴相關的提升學生鋼琴音樂文化素養的拓展性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得我們的鋼琴教師不得不去思考和開始研究鋼琴文獻這一領域,由於它涵蓋了所有關於鋼琴作品本體以及表演、美學、版本等諸多問題,並且對鋼琴單人課教學和拓展性鋼琴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和依據性意義。
一、鋼琴文獻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
基於“文獻”一詞的定義: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鋼琴文獻作為一門學科還未真正進入我國高校的鋼琴教學中,由於我國鋼琴的普及和發展相較於歐美國家時間較短,還未真正認識到鋼琴文獻研究的重要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培養出來的學生鋼琴音樂知識欠缺,整體音樂素養堪憂,自主學習實踐,積極主動查閱學科文獻資料的能力嚴重不足,而對於鋼琴文獻的研究不僅是鋼琴教師的責任所在。教師在蒐集、整理、分類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整合,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在課堂講授並啟發和引導學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鋼琴的熱情和動力。同時,大學生應該建立一種學科研究意識,課後查閱相關學科文獻資料也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一學期只練習幾首作品應付考試,對於鋼琴藝術發展的整體脈絡沒有一個宏觀的瞭解,對不同時代、風格、作曲家的作品一概不知。這並不符合我們音樂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有透過鋼琴教師帶領學生建立起鋼琴文獻的研究意識,才能真正拓展學生的鋼琴藝術文化視野和眼界,活躍他們的藝術思維,提升整體的音樂文化素養,並且在學習和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培養一種勇於探索和大膽嘗試的精神和信念。
二、鋼琴文獻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一)鋼琴文獻的蒐集、整理、分類及選擇是一項龐大而有意義的工作
隨著資訊網路多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獲得文字、音訊、影片等文獻資料的渠道多元而且快捷。除了傳統紙質的樂譜以及於鋼琴作品、作曲家、演奏家有關的訪談傳記和資料分析,還可利用磁帶、唱片、CD、LD、DVD、VCD、MD、MP3等音訊與影片多種技術手段,更加真實的感受和聆聽演奏家們精彩絕倫的現場表演,清晰看到彈奏時手的不同表現姿態和微妙的手指動作,完全能夠感同身受,享受其中。把蒐集到的鋼琴文獻資料需要按照不同時代、風格、作曲家、演奏家做一分類和整理,以便於教師在講到某一作品時能夠提前備課,把與這首作品的相關的文獻資料串聯起來講解,就是一堂豐富而生動的融文字、音訊、影片具有全方位知識性的鋼琴教學展示。另外,鋼琴研究者還需要在浩瀚繁雜的鋼琴作品當中選擇具有時代特徵和充分表現作曲家創作特點和意圖的經典作品,作為學生的練習作業和視聽賞析曲目。這就要求鋼琴教師和研究者彈奏和積累大量的鋼琴文獻資料,有著多年的舞臺實踐和教學經驗,對於各類樂譜和作品的識別有著客觀而獨到的見解。
(二)對於樂譜版本的正確應用
西方鋼琴藝術發展距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從最早以手寫記譜的方式發展到現在各種不同版本的印刷出版,無論是作曲家本人的潦草手稿還是演奏家依賴個人喜好和當時的演奏方法及記譜規則修改原譜。應該說,樂譜版本的使用是一項複雜而重要的工作,關係到是否符合時代風格特徵,是否尊重作曲家本人的創作意圖,是否表現出音樂所要表達的情緒。因此,樂譜研究者應該儘量找到作曲家最原始的樂譜以及相關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研究。隨著鋼琴這一樂器的演變和發展,不僅僅推動著鋼琴演奏技術的快速前進,也賦予了音樂豐富的表現力,而原始樂譜在某種程度上對於演奏者和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干擾性。例如,巴洛克時期的樂譜版本有關於裝飾音、觸鍵、句法、速度、表情術語、踏板等在不同版本之間有著不同的標記和彈法,也因此而備受爭議。筆者認為,選擇版本應遵循符合作品所處的時代風格特徵,能夠體現出作曲家的精神追求的原則,更重要的是獲取樂譜背後深奧的思想內涵。在面對教學使用的版本儘量選用作者的原版樂譜,至於後人對作品的一些修訂可以作為參考和借鑑,這就要求研究者仔細比較研究,找到其中的不同,發掘其中的美,深入探尋作品的正確表達。
(三)與鋼琴相關的'文獻資料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藝術是相通的,根據這一論斷,在鋼琴教學中與鋼琴相關的一切藝術形式與門類都應成為鋼琴拓展課程和單人課教學的一部分,尤其到了大學階段,他們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走向成熟,思維活躍,主體意識增強,情感情緒日益豐富,具有一定的辨別和批判性,而且具有相對主義的愛情觀,對自身審美情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學習鋼琴的終極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練習技巧,而是為他們創造濃厚的藝術氛圍,開闊藝術視野,提升藝術素質和修養,培養審美情趣,具有藝術眼光和藝術鑑賞力。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滲透與鋼琴作品相關的如攝影、繪畫、舞蹈、文學、電影等經典作品的鑑賞,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藝術薰陶和感受。同一時代的藝術作品一定有共性,學生可以從多種藝術形式中捕捉到藝術的精髓和風格特徵。例如,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力圖用音樂來達到“印象主義者”用繪畫達到的同樣效果,他從詩歌和繪畫中獲得創作的靈感,表現的都不是真是的,活生生的事物,而是一種感覺,一種瞬間的印象,一種意境的美,並且帶有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在講到德彪西的鋼琴音樂作品時,還可以從藝術美學的角度來對比中國國畫和書法當中的意境美,中西融匯,相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引發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獲取理解和演奏的靈感。這就要求我們的鋼琴教師注重平時日積月累的學習和積累,注意整合蒐集到的文獻資料,能夠科學合理的運用到鋼琴教學中,大量瀏覽和投入演奏實踐,使自身獲得更多的感受和體驗,這樣,在講課過程中才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也讓自己充滿熱情和自信,力求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技術與音像視聽資料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鋼琴教學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鋼琴相關的音像視聽資料應用於鋼琴教學中,尤其在《鋼琴藝術史》《鋼琴教學法》《中外鋼琴作品賞析》等鋼琴拓展課程當中應用,會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全方位直觀的感受和聆聽,教師需要提前整合資料,在講授某一首作品時,可以把相關的背景知識,演奏影像呈現給學生,更能激發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透過對同一作品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詮釋,逐漸形成正確的彈奏理念,把握準確的風格特徵,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透過大量瀏覽和視聽,結合教師的講解以及深入引導,學生能夠欣賞到更多經典的作品,系統瞭解藝術史的發展脈絡,樂器發展以及演奏方法的演變過程,從世界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中獲取能量和學習的動力。
三、結語
隨著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日益發展,鋼琴文獻資料的研究與應用必將推進鋼琴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作為鋼琴教師的我們除了面對傳統教學模式以外,應樹立學科研究意識,真正投入到鋼琴文獻的學科研究中,並逐步深入到鋼琴教學的課程中去。真正的鋼琴學科研究還是要從高校做起,因為高校有最優越的學術環境,最前沿的研究理念和最優秀的師資配備,相信我國鋼琴教育事業一定會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效剛.鋼琴文獻學淺議[J].鋼琴藝術,1996,(02).
[2]葉茵.小儀開設鋼琴文獻課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09,(08).
[3]張薇.淺談鋼琴音樂文獻版本的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7,(04).76
作者:蘇琳 單位:陝西學前師範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