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學策略與改進措施論文

高校舞蹈教學策略與改進措施論文

  第一篇:高校舞蹈教育問題及策略

  摘要:高校中的舞蹈專業是高校學科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舞蹈專業教育能在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我國的高校舞蹈教育中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教育模式下使得當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舞蹈教學的效果,不利於舞蹈專業學生的發展。由此,本文針對教育改革背景中的高校舞蹈教育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希望能促進和實現高校舞蹈專業的素質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素質教育改革;創新;教師團隊

  當前高校都開始著手開展教育改革,透過教育改革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正如全國高校的教育改革一般,高校舞蹈教育專業也在推進改革,改革後的舞蹈教學目標既要重視學生在本專業學習的技能技巧和舞蹈藝術修養,又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改革的浪潮中,很大一部分教師還沒有適應改革的浪潮,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思維方式和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活動組織滯後,很難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完成當前教學改革中新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不科學的舞蹈教學認識。在固有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認為大學階段才開始學習舞蹈,感覺這樣的學習為時已晚,錯過了舞蹈教育的好時期,這些教師認為只有從小學習舞蹈的人才能獲得理想的舞蹈教育效果。這就導致了很多教師採取應付教學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舞蹈專業的學習,導致了學生也沒有認真對待學習,教師的固有觀念和教學態度影響到了舞蹈專業學生的學習,從而也就使得舞蹈教學難以順利完成。這種片面的認識忽視了舞蹈對於個人的藝術修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的重要性。第二,過於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的影響下,很多舞蹈教師還在進行傳統的教學,例如理論知識傳授呆板、直接示範舞蹈動作後讓學生模仿等。這樣“死板”的舞蹈教學缺乏和學生的學習溝通,也不能進行舞蹈動作的創新教育引導,很難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第三,舞蹈教師師資隊伍力量薄弱。當前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較低,有的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然而缺乏實踐能力,有的教師有實踐領導能力,然而不能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舞蹈實踐中來,出現了高校的舞蹈教育不能使得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難以訓練和培養出綜合素質強、專業能力過硬的舞蹈人才。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高校舞蹈教學有效的策略

  新時期,社會需要各方面的專業人才,而國家在對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強調了藝術教育及其人才培養對社會的重要性,從而提出了培養更高層次的藝術人才的要求。舞蹈專業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有著重要的地位。當前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紛紛開設了舞蹈教育專業,以此提高學生在藝術上的修養,提高其審美。開展舞蹈教育,還有助於學生在合作意識的培養,透過創新舞蹈動作及其表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這是素質教育改革的目標。所以,推行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第一,轉變高校舞蹈教師的觀念,加強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舞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所以,高校舞蹈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認識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目標,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捨棄傳統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採用人性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來開展舞蹈教育教學工作,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自身的學習認知,加強和學生進行溝通,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要特別重視學生自身的舞蹈學習體驗和感悟。例如透過多媒體的民族舞動作的學習,要求學生完成自編一段民族舞,並表演出來。這種教學方式就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第二,發揮教育機智,創新舞蹈教學。教師透過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能有效激起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在有興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會感受到學習舞蹈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所以,舞蹈教師需要發揮教育機智,創新教學方法,透過編創一些有趣的舞蹈動作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和創新,這對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非常有好處。比如對於一段現代舞的教學,教師將學生透過小組的方式來給舞蹈小組編排任務,要求每個小組都根據一段音樂來編排一段舞蹈,最後來展示各小組的成果。這種小組教學法就非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此外,還有遊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都可以靈活地應用到舞蹈教學中來。第三,建立高素質的舞蹈教師隊伍,為舞蹈教學提供強大的師資力量。在教育改革下,新的教學目標對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能夠及時建設一支能順利開始舞蹈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師隊伍,為素質教育提供一支強大的舞蹈專業教師團隊,保障高校舞蹈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三、結語

  綜述,只有與時俱進的高校教學模式才能完成教育改革下新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們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新時期新的教育理念,透過不斷學習,讓自己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思想,針對新的教學目標,採取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學生為本,進行舞蹈教育創新,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揮教育的有效性,培養出合格的新時期的舞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蘇原春.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創新探析[J].黃河之聲,2016,09.

  [2]程家躍.舞蹈鑑賞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6,17.

  第二篇:舞蹈教學在高校教學的創新

  摘要: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體現出了新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舞蹈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討論目前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期創新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學生為主體;服務育人;高校;舞蹈教學

  高校舞蹈教學是高等教育服務育人、實踐的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育、服務的物件主要是廣大的學生群體。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然而,實踐中由於受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教學理念創新的不足,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有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本篇論文就以此為出發點展開了討論與研究。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課程設定與教學方法上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新時期,部分高校舞蹈教學的課程設定不是很合理,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方法上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院校舞蹈教學的課程設定都是沿用了以往的課程安排,未根據新時期學生的數量、學生的個性特點、師資隊伍的數量等因素做出及時的調整與改變,有時會造成課時不能按時完成的情況,此時教學老師會透過縮減課時、加快進度等方式完成課時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教學質量提升。同時,有部分高校將舞蹈理論課以選修課的方式進行了安排。在學生心目中,選修課一般是不重要的課程,出勤率也不是很高。此時,部分學生便忽視了舞蹈理論課程的認真學習,最終會影響到舞蹈理論技巧的掌握,舞蹈理論素養的提升,審美價值觀的形成。[1]2.教學模式和內容需要進一步創新高校舞蹈教學的模式和內容需要進一步創新。部分高校的素質教學、民族舞蹈等課程的安排,參考依據了北京舞蹈學院等知名專業舞蹈院校課程安排,考試標準也參考了專業舞蹈院校的高標準要求。但是,忽視普通院校學生生源與專業藝術院校學生的不同,影響到了舞蹈教學的實效性,忽視了學生個性特點與主體地位。普通院校舞蹈專業學生大多數是由於高中階段文化成績不理想,在高中短短的一年兩年時間裡,進行突擊式訓練而取得了一時的成績。與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基本功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區別與不足之處。完全依照專業舞蹈院校的標準進行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基本功的差異性。不利於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3.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實踐中,高校舞蹈教學的考評機制主要以理論測試與舞蹈技能為主。部分學生為了獲得更高的評價,獲取的更好的成績,舞蹈技能的訓練很到位,但在學習過程中忽視舞蹈審美能力的培養、情感素質的關注,不能用心靈、真情去感受舞蹈真正的藝術美。過份關注結果的考評機制,不利於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舞蹈情感與舞蹈素質,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高校舞蹈教學模式

  1.樹立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高校舞蹈教學思想,是創新高校舞蹈教學的基礎與前提,只有明確了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時刻以學生為中心,才能關注學生的缺點與進步。不同學生因為自身成長環境、基本功紮實程度、努力情況,身體條件等各方面的'差異性,對於舞蹈訓練的成果也會有差異存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應該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特點與身體素養等區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與心理特徵制定與改變教學計劃與方式,完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舞蹈課程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舞蹈的動感與快感,幫助學生不斷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為將來實現順利就業奠定基礎。[3]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舞蹈興趣的增加,激情的綻放,也有利於提高教師教學的實效性與效率。[4]2.引導學生樹立較強的藝術感受能力舞蹈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課程,不僅僅是教育學生進行肢體訓練,將優美的舞姿展現給觀眾,更是為了透過高校舞蹈的學習,培養大學生較強的審美能力。學生透過鍛鍊,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過程中,有利於增強舞蹈的感染力,同時有利於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與情緒。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一方面有利於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增進感情,方便老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另一方面有利於引導學生增強藝術感受能力的同時樹立良好的情緒與品質,面對挫折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善於調節情緒,真正將舞蹈藝術作為自己對於生活、人生的享受。教師將情感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引導大學生樹立較強的藝術感受能力,是新時期對於高校舞蹈教學的一種創新,有利於培養舞蹈技術動作過硬,藝術感受能力較強的新時期大學生。3.陶冶性情、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以前守舊的舞蹈教學只注重對舞蹈技巧和肢體語言的學習,沒有重視對舞蹈中藝術元素的培養和學生性格的形成,這就使以前的舞蹈教學只在乎外在的東西,讓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生氣。新時期的到來促使各大高校加大了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鍛鍊和對自身情感世界的感知,對90後的關注隨著他們邁入大學校門而日益增加,90後這一代的諸多行為也存在著很多的爭議。高校教育的任務是讓學生同時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學生好性情的培養可以透過舞蹈教學來實現,青少年內心的不拘可以透過優美的音樂旋律來消除,把學生情緒上的浮躁壓下去,減少大起大落的心情的出現頻率,舞蹈教學在高校素質教育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完善舞蹈教學評價體系,指引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意識,最佳化高校教學評價機制,有利於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情況、舞蹈技能掌握程度的及時瞭解。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學校安排的常規期中、期末考核老師時,徵求學生的意見之外,舞蹈教學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日常交流。構建學生自我評價機制,將平時訓練過程中的疑問與進步,及時與授課老師交流,從而發現不足,取得長遠的進步,在平時工作中注重引導、幫助學生合理的評價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實現自我評價。這就需要舞蹈教學老師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課堂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課後是朋友關係,建立學生與老師的長久友誼,這樣學生才能將老師視為知心朋友,對老師敞開心扉,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與老師進行及時的交流與溝通。綜上所述,實踐中高校舞蹈教學存在課程設定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與不足之處,本篇論文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完善教學評級機制、實現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等具體措施。堅持在高校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是高等教育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體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周軼瑾.高校舞蹈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大眾文藝,2015(18).

  [2]李菁.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

  [3]嶽喜寧.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關於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6(2).

  [4]王錦峰.最佳化高校舞蹈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26(5).

  第三篇:高校舞蹈教育素養培養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論證了普通高等院校對舞蹈素質教學的態度認知,通過了解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學情況,對其舞蹈教育素養的培養做出一定的針對性對策。努力把高等院校的舞蹈素質教學向高水平高標準方向推進。

  【關鍵詞】普通高校;舞蹈;教育

  目前,推行素質教育成為眾口多談的熱點,而在大學教學中,藝術教育也就備受關注。舞蹈是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教育方向。舞蹈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舞蹈專業的學生,而是把最高水準的舞蹈拿出來讓人們學習;它們強調的不是舞蹈的技術含量,應該做到何種程度,而是重在培養人們的自身素質、觀念與氣質;它是面對全民的藝術理念。

  一、對高校舞蹈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學依舊存在諸多問題。第一,在教育物件上不足,受眾面積過小;第二,在舞蹈課程的安排上,並不能和創新性的人才培養相聯絡;第三,在教學手段上,它過於強調老師的口頭傳授與模仿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第四,在教學過程中,過於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過於重視自身所學的科目,忽視了一些相關聯科目的橫向學習,這些方面會嚴重影響高等院校舞蹈教學的發展。

  二、高校舞蹈教育素養培養的路徑

  在深入瞭解普通高等院校對舞蹈素質教學的認知態度、分析了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學情況,筆者對高校舞蹈教育素養的培養有以下幾點建議。(一)樹立科學理念,理順管理體制。科學技術是人文文化的基礎,人文文化是科學技術的方向標,普通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學應該秉持人文和科學教學同等重要的教學觀念,把舞蹈素質教學與學校內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結合,把所有校內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要群體。清晰管理機制是高等學校舞蹈教學變革的基點。現如今,中國一些高等院校已經創辦了一套完備的舞蹈教學管理體系。其他學校也要與現實相聯絡,建立完備的管理體系作為教學方針,努力尋求有意義、有價值、有特點的舞蹈素質教學管理機制。(二)改進課程結構,完善課程設定。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學在教學計劃上應該秉持“統籌舞蹈教學基本技能、理論、美學三個方面”的指導,有結構、系統化計劃教學內容,一步步引領學生走向藝術的殿堂。在教學安排上,第一要注重素質教學,安排一門在教學內容上具有上升性、綜合性的學科,就是以舞蹈的優美、欣賞、表現力為基礎,與學生的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相結合,積極構建一系列與舞蹈教學有關的學習科目。與此同時,在舞蹈藝術類科目的安排上,也要有主有次,要多開設一些美學、文化學、社會學、比較教育學等相互聯絡的科目,使學生對此感到滿足。改進課程結構,完善課程設定是目前舞蹈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三)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以往的舞蹈教育經常是刻板的、形式化的教學,這種情況導致很多學生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能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抑制學生髮展。這是和“關注個性發展”、“著重發展實踐”、“激勵創新行為”等教育觀點相背離的。美國當代心理學家布魯姆說:“激發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體現對興趣發展的重視”。現代教學重視實踐的作用,構建一個以提升學生美學情操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擁有優質的人文情懷,具有高深人文素養為目標,以自由、開放、創造為立足點,和以往教學方法相反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是高等院校教學變革的靈魂。在教學方法上,既要留存原有教學方法的精華,又要借鑑現代教育觀點積極的一面,尋求從知識口頭傳授到個性教學的改變,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欣賞美學與現場演示相關聯的完備教學模式轉變。要逐漸轉變傳統的重視技能的教授、忽視素質的提升,重視舞臺表現力、忽視藝術魅力的狀況,全面提升學生的創造思維與綜合素質。(四)改革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筆者發現,發展性評價不會忽視學生的背景,關注當前,著重未來,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優點,這在高校舞蹈素質教育中極其適用。普通高校舞蹈教學要改革傳統的鑑別和挑選機制、輕改進和激勵機制的情況,把發展性機制作為大學舞蹈教育評價的中心,與形成性評價、相對性評價等方法相結合,積極對學生進行全方位、高水平評價。在進行評價時,應該依據現實情況採用檢驗評價、資料檢視評價等方式進行,著重評估學生的舞蹈素質、學習內容、基本技能、知識儲備能力、實踐能力等內容。變革教學評價內容,是目前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途徑。(五)營造藝術氛圍,提高教育實效。學校舞蹈活動的發展是舞蹈教育教學的生命力,它既可以激發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充分展示自己,對提升舞蹈教學的實施有著重要作用。在開展各種活動時,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學生活躍現場,激發學生的活動樂趣,促使學生積極交流,從而使藝術文化深入交流發展。

  第四篇: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和發展

  摘要::研究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的目的在於找到適合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的新途徑。本文透過分析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現狀闡釋了舞蹈教學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並就改革教學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發展

  舞蹈是藝術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影響。新形勢的素質教育教學改革中,透過舞蹈教學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品格素質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中越來越重要的分支之一。

  一、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現狀

  (一)模式單調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總的來說,當下眾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僅僅處於單純模仿的肢體教學層面,教師滿足於動作分解之後的組合再現,學生則如同提線木偶般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依葫蘆畫瓢”。此外,雖然多數高校已經配備了標準的舞蹈教室,然而舞蹈教學依然處於相對低層級模式,只能滿足教材上基礎動作的教與學,而在道具、服裝等的裝備方面相對匱乏,尤其是舞蹈演出的要求幾乎無法得到滿足。基於此,學生對於舞蹈教學興趣缺乏,某種程度上甚至只將其作為學習任務應付了事,無法切實領會舞蹈的藝術性與美感,因此舞蹈的素質教育功能很難全面發揮。

  (二)師資相對薄弱

  當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教師隊伍中過半數量只有專科甚至以下學歷,同時,年輕教師比例較低,四十歲以上教師數量眾多。較低的學歷結構和較高的年齡結構對於高校素質教育中的舞蹈教學而言可謂“硬傷”。這樣的師資力量不僅容易與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產生群體性代溝,也難以滿足對藝術理解力和體能都有較高要求的舞蹈教學的現實要求。

  二、舞蹈教學對於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積極意義

  舞蹈藝術對於觀賞者來說,除了舞者肢體運動的協調性、韻律感能夠帶給受眾視覺上的美感與力量外,其伴奏音樂的節奏性、音樂、樂色等則同時帶給受眾聽覺上的享受。因此優秀舞蹈作品是與音樂會、演唱會同樣具有很強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對於舞者而言,在表演過程中透過肢體運動表達感情、傳遞心境不僅是純粹的表現,更是與觀眾的心靈交流,舞蹈對於舞者就是用身體說話。大學生接受舞蹈教育的過程既是感悟美的過程,也是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尤其是在集體舞蹈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在接受音樂和舞蹈動作的美感教育的同時,也是和同齡人的一種思想交流、情感溝通。透過舞蹈,大學生能夠從另一個側面學習融入集體、融入社會生活,增加自我約束能力和對外界的感知與理解能力。從這些方面說,舞蹈教育其實也是提高大學生認知能力、社會適應性的過程,有助於提升大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意識和發揮自我潛能的能力等。

  三、新形勢下改革高校舞蹈教學的舉措

  (一)增加藝術鑑賞教學的比重

  新形勢下的高校素質教育中,開展舞蹈教學的目標中更多的比重在於提升學生的藝術鑑賞力和美的感知力,因此舞蹈教學中增加藝術鑑賞課程十分必要。尤其是對於不同舞蹈各類背後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甚至故事典故等的介紹其實並不亞於對具體肢體動作的講解與模仿。同時,藝術鑑賞環節的教學還能讓大學生對於舞蹈的型別和內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有了對背景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大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寓情於景,將情感融入肢體運動,從而提高舞蹈教學的成效等。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手段

  網路和資訊時代的到來讓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了接觸和使用網路與資訊科技的最積極人群之一。海量的網路資訊中不乏舞蹈藝術作品元素,比如歐美各國的歌舞片中就有大量時尚舞蹈藝術的成份。尤其是美國系列電影《舞出我人生》中,無論是芭蕾還是街舞都有所涉獵。而在日韓等亞洲國家偶像音樂人的MTV中,街舞、現代舞等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標配”。與其讓學生在課後笨拙地模仿這些影視娛樂作品中的舞蹈,不如將其適當融入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這些前沿、流行的舞蹈和音樂適當簡化後改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而且足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點,更重要的是,有了教師系統和規範的整理、改編,學生不至於因為貿然模仿而對身體有所損傷。此外,多媒體的應用還能夠激發出大學生原創舞蹈的積極性。也就是說,為了提高大學生對舞蹈教學的興趣,不妨嘗試讓其結合自己的知識範圍和內容等創作和改編舞蹈內容。比如在純粹的民族舞蹈中穿插若干街舞動作,或者將器樂伴奏改編為搖滾、藍調音樂等。大學生利用多媒體制作出原創或改編後的舞蹈作品不僅能夠使舞蹈教學更貼近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而且能夠反饋給教師改進教學模式和內容,不失為提升高校舞蹈教學水平的又一手段。

  (三)融合體育舞蹈等開展綜合教學

  按照目前國內教育時間計算,大學生進入高校時的年齡已經普遍接近二十歲,其身體發育基本定型,因此學習舞蹈時已經有了相當的侷限性。尤其是那些要求具備“童子功”、對身體柔韌性、協調性要求極高的舞蹈型別如芭蕾等對於多數大學生而言並不合適,故選擇適當舞蹈型別和內容不僅關係到教學成績的優劣,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體質與健康。從這一點上講,融合體育舞蹈開展綜合性的舞蹈教學比較適合多數大學生的舞蹈教學。比如體育舞蹈中的快步舞、華爾茲、狐步舞等動作難度適中,只要多加練習,一般人都能夠基本掌握;如果學生身體條件尚可,那麼倫巴、探戈等也是不錯的教學內容選擇。除了體育舞蹈,韻律操也是一類比較大眾化的舞蹈形式。韻律操的一大優勢在於改編容易,不僅能夠融合西方舞蹈元素,中國傳統舞蹈、民族舞蹈的動作和音樂也是豐富的改編素材。

  四、結束語

  舞蹈教學作為新形勢下高校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重視。但相對單調的模式與師資的薄弱卻影響著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成效。改革高校舞蹈教學需要與時俱進,結合九零後大學生生理與心理特點創新不僅是實現舞蹈教學提升素質的教育目標,也是提升高校舞蹈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安華文.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

  [2]孟慧.論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2(20).

  第五篇: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的應用

  【摘要】就目前情況來看,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一定的創新和最佳化。隨著中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教學實踐中一次新的嘗試,並且經過多年探索和研究,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變得更加成熟和靈活,其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應用逐漸成為高校舞蹈教學發展的新趨勢。本文圍繞多媒體技術應用於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優勢展開分析,進而探討多媒體技術高效應用於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促進高校舞蹈理論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校;舞蹈教學;理論教學

  舞蹈理論教學是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獲取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對於當前高校舞蹈專業學生而言,其對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感到厭煩和無趣,其學習效果也受到影響。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提高學生的主觀意識,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專業理論教學活動中。下面針對多媒體技術應用於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優勢進行分析,並提出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高效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措施。

  1多媒體技術應用於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優勢

  1.1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

  隨著中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開展,高校舞蹈理論課程教學的最佳化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高校舞蹈理論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而且還要求高校舞蹈專業學生充分掌握理論課程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1]。在資訊時代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與網路資訊科技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教師能夠藉助豐富的網路資源為學生創造更為優越的學習環境。例如,在高校舞蹈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裝置和多媒體技術製作教學課件,利用舞蹈影片和分解動作動畫等為學生演示標準的舞蹈動作,促使學生能夠更為清晰的觀察技術動作,使其不再拘泥於課程內容的學習,讓他們能夠領悟到更多舞蹈動作技能。

  1.2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校舞蹈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藉助多媒體技術、網路資訊科技等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透過舞蹈相關影片和音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將注意力集中到舞蹈理論課程教學中。與此同時,舞蹈教師可以採取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能夠明確舞蹈藝術的文化內涵,進而強化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理解[2]。可以說,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校舞蹈理論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在挖掘學生潛在能力的同時,為其學好舞蹈理論相關知識提供重要前提。

  1.3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輕鬆、活潑、富有互動性的學習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定的情景,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讓其對舞蹈藝術的文化內涵和經典舞蹈動作形成更加充分的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校舞蹈理論教學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舞蹈文化內涵研究探索的能力,還在提升其學習效果和質量的基礎上,促進其創新思維和藝術思維得到充分培養[3]。

  2高校舞蹈理論教學最佳化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措施

  2.1教師發揮自身在舞蹈理論課堂教學的主導優勢

  在高校舞蹈理論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從而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課堂教學主導作用。在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方面,教師應該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和進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在舞蹈文化背景等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路上查詢舞蹈相關的民俗文化、音樂以及動作技術等影片,使學生直觀瞭解這種舞蹈的風格和人文,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注意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程度,避免自身職能喪失[4]。

  2.2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高校舞蹈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理論課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對課程進度和教學任務進行協調,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動作錄製成影片,然後帶領學生共同分析動作中的不足,並指導學生對錯誤的動作加以改正。同時,教師還應該體現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將教學重心偏移到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培養方面,在使學生養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基礎上,提高其創新能力和舞蹈藝術鑑賞能力。

  2.3準確定位多媒體教學地位

  在高校舞蹈理論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正確的技術動作,並利用較為經典的舞蹈影片提高學生的舞蹈藝術鑑賞能力,在舞蹈影片鑑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技術動作,在分析過程中將創新意識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舞蹈編排能力和創新能力[5]。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明確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式,無法取代教師在舞蹈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學生的舞蹈基礎不盡相同,所以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為學生錄製一些微影片,使學生在課後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另外,教師還應該避免情景教學變成觀摩教學,注意影片課件的比重。

  3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理論教學的開展不僅是高校學生掌握舞蹈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是其提升自身氣質的主要途徑,在高校舞蹈理論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觀意識和能動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促進高校舞蹈理論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了一定的強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凸顯自身的課堂主導優勢,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適時調整課堂教學進度,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六篇: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性實踐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各大高校進一步擴大了招生規模,培養藝術人才的一個重要實踐內容就是舞蹈教學,因此,對高校舞蹈教學方法、內容等進行創新是很有必要的。高校的舞蹈教學使學生的氣質內涵、創造力和藝術審美等能力都得到了相應提升,更是對高校素質教育價值和作用的最好體現,以下筆者將對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性發展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舞蹈教學;創新;實踐

  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與時俱進,這就要求各高校對學生的舞蹈教學提出更高的新要求。特別是在培養舞蹈人才方面,高校對於舞蹈的教學必須保持著創新的方法和思維模式,並且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最佳化,使教學模式得到完善,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平臺。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一)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缺乏整合。有的高校由於師資不足和歷史不長等原因,無法將舞蹈教學的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進行有機結合,無法實現舞蹈課程“理實一體化”的目標。所以高校應該重視對學生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不能缺乏舞蹈專業的技能訓練[1]。(二)師生交流低效。在很多高校的舞蹈課堂上,舞蹈教師往往忽視了個體的差異性,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個別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無論學習動機、人格特徵、學習基礎、身體特徵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一個統一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對所授學生有一定的瞭解,並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提升舞蹈教學的教學效果。(三)師資不足。在從前舞蹈未興起的時候,高校的舞蹈教學採取的基本都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該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專業指導。但是如今高校對各個專業都進行了大力擴招,學習舞蹈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這就使得舞蹈教學都是採用大班化教學,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必須加大對舞蹈教師的培養力度,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舞蹈教師,適應當今的社會形勢[2]。(四)教學模式陳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失去了主動參與舞蹈學習的熱情,學生完全成為教師教學中的附屬品。因此,必須對舞蹈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激起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高校的舞蹈教學。

  二、高校舞蹈教學創新性開展實踐的策略

  (一)加強舞蹈師資隊伍。加強舞蹈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教學創新的基礎,要想更好地進行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舞蹈師資隊伍,教學的創新和開展,同時也需要不斷髮展和壯大舞蹈教師隊伍作為支撐[3]。高校的舞蹈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因此舞蹈教師必須具備全面的教學技能和舞蹈知識,對各種舞蹈型別都有其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對學生的舞蹈能力進行全面拓展。另外,舞蹈教師在舞蹈教學活動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所以必須激發舞蹈教師的熱情,使其教學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從而深化高校舞蹈教學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高校舞蹈教師必須加強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斷學習和更新舞蹈知識,整合教學手段,從而使舞蹈的教學課堂滿足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同時,高校在進行舞蹈創新性實踐教學的改革過程中,教師必須積累和拓展理論和實踐的知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二)拓展舞蹈實踐平臺。實踐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杆,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而對於高校舞蹈的教學而言,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對舞蹈表演的技巧進行把握,而是使學生透過各種平臺更好地呈現出去。所以,高校舞蹈教學必須注重擴充套件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必須創造出更多的實踐平臺,透過平臺使學習的舞臺駕馭能力和藝術修養得到有效的提升。學校可以透過構建學校藝術氛圍、發展舞蹈課堂、開展文化活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的、全國性的舞蹈賽事,使高校舞蹈學生的舞蹈實力得到有效提升。(三)加入科技教學手段和環節。高科技的技術必須和舞蹈進行有機結合,這樣不僅使舞蹈藝術的內涵得以提升,也提升了舞蹈教學的課堂效果,使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得到不斷深化,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使舞蹈學科的教學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豐富,授課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在現代科技教學手段的基礎之下,學生對舞蹈也有了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可以挖掘出自身更多的創新潛質。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型發展道路還很長,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教學實踐,使舞蹈教學能夠更好地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各項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拓展和最佳化,從而使得舞蹈教學的發展力和創新力得到提升,進而培養出更好的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周軼瑾.高校舞蹈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大眾文藝,2015(18).

  [2]宋麗莎.論舞蹈教育在社會實踐中的創新[J].成功(教育),2011(10).

  [3]李文作.我國體育舞蹈開展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5(3).

  第七篇:高校民族舞蹈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

  在目前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很多舞蹈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講解法與示範法進行教學。固然,這兩種教學方法的確能夠讓舞蹈教師在很短時間將大量的東北民族舞蹈知識傳授給眾多的學生,能夠保證教學效率。但是,這兩種教學方法也非常容易忽視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創新能力。例如,舞蹈教師在給大學生示

  一、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存在主要問題

  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校在組織、實施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一)缺乏專門的東北民族舞蹈教材

  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校在組織、開展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時並沒有專門的教材。當前,舞蹈教師們向學生傳授東北舞蹈知識與技能,通常是透過一本(或一套)綜合性的舞蹈教材進行講解,如高校舞蹈教學中常見的《大學舞蹈》《舞蹈舞蹈鑑賞》《中國民族舞蹈》等。在這些教材中,東北民族舞蹈知識只佔有很小的比重,甚至是一兩段話帶過。在此條件下,舞蹈教師想給學生多講一些東北民族舞蹈知識但礙於教材上沒太多資料,只能自己在其他文獻或網路上查詢,然後再製作成課件給學生講解。還有的舞蹈教師嫌查詢資料浪費時間與精力,直接讓學生自己去搜集學習。東北民族舞蹈教材是舞蹈教師順利開展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的重要載體,缺乏這個載體,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無異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方法單一

  在目前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很多舞蹈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講解法與示範法進行教學。固然,這兩種教學方法的確能夠讓舞蹈教師在很短時間將大量的東北民族舞蹈知識傳授給眾多的學生,能夠保證教學效率。但是,這兩種教學方法也非常容易忽視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創新能力。例如,舞蹈教師在給大學生示範東北秧歌舞蹈時,舞蹈教師只給大學生示範東北秧歌舞蹈的基本動律,如上身的左右擺動、前後扭動與下身的壓腳跟、雙膝屈伸,但不給學生示範東北秧歌如何做到“艮勁兒”“美勁兒”“火爆勁兒”與“潑辣勁兒”等,這就使得大學生在跳起東北秧歌來顯得比較表淺,缺少靈魂,沒有感染力。

  (三)東北民族舞蹈教學配套知識不足

  縱觀當前我國高校的東北民族舞蹈教學,其教學的重點依然放在東北民族舞蹈的動作技能教學上,而對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音樂知識、舞臺表演知識等都很少涉及。以上諸多不足使得大學生在學習東北民族舞蹈時不能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影響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的最終質量。

  (四)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氛圍不濃厚

  相比其他地區的民族舞蹈,如新疆民族舞、蒙古民族舞、雲南民族舞等,東北民族舞除了在東北地區的高校中較為盛行外,在我國其他地區的高校並不是很常見。這就使得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氛圍不是很濃厚,其具體表現在:高校領導與舞蹈教師對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不是很重視,在人力、物力與財力方面投入較少,宣傳力度不夠等;大學生選擇東北民族舞蹈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較差,遲到、曠課較為嚴重,課下實踐較少等。東北民族舞蹈作為我國地區民族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東北豐富的文化與東北人獨特的價值觀,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東北民族舞蹈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就目前來說,我國很多高校在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方面依然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東北民族舞蹈教師人數少。高校招聘舞蹈教師時,很少招聘專項的舞蹈教師,如傣族舞教師、新疆舞教師,只要應聘的舞蹈教師會教一些熱門的舞蹈即可。然而,東北民族舞蹈作為一種非熱門的舞蹈,很少有舞蹈教師精通。這就造成了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師人數偏少;二是東北民族舞蹈教師教學配置較低。雖然有些高校也擁有一些東北民族舞蹈教師,但他們存在年齡大、學歷低、專業知識缺乏等問題。

  二、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領導應組織舞蹈教師積極開展教學交流,認真研究問題的起因與影響因素,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概括而言,改進措施有以下幾項。

  (一)設計與開發東北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載體。一個好的教材不僅能夠極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東北民族舞蹈教材缺乏的問題,高校應當突出東北民族舞蹈的特點,建立一套東北民族舞蹈教材體系。在實踐中,高校應組織舞蹈教師透過各種途徑,如查閱相關文獻、上網蒐集資料等,突出東北民族舞蹈教學中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教材,如二人轉、秧歌等。當然,選擇舞蹈時僅僅有代表性還不夠,還需要符合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與職業素質等。在建立教材體系時,高校應突出東北民族多舞種、多層次的特點,積極構建特有的東北舞蹈教材。

  (二)創新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方法

  結合當前我國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的現狀與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們提出了以下兩種創新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的方法。一是觀摩法。對於大學生而言,現場觀看東北民族舞蹈,遠比舞蹈教師在課堂上枯燥無味地講解與示範生動得多。為此,舞蹈教師有必要帶領大學生去觀看一些東北民族舞蹈演出。觀看形式可以是網路觀看,也可以是現場觀看。二是活動實踐法。舞蹈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一些東北民族舞蹈表演活動或競賽活動。活動的規模可以是班級內部的,也可以是年級內部的、學校內部的,還可以是省級乃至國家級的。參與表演與競賽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學習東北民族舞蹈的積極性,而且能夠進一步推廣提高高校民族舞蹈教學水平,為高校形成東北民族舞蹈特色教學打好基礎。

  (三)構建東北民族舞蹈教學配套知識體系

  舞蹈教師在東北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要將東北民族舞蹈文化發展、東北人文風情、東北民族舞蹈音樂特點等融入其中。同時,還要學習一些與東北民族舞蹈動作練習與技能訓練相關的生理學知識、心理學知識、保健學知識等,以保證大學生在學習東北民族舞蹈過程中的科學性。

  (四)積極營造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氛圍

  高校領導與舞蹈教師應積極打造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的良好氛圍。措施有四:一是在校內張貼東北民族舞蹈方面的海報、宣傳欄,建造具有東北民族舞蹈特色的雕塑、噴泉、花卉等景觀;二是校園網上增設東北民族舞蹈板塊,對東北民族舞蹈的起源、發展、特色以及舞蹈教師風采、優秀舞者進行普及與宣傳;三是定期舉辦東北民族舞蹈表演與競賽活動,並對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四是邀請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方面的名師到校上課,邀請表演方面的舞蹈家到學校進行表演,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學習東北民族舞蹈的興趣;五是打造東北民族舞蹈教學“第二課堂”,鼓勵大學生組建東北民族舞蹈隊、俱樂部、學習小組等,併合理指導他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

  (五)最佳化東北民族舞蹈師資配置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東北民族舞蹈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兩個改進措施:一是改進東北民族舞蹈教師招聘制度。招聘時,高校不僅要認真考察他們在東北民族舞蹈方面的知識儲備與教學能力,還要綜合考慮他們的年齡結構、學習層次、職業道德、個人魅力等。二是對東北民族舞蹈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監督與定期評價。評價時,高校領導評價、教師自我評價、大學生評價與社會評價要相互結合,力求評價主體多樣化。同時,評價方法也不能太單一,要綜合運用當前國內外高校舞蹈教學評價的新要求新標準。三是定期組織東北民族舞蹈教師學習交流與培訓,以不斷提升他們的東北民族舞蹈教學技能。學習交流活動可以在本校舞蹈教師之間進行,也可以在不同高校的舞蹈教師之間進行。培訓可以是校內培訓,也可以是校外培訓。有條件的高校可以組織舞蹈教師前往東北地區對當地的民族舞蹈進行實地考察與學習。

  三、結語

  東北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舞蹈藝術更是豐富多樣。對於大學生而言,東北民族舞蹈中的動作技能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舞蹈技能,而且舞蹈中蘊含的東北民族的發展歷史與人文風情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增強他們的民族情懷,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非常重要。因此,高校開展東北民族舞蹈教學非常必要,解決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瑤.探究東北地域民風民俗及民間素材在創作舞蹈作品中的運用和表現[J].藝術品鑑,2016(4).

  [2]宋媛.東北原生態舞蹈提煉為課堂舞蹈的幾點思考[J].藝術研究,2016(1).

  [3]王海峰.東北民族民間舞蹈研究——試論錫伯族舞蹈的藝術價值[J].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4).

  [4]馬娜.淺析目前高校東北秧歌教學的現狀以及對策[J].戲劇之家,2015(1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