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及改革建議論文

文學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及改革建議論文

  一、文學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

  實踐教學就是一種在實踐中開展的教學活動。一般情況下就是在教學中,應用一種有教育特點、創造特點、實踐特點,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和主動研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觀念和教學形式。在理工科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實踐操作讓學生掌握技能。因此,實踐教學由來已久,是學生進入職場的必備教學形式,在一些師範類本科院校,宏觀的改革主要指建立實習基地,微觀的改革就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開展啟發式教學。不包括以實踐性為主的課程和含實踐性的一些課程,那些以前只重視理論教育的課程也著手實踐教學的研究,主要就是為了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全國普通高校中文系都開設文學理論課程,由於此門課程過於抽象和複雜學生常常會感到茫然無措,教材存在著繁多的`觀點和各種各樣的概念、流派、風格,教師一味講解課本中的理論,學生會感到厭倦和煩惱,依據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沒有認識到課堂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為了讓學生掌握各類文藝現象,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很多高校教師重視研究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重視應用實踐。但效果並不理想,還有很多教師用理論講解理論,在研究文學理論和文學現象時利用西方先進的理論解釋中國的文學現象。當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師範類院校在文學理論的教學上,沒有設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一味重視講解各種理論知識,學生站在中學講臺上時,應用理論知識不能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能解釋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

  二、文學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思考。

  (一)教學改革方面。

  教學中逐步淘汰純理論教學模式,變理論指導實踐,不但讓學生掌握文學的一般原理和知識,也讓學生理解文學作品的樣式、型別、形態、結構、層次和風格,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可以應用寫小論文、讀書指導、學生助講和專題講座等手段,還可以根據文學理論當中存在的文學本質論、文學創作論、文學作品構成論、文學接受論以及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合理的實踐教學設計:

  文學本質論當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完成讀書報告、理論學習心得、讀書體會等,鼓勵學生透過思考、瞭解、體會、感悟掌握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教師可以應用講解、示範和引導的做法。

  文學創造論當中,可以讓學生透過仿寫和書寫體會等做法,深入體會文學創造就是體現真、善、美的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作。

  作品構成論當中,因為存在著繁多的內容、型別、層次,文章前後的內容表面上毫無關係,分析作品時要做到綜合,因此,可以應用課外分組分題討論的做法,有利於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培養思維能力,教師在此可以應用例舉法。

  文學接受論當中,學生是文章的閱讀者,考慮到學生不同個性,可以利用鑑賞交流的做法,按學生的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爭取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分析和評論能力,教師可以應用人生體驗學習法。在文學接受論當中,讓學生反覆閱讀、欣賞、分析、評論文章,讓學生形成接受心境,體驗到共鳴、淨化、領悟和延留等審美高潮,才能幫助學生找到切入點,明確文章的中心,有創造性地進行文學批評實踐,在此需要明確提出的是,此階段就是為了考察學生掌握文學的基本原理綜合知識情況,因此,在鑑賞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設計合理的交流話題。

  (二)實踐平臺方面。

  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教育學生在聯絡不同學科時掌握文學審美理論,防止在學習文學理論時出現“孤立”,在學生參加綜合學習和理論應用中讓學生認識到課程之間、學科之間的聯絡,在文學類課程中應用理論類課程的審美理論,文學類課程的審美理論應用和審美素養又會應用於實踐,生活中的審美素養反過來可以促進文學審美和審美理論的發展,這樣,不同學科便擁有共同的培養目標,從而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學生在寫作和閱讀經典作品時要認識到文學的特點,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創作和選擇閱讀文學作品,注重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考慮文學現象,從而深入理解文學現象。

  在文學理論課教學中,進行實踐教學常常需要教師付出多倍的心血和努力,但是,隨著各種各樣文學創作的出現,中國的文學理論一定會與實踐結合,從而,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

  參考文獻 :

  [1] 吳亞南 . 文學的倫理向度與文學理論教學的實踐改革探索 [J]. 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15,(4)。

  [2] 歐孟宏 . 文學概論課程應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 [J].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10)。

  [3] 李豔豐 .“後理論”時代 :文學理論教學實踐的反思與建設 [J]. 學理論,2013,(1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