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的結合論文
淺談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的結合論文
中國古典園林構建與表現的重要思想是努力模仿和迴歸自然山水,本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體現天與人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亦自然亦人工的境界。文章將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相結合,從深層認識傳統園林造園手法到借鑑傳統並賦予新意,結合時代特徵和環境心理學理論進行融會貫通,發揚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中的優點和精華,捨棄或完善其不足和落後之處。
1 園林設計和環境心理學的密切聯絡
1.1 環境心理學的概念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和他們所在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的學科。它主要研究環境和人們心理的相互關係,用心理學的方法去分析人們的生活與這個社會、所處環境等各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揭示人的心理在各種環境下發生髮展的規律。
1.2 園林設計與環境心理學的鍥合
“人性化”的園林設計需要環境心理學。近年來,人們對自然的嚮往已經到達了頂峰,在當今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更提倡關注人們心理需求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主張生活的閒適,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將環境心理學理論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相結合運用到當今的園林設計中,能在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儘可能的關注到人們的心理需求,使設計變得人性化,體現人道主義精神。
2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相結合的價值分析
2.1 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精神與環境心理學中“環境認知”相結合
“環境認知”簡單的說就是人對於所處環境的感性認識,包括對潛在環境的感知和認識、對環境資訊的獲得、以及影響環境知覺的因素等。中國古典造園中講究“情景交融”和詩文繪畫的美感。當代的環境空間設計向著更加人性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強調“以人為本”,追求生態平衡,“建築、人、環境”相結合的理念,這與古典造園手法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不謀而合。園林不僅是物質產品,而且也是一副作品,因此它需要展現出一定的觀賞價值,這就需要設計時將中國園林美學和環境認知相結合。
2.2 中國古典園林空間處理藝術與環境心理學中“空間行為”相結合
“空間行為”研究的是空間的使用方式,例如空間的生氣感和舒適感、空間的私密性和公共性、空間行為和環境的易識別性,特別注重建築和佈局方式對個體人際關係與交往方式的影響。中國的園林在景觀營造中過於強調形式主義,設計師們為了迎合商業目的沉迷於造作的設計表達之中,而沒有在解決園林品質問題上投入更多的關注。古人從景點營造中總結出了18 種組景的方法,但是在把古人的組景方法運用到新時期的園林建設中時,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結合環境心理學和人機工程學的運用,創造出新意。這也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當代環境心理學相結合的意義所在。
2.3 中國古典園林組景方法與環境心理學中“個人空間”相結合
“個人空間”研究個人空間的形式、功能和測量,影響個人空間的因素,個人空間的使用與侵犯,人類的領域性行為,以及領域性的控制與組織。中國的古典園林在組景上普遍忽視了人們對環境心理上功能性的需求。現代設計中人們更加註重功能和實用性,將中國古典園林組景方法與個人空間領域相結合,特別重視影響個人的因素及其實用性,處理好個人空間的尺度,會給人們呈現出休閒與享受自然的空間。
2.4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營造與環境心理學中“情感價值”相結合
在當今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增強和都市病日益嚴重的特點下,人們的情感價值取向更加趨向於迴歸自然、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追求園林景觀中時代和歷史文化的結合,對園林景觀的欣賞更加關注於它的意境和文化內涵,希望園林景觀充滿生機和趣味。將中國傳統的園景文化與新時代人們的心理需求相結合,使設計作品不僅反映出其使用價值,更要表現出一種文化內涵,如此既可以滿足使用價值,又可以提高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
3 從發展趨勢看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相結合的意義
3.1 從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來看
現代園林設計提倡生態設計,情感化設計,強調為大眾服務。當今社會由於人類對城市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硬質的構建已被軟質的更高層次、更富有人情味和個性化、更具有自然色彩的環境所取代,園林的綠化方面日益被人們所重視,這是城市環境發展的必然趨向。這些年以來,隨著人們生活品位的不斷提升,園林景觀設計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有了更多的變化和活力,未來的園林景觀設計會越來越突出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注重生態與自然,越來越富有自己的個性,越來越人性化。
3.2 從環境心理學的發展趨勢來看
環境心理學今後研究的方向是進一步澄清使用者的需要,並在設計中考慮環境心理因素,使之成為設計中的組成部分,為人類造福。它將更加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重視生態化的設計,還要解決社會和個人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提倡關愛弱勢群體,及時將研究成果用於實踐,促使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現代園林的設計離不開當代環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也可以促進園林設計更完善的發展。
4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與環境心理學的結合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4.1 中國古典園林美學精神的運用
中國古典園林重視儒家文化和自身修養,在園林設計中可以運用白玉蘭、梨花、梅花、垂絲海棠等富有古典韻味的植物以及各種楹聯匾額等園林風物來體現儒家特有的高潔情懷;中國古典園林中將“氣”與“韻”看作生命的形態,用落水景觀和潺潺溪水的動靜結合,能體現園林景觀的深沉悠遠之美,讓園內的溪水曲折的流去,表現出曲折有情之美;中國古典園林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園林設計中應主要突出自然的有機形態,融合以視覺為主的繪畫美感、以聽覺為主的音樂美感和以意境為主的古典詩文美感,使園林雅而脫俗,清而出塵。
4.2 中國古典園林中組景方法的運用
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景方法中總是用置石、假山、水景等元素造就出一種自然之美,用亭、臺、樓、閣等元素造就出一種形式之美。將中國古典園林空間分隔的方法運用於現代園林設計中,以植物、山水景觀、建築等元素起到一定的'隔斷視線和隔斷通道的作用,能使園景虛實變換,引人入勝。古人總結組景有18 種方法,其中障景、隔景、和借景之法尤為尋常,當代新中式園林設計常繼承中國古典園林中這三種經典的造景手法。“障景”就是透過隱障園中美麗的景色起到抑制遊人視線,引導遊人轉變方向,達到欲揚先抑、柳暗花明的藝術效果;“隔景”是以虛隔、實隔等形式將園林綠地分隔為若干空間的手法,用圍牆、植物、假山、建築等景觀進行隔景,具有分流各景遊人和豐富園景的作用;“借景”的手法在在園中的運用最富有深意,例如用船隻、人物、植物、建築以及水中的倒影等元素進行近借、遠借、鄰借、仰借、俯借和應時而借,為遊人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畫卷。
4.3 園林空間關係與文化氛圍的結合
園林規劃中講究尺度的適宜性,例如超過100m 之後人們才會有廣闊的感覺,設計中應透過對景觀之間的尺寸和人與景觀之間尺寸的考慮,營造一個既宜人又舒適的空間尺度。在舒適宜人的空間裡加強對環境文化氛圍的營造,透過借鑑中國古典園林常以特有植物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化象徵的手法,以及用對聯、石碑等形式來表現園林詩情畫意的手法。不僅可以提升園林的格調和內涵,在城市的喧囂中還能造就出一種寧靜、儒雅的文化氛圍。
4.4 園林空間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現代園林設計應充分利用環境優勢,遵循現代社會的客觀規律,也要重視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注重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根據人們嚮往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提倡“迴歸自然”,創造有趣味又休閒恬靜而實用的園林空間。富有古典園林韻味的現代園林一般具有休息觀賞區、亭廊漫步區、親水平臺區、文娛活動區、觀賞樹林區、雕塑展覽區等能滿足各年齡段的需求的功能性空間。其中,園路是貫穿園林空間的重要元素,經過設計師精心巧妙的設計,無論是走主幹道外環路線,還是走穿越樹林小橋流水的內環路線,都應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並且設計師應根據遊人的心理習慣在園中設計多條捷徑供遊人選擇。整個園林設計要做到曲徑通幽,耐人尋味,時刻給遊者以驚喜。水體景觀一般作為重點景觀打造,匠心獨運的跌石瀑布落水景觀能使園林充滿生命的氣息,人們可以在亭子上傾聽落水的聲音,可以在親水平臺娛樂嬉戲,使視覺和聽覺上都能得到愉悅和滿足;而霧化噴泉裝置的霧森水景彷彿營造出人間仙境,讓景色充滿了韻味,使人造景觀也與整體氣氛相和諧。
4.5 “生態設計”和“通用設計”的運用
現代園林設計中應強調“生態設計”和“通用設計”創新理念,充分體現環境心理學與造園手法的結合。設計中以自然材料為主,減少物質資源消耗和浪費,體現生態設計的要求。例如在園林環境中種植數量最多的植物是樟樹,它具有一定淨化空氣的能力和抗癌功效,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人們就會避免患上許多疑難病症,起到了美化環境和淨化環境的作用。
園林中的“通用設計”,也就是克服使用中的障礙,儘可能的面向所有使用者而進行的設計,將人機工程學原理用於實踐。這裡強調為大眾服務,結合環境心理學和運用人機工程學原理,使設計出來的空間能被老齡人、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所使用,繼而被所有人使用。例如一座景觀拱橋的設計,如果中間是樓梯,兩側是平滑的拱路,這樣的設計既方便了殘疾人通行又豐富了小橋的功能,並且給遊客帶來多元化的樂趣。園林的佈局、路面材料的選擇、以及各種細節設計的處理上都要全面考慮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生理障礙和心理需求,充分結合人機工程學,為大家營造愛與關懷的園林環境。
5 結束語
園林景觀設計和環境心理學相互之間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環境心理學在造園藝術中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當代園林設計離不開環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也可以促進園林設計更完善的發展。透過將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與環境心理學相結合,對民族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進行吸收和借鑑,在綜合傳統和現代文化精髓的同時又能有所超越。將環境心理學融入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中去,是人們生活的需要,是未來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的傳承,以及現代設計中人文理念的發揚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