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

  第1篇:探討口腔預防醫學課間實習教學模式的改革

  口腔預防醫學是口腔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後有很大一部分會到社群及社群診所從事口腔衛生服務工作。因此,口腔醫學專業在校生不僅要掌握口腔疾病治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應有較強的口腔疾病預防意識和醫患溝通技巧,具有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導具體干預措施的能力。“社群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是預防口腔醫學課程中抽象理論知識較多的章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教學效果評價一直採用理論考試的方式,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畢業後大多不願從事口腔預防醫學專業的工作,或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較少主動宣傳口腔保健常識。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預防教研室為了培養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宣教的能力,將“社群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作為口腔預防醫學課間實習內容,要求每名學生寫一篇自主命題的口腔健康科普文章,並在課堂上宣讀。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由於課程緊張,學生查資料往往不夠深入,獲得資料的途徑雷同,大多數均摘抄課本或報紙,內容和選題多重複,有的學生甚至把冗長的資料一字不漏地抄出來。這種課間實習教學模式既浪費時間,又沒有真正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008年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教研室參照基於問題的學習(p〇b]m一basdlearningFBL)模式,對口腔預防醫學課間實習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性的改革,取得較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教學物件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4年級學生70名。

  2方法

  將教科書上“社群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2章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以PBL教學模式為基礎,對原有“口腔科普寫作和演講”的口腔預防醫學課間實習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1)滯教老師培訓教研室所有老師共同學習PBL教學模式,探討課堂授課藝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技巧。

  (2)備課問題是PBL整個教學環節的焦點所在。帶教老師結合社群宣傳實際,將常見的各年齡段口腔保健問題及口腔疾病相關知識設計在問題之中,研究實施細節,針對細節認真備課。例如“小學生怎樣維護自己的口腔健康”這一問題是在小學校園宣教中的常用內容,由於此階段《兒童口腔醫學》課程尚未開始,學生對相關知識瞭解較少。但在口腔預防醫學的理論課教學中,己簡要介紹了小學生的常見口腔問題。所以,帶教老師首先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注意如何利用以前講授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分析小學生口腔發育特點、瞭解小學生常見口腔疾病及如何預防小學生口腔疾病。

  (3)分組及任務佈置課間實習前1周對學生動員培訓,以瞭解實習方式,克服畏難情緒。為形成較好的團隊關係,將6~7個學生組成1組,小組成員要保持穩定,並設立組長1名。教師和組長共同抽籤,確定每組選題。教師根據每組選題,引導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動角色,使其獨立分析問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組長負責分配工作,組內每個成員分別負責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獨立查閱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組長監督組員的資料收集並將資料彙總。最後,小組合作將資料製作成幻燈片,準備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和答辯。

  (4)課堂報告及答辯課間實習課程開始,由各組組長依次上臺對選題進行20mir的報告。之後開始答辯,全組成員上臺接受提問。帶教老師和其它組成員根據報告內容進行提問,答辯小組的每名成員均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

  (5)隨堂評價並打分每組答辯結束後,由老師和其它組成員對答辯組準備情況、科普文章的寫作、幻燈片製作、演講情況及答辯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並打分,小組得分為組員的課間實習個人分數,記入每名學生口腔預防醫學期末考試總分中(滿分100分,其中理論考核80分、課間實習20分)

  3結果

  小組內的分工合作、小組間的競爭及榮譽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沒有了依賴和觀望情緒,相互合作,對口腔健康宣教材料準備較全面,做出的幻燈片形象、生動、有個性。由於答辯中會涉及到一些相關知識,學生還主動學習了尚未開始學習的、與健康教育有關的口腔內科、兒童口腔醫學、口腔外科、口腔修復等學科知識,為今後其它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4討論

  PBL模式是一種以實際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性的教學模式。PBL教學的實施包括3個階段:①提出問題或假設;②針對問題或假設進行觀察或實驗;③給出描述或解釋,接受或拒絕假設,獲得問題的答案。本研究中,學生們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分工合作,或進行社會調查,或查閱資料,集思廣益,透過探討理清思路,調動了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對課本上抽象理論知識的掌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教師的培養是PBL教學模式是否成功的前提因素,尤其在引入PBL的準備階段及初期,教師所起的作用非常關鍵。帶教老師不僅要收集和整理社群宣教的問題,編寫教案,而且對學生的指導需要更深刻寬廣的知識體系和更為充分的課前準備。這對習慣於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加強對教師素質的培訓不容忽視。

  按照醫學院校常規,課間見習帶教老師多為年輕教師,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較快,但也存在缺乏教學經驗、不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缺點。因此,在實習前,由教研室主任和高年資的講師與帶教老師共同學習PBL的教學模式,探討課堂授課藝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技巧,這對増強帶教老師的自信心,科學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PBL是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學生們長期以來已經適應了傳統講授式的教學,缺乏主動的自我學習習慣和對知識的整合提煉能力。因此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教研室在課前對學生講解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而且給學生1周的準備時間,以充分查閱資料,分工合作。這樣既克服了學生的依賴情緒,也調動了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PBL教學模式中,隨堂評價在每一組討論結束後都要進行,以口頭的形式,包括自我評價和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指導教師的評價。以往,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醫學課間實習情況只作為學生實踐鍛鍊的一種形式,與考試成績沒有關係。現在改為每組答辯結束後留出10mn由老師和其它組的組員對答辯組準備情況、科普文章的寫作、幻燈片製作、演講情況及答辯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並打分,將成績記入到預防口腔醫學考試總分中,在一定程度上貼近了對教學的要求,也體現了課程改革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

  在本次教學改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首先,由於PL教學方法對教師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應有多學科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的備課外,還應掌握答辯時氣氛的調動、引導等技巧。在這次探索中,帶教老師由於缺乏經驗,沒有發揮到其應有的引導作用,對需解決的問題沒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今後,教研室應多組織教師開展PBL教學模式的學習和觀摩,提高對帶教老師的要求,鼓勵年輕教師多聽課、多學習、放開思想,用生動活潑的方式教學。其次,學生們由於沒有系統學習過其它口腔臨床知識,往往對一些問題一知半解對有些臨床知識的回答也侷限於科普級別。因此,本教研室己對學校提出將口腔預防醫學課程放在其它臨床課程之後學習的建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口腔疾病的預防有充分的瞭解和認識,也才能結合臨床工作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由於受傳統考試體制的限制,對口腔預防醫學教學的評估還是以理論的背誦和記憶為主。因此,課間實踐只能佔考試的一小部分,學生用大量的課餘時間進行準備,減少了對其它課程的複習,増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教研室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探討將PBL教學方式引入到理論課當中,尋求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科學考量標準。

  近年,國內許多院校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開展PBL教學模式的研究。如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在口腔健康教育的實踐課程中,以解決某個目標人群的主要問題為目的,讓學生講授口腔健康教育的模擬課,並當堂完成一篇

  科普論文

  相關資訊

  淺談北京市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報告制度設計新形勢下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學思考企業社會責任下的管理會計職責變革淺議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考量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的推進對策高階工程師論文格式標準模板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解讀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理論綜述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分析談金融企業社會責任

  ,課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自己的宣教能力,對今後的工作有所幫助。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在口腔生理解剖課教學中,利用兩個班級做對比,分別運用傳統和PBL莫式進行教學,透過比較考試成績發現,兩個班級平均成績無差異,但在病例分析題中,採用PBL教學的班級成績明顯高於傳統教學的班級,認為PBL學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與綜合分析的能力。

  張晨崢等研究中發現,PBL經歷與口腔醫學生的創造力呈正相關關係,認為PBL教學模式是培養口腔醫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針對口腔專業大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本教研室在預防口腔醫學課間實習教學中,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慾望,這種教學方式更加貼近社會。同時把分數納入了考試成績中,將教學重心從對理論的背誦轉移到學習過程和理論的應用上,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第2篇:口腔預防醫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隨著醫學院校教育規模的擴大,醫學生的培養質量已引起關注。口腔預防醫學研究群體口腔疾病患病情況、發生規律並提供預防政策,是培養醫學生面向社會的必修課。要求學生具備口腔疾病預防意識,具有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導干預措施的能力。以往的教學多采用傳統填鴨模式,不適應當今醫學生培養要求。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教研室自2008年起,借鑑國外先進教學理念,以口腔健康教育實習課為載體,應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透過五年的實踐證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於提高學生口腔預防保健知識、溝通協調、發現和解決問題等能力有積極作用。

  研究性教學是一種以培養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為宗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識積累為基礎,透過最佳化課程結構,建立基於研究探索的學習模式。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和確定研究選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包括以興趣為導向的探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學習、專案研究模式的學習、角色扮演模式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Seminar、服務學習等七種學習模式。

  口腔預防醫學授課物件為口腔系本科醫學生。教學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多媒體課件講授為主。以往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口腔預防醫學不重視。原因在於一些學生“重治輕防”追求經濟價值,推崇醫療技術的學習;另外,社群口腔衛生服務等章節屬群體預防策略內容,傳統講授往往使學生感覺晦澀難懂。因此,迫切需要轉變教學方式,進行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改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使他們掌握口腔保健基本技能,具有主動維護口腔健康能力的要求。

  一、物件與方法

  (一)教學物件。

  以口腔健康教育課為載體,共在五屆口腔醫學生採用研究性教學模式探索,自20084013年,共385人。

  (二)教學方法。

  改變由學生宣講口腔健康科普文章的授課方式,將教材中部分章節如“齲病預防’、“特定人群口腔保健”等內容設定為不同的主題式學習專案供學生選擇,以研究性教學模式為基礎進行改革。

  1.培訓。教師共同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制定新模式實施計劃。

  2.設定學習專案。教師提前設定好從理論基礎到實踐環節的主題式學習專案,研究實施細節。

  3.實施過程。每學期課前對學生培訓,瞭解授課方式,提前佈置各主題式學習專案供學生選擇。由5名個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推選組長1名。針對不同主題,形成包括幻燈片演講、影片等口腔保健宣教作品用於期末彙報。由組長根據宣教角色進行任務分工。課程學習過程中有三次討論課。透過教師指導、自學和小組討論結合的方式啟動研究性學習模式。第一次:教師根據學習專案,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角色。組長作為主持人主導對專案中知識的討論,教師旁聽並啟發思路。教師有與學習專案相應的指導手冊,其上有學生應掌握和討論問題的背景知識。各組員透過期刊、圖書館及網路等途徑進行資料蒐集和積累,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組長負責主導討論宣教作品的實施細節。第二次:各組員將資料帶到小組中討論,特別對研究性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成員間透過討論共同尋求解決辦法。教師進行總結和點撥。組長負責監督資料整理,將其彙總成宣教作品。第三次:每學期末的口腔健康教育課上,讓每小組進行25-30分鐘彙報。教師和其他組根據彙報內容提問,全組成員根據在研究性學習中的理解解答。

  4.回饋和評估。採用現場考核和問卷調查進行教學效果的回饋和評估。現場考核針對每組宣教作品的效果及組員答辯情況進行評估和打分。問卷調查的內容包含了研究性教學模式是否容易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是否有利於培養自學能力、創新精神等。

  二、結果

  (一)考核結果。

  每組彙報結束後,由教師和其他組對該組的宣教效果、答辯情況進行評估及打分。小組得分即為組員的個人分數,被記入期末成績。評分標準:口腔專業知識的科學性、準確性,宣教作品的效果、可接受程度等。20分為滿分,18分及以上為優秀,16分為中等,14分為一般,12分以下為不及格。

  (二)問卷調查結果。

  學生不同程度的肯定了研究性教學模式對於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改革的積極作用。85.4%的學生認可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95.2%的學生認為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可培養自學能力,89.8%的學生認為可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三、討論

  隨著醫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其教育模式也需相應調整。美國醫學院校新教改的趨勢是基於專案式的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研究和學習間的界限變得模糊4。國內口腔醫學院校已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取得不錯效果。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預防教研室將研究性教育模式應用於實踐已有五年。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改革始終堅持以口腔健康宣教為中心,將興趣為導向的探究性學習、以問題導學的學習、專案研究模式的學習、角色扮演模式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充分整合。

  (一)有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高等醫學教育長期來重教科書學習,重知識“灌注式”講授。然而,醫學的特點是知識更新速度快,學校學到的知識將逐漸陳舊被淘汰。研究性學習貫穿“以學生為主”教學理念,透過學生自學與教師引導、討論式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己動手透過網路、圖書館等媒介查詢資料及證據,啟發了創新意識。專案結束時的彙報課上,學生們能利用現代媒體工具進行多元創作,將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很好的結合在口腔宣教中。有的小組主動聯絡中小學校,利用課餘時間走入衛生課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這說明研究性教育模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研究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從偏重於機械記憶、對知識的理解流於表面轉變為具有主動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二)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以啟發和研討式為主,創設了一種科學研究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和主動實踐,自主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使“學會”變成了“會學”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其在臨床醫學工作中,遇到新問題時能夠自主思考、探索、解決。

  (三)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口腔預防保健意識。

  口腔預防醫學實踐性強,其課程多為抽象的提綱性知識。目前,口腔人力資源分佈不均,居民的口腔保健需求無法得到滿足8。口腔醫學生畢業後將大部分到社群等基層單位工作。因此,具備口腔疾病預防意識和開展口腔健康教育的能力對於口腔醫學生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口腔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預防保健意識低、現場調查、溝通能力不夠等問題940。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強調學習過程中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研究性學習。學生透過自學和討論課結合的親身體驗獲取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自主地完成對知識點的消化和吸收。在教學中既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學生的預防觀念和口腔保健意識。

  (四)有助於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能動積極的教學過程,教師的職責是激勵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採用研究性學習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不只是知識傳授者,更是指導、組織和促進者。應儘可能多地掌握與教材知識點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做到進行教學啟發,做好引導。在學生研究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和總結。因此,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教師需要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業務和教學能力,才能夠很好的引導和啟發學生,並對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反饋和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