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論文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論文
摘要: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校園文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方面,具有職業特色的高校文化更是擁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基於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打造具有職業文化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文化;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進入21世紀以後,職業教育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眼,國家也開始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高職教育快速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健康的發展階段:由規模躍進向內涵發展的跨度。各高校的發展目標也逐步達成共識,即把握服務的宗旨,就業的目標,走一條“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發展之路。基於此,高校將如何提升以實現校園文化的建設為主的內涵建設,這不僅是高校校園文化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把握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辦學目標的獨特性,凸顯教育的職業特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機地融入“職業性”元素,讓學生的職業人格、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精神得到不斷提升,這是高校在構建校園文化方面需要做出的不懈努力。
一、以職業特色為凸點,創新高校校園文化。
(一)在高職校園制度文化中融入職業文化特色
對教師個體來說,高校制度有一個強制規定性作用;對學生個體來說,高職校園制度有一個強制約束的作用。這既能規範學生的行為習慣,促使其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好基礎;另一方面有利於督促教師提高專業授課水平以及師德。一般來說,制度文化就是將存在於制度中的文化內涵體現出來。高校在對制度進行實施的過程中,制度的文化內涵就會慢慢滲入到師生員工的身心之中去。高校在規章制度的制定上與大多院校都具有共同點,但是為了突出高校的特色,其在制度方面應該體現出它的職業性。第一,在制定規章制度時,要注重培養職業道德,倡導教師要講師德,要強化專業認同感,鼓勵學生熱愛專業。第二,用先進企業的制度文化指導學校課程文化建設。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實訓時,要嚴格依照企業制定的制度堅決執行,讓職場氛圍真實的展現出來,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第三,將職業常識與認知引入到規章制度中去,以帶有職業特色的服務意識、團隊意識以及質量意識等為主,讓師生在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職業意識不斷地得以薰陶、提升,直至內化為自身的行為認知。
(二)在高職校園物質文化中融入職業文化特色
校園文化最基礎的載體就是校園物質文化,並且也是存在於校園中的所有客觀實體物質的總和。所以,在建設高職校園職業文化特色時,就要融匯職業氣息。第一,在設計校園內的教學樓、廣場等場所時,可以以合作企業或者是以名人的名字命名,但同時要體現特色,要有藝術含量,更要匹配學校的人文環境。第二,在對新校區的校門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將學校的職業特點充分的展現出來,比如,紡織學院校門就可以設計成形似的大型紡織機。此外校標、校徽甚至是校服上也應該醒目地顯現具有專業特色的圖案與文字。校園景點中可樹立一些碑文或者是石雕等精神圖騰,也可以刻一些企業名人的腳印,提醒學生走一條成功之路。第三,用名人以及傑出人物的照片裝飾校史陳列室、圖書館,用優秀企業家、校友以及傑出教師的事蹟教育學生。第四,用具有專業特色格言或者警句匾牌佈置裝飾教學樓、實驗室、實訓基地等,警醒學生專心學習專業知識。另外,還可用透過滾動電子屏、橫幅等媒介來傳遞辦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承載併發揚學院的辦學理念。第五,在對學校定製的教學裝置,信封稿紙、學報刊物等進行設計時,加入一些本學院特有的元素,將高校的文化品位微顯出來。
(三)在高職校園精神文化中融入職業文化特色
建立具有職業特色的高校,必須要將校園精神文化融入其中,將具有特色的辦學理念體現出來。所謂辦學理念,就是依據時代要求,從自身條件出發,在經過一系列的理性思考後,形成的指導思想。據此,對高職教育歷史使命的充分認識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將具有職業性和高等性的辦學特色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崇高的教學理念,打造具有職業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需要培養以校領導為先鋒的`全體教職工帶動全體學生去準確定位、及時出擊和強勢著陸。首先,要明白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的實際體現,那麼就要在正確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優良的校風。校風主要是學風和教風的綜合,具體的體現方式是校風、校訓以及教風。高校的校訓在內涵上需要強調的是“職業素養”、“親身踐行”等,學風及教風方面要緊密圍繞“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等相關內容。透過全院師生的努力,進過時間的沉澱,校園文化的職業特色就能逐漸成型。此種文化的形成對於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其次,一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學校的特色所在,所以倡導並培養擁有職業特色的核心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來說,從辦學方向中要體現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從內涵建設中體現出精品專業建設和職業特色,在師資培養上要提倡並鼓勵愛崗敬業、勤奮踏實、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社會主義無私奉獻精神。當然,核心價值觀不可能透過一兩次活動或是開會就能夠形成,需要學校透過長期的辦學、師生的對辦學主導的共同追求以及自覺探索和實踐才能夠慢慢形成,逐漸完善,並透過辦學理念以及校訓等一些載體得到強化的。
(四)在高職校園行為文化中融入職業文化特色
校園行為文化其實質就是校園文化的外在體現,即師生在對各種關係進行處理時形成的風氣與習慣,類似人和事、人和人等關係。在建設校園文化時,首先可依據就業需求來開設相關的文明禮儀課程及講座,讓學生在待人處事、儀表禮節等方面能夠學會成熟應對。其次,在實訓期間,從專業發展出發,開設一些職業行為規範教育課程,有助於養成學生愛護公物、文明生產等優良習慣。再者,可聯手企業,組織多樣性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性,提升其文明和諧、友好合作、文明競爭等職場需要的技巧、能力以及素養。
二、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社會實踐對學生來說是一條關心民生且瞭解社會的真實有效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與深化學生的理論及專業知識的機會,是學生靈活運用自身專業知識服務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契機。所以,應該在整個校園文化建設方案中加入社會實踐。有相關學者曾指出,高校的校園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透過學生的社會實踐不斷融入企業文化。透過學生短期實踐將企業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師生理念也能透過校企對話與社會接軌,學校的管理制度透過理念互融得到完善,學生素養透過文化互動得到培養。學生透過企業實習鍛鍊自己應用技術的能力、把握生產流程等一系列現代化技術。而這種深入企業實踐的教學方式是高校完成生產勞動和教育相結合的特有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高職教育的職業發展,增加師生接觸社會和生產實際的機會,加強實踐教育教學活動顯得尤其必要,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再只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擺脫掉理論和實踐脫離的不良習慣,並且實現知識和能力二者間的轉化。之外,學生們透過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對專業的最新需要,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到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第一線去工作。加強實踐活動,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實實在在地體驗具體形象生動的生產過程,感悟和積累工作的體驗和經驗,改進自身的不良專業行為,提升職業素質和人格,不斷追求求真務實,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和諧統一才能達到,高職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才能順利實施並高效完成。
三、以學生社團組織作為依託,打造職業特色校園精神
學生社團是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自願組織起來的,使學生社團活動的內容具有時代性,貼近學生學習與生活,形成良好的評價體系,是高職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學校方面應該廣泛鼓勵和宣傳學生組織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各種社團和活動中去,塑造出具有職業特色的各級各類社團活動,在模擬社會活動場景活動中強化專業理論知識體系,引導學生不培養組織協調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等,為踏入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高校在組建社團時,應該分系部分專業予以考慮,以行業文化特色為主,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的同時,適度做好專業傾斜,包括資金支援和師資補充,重點打造各特色專業的品牌建設,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專案和課題,將學生活動納入到專業發展,保障這類社團的良性發展,保證了學院校園文化的職業特色,幫助了學生接軌社會需求,及早明確職業目標選擇,更快更好地理解並融入行業建設與職業發展中去。
四、以科技與人文交融為手段,營造職業教育環境
在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層面,職業人文教育和專業理論教育非常不同,也就是本科院校與高校目標培養的區別。為了塑造學生高品位的思想素養以及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斷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內在修養和素質,而要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操作技能則需要將科技手段與人文知識加以融合。結合專業理論知識,納入當下最新科學技術,透過技能大賽、師徒競賽等形式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努力學習、拼搏進取的職業教育氛圍,並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同時,高校在設計教學環境時,要以教學工廠模式為主,將專業教學教室的建立實現實踐和理論一體化,有機融合生產、教學、技術、實驗等,實現專業教室的多功能化,為師生打造一個真實的職場教育環境。
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導,夯實高校文化建設基礎
建設高職校園文化時,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施理想信念教育;把握職業道德教育,強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各類課程教育中不斷融入社會主義價值核心體系,引導學生靈活運動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正確看待社會改革和學校發展中的新問題,護航校園文化建設導向,塑造學生良好人格。比如,在職業發展方面,教導學生熱愛專業、奉獻社會;在心理品質方面,教育學生保護自我、尊重他人;在生命教育方面,強調學生珍愛生命、理性生活。綜上所述,高校文化建設積是完善育人工程的重要一步,積極創新校園文化建設思路,極推動繁榮校園文化建設,賦予職業特色為新生命力量,構建和諧、穩定、富有生機的職業文化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是高校當前發展的新道路,是必由之路,更是實現高校辦學宗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