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發展策略的論文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發展策略的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加上全球資訊化的發展趨勢,群眾的思想文化正在一點一點的發生改變。因此,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模式也發生了改變。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及隊伍的管理模式,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行調整,在保證群眾文化與時俱進的同時,也要注重其實際的效果。

  關鍵詞:群眾文化;新形勢;實際效果

  全球資訊一體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這種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也也符合全球一體化的模式。包括:文化活動的內容、文化思想的多元化,以及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和方式等。但在根據當前國內形勢建設和發展群眾文化時,則需要注意其實際效果,不能盲目發展新的文化內容和相應的技術。應是以群眾的需求為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核心,科學性、人性化為文化呀內容和技術的依據。

  一、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多元文化和思想開始進入到我國的各個領域,單一化和統一性,則成為了現代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主要問題。這方面主要為群眾文化內容的單一性。我國因為地域遼闊,名族種類較多,因此各地區的文化特徵各有不同,群眾的喜好也較多樣。而各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為了符合當地群眾的主流需求,內容往往比較單一,雖然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群眾的`喜愛,但也同時限制了群眾喜好的發展。現代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不能一味的迎合群眾的主流喜好,還應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把其他有意義的思想文化和娛樂方式融入其中,在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和生活的同時,逐漸提高群眾的思想意識。其次,以往的群眾文化建設,在宣傳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是宣傳的方式比較單一的低效,一般是靠張貼海報,在農村則是靠廣播,或是群眾之間口頭相傳。這種宣傳的形式不能有效的吸引足夠的群眾的注意,而且無論是海報還是廣播,不能全面、有層次、明確的把這次文化活動的具體內容告知群眾,因此群眾無法得知文化活動的精彩部分,自己自然就不會關注此次的文化活動。在表演方面,因此文化內容的單一性,就限制了表演者、組織者、舉辦方或策劃方等的文化建設和發展策略。無論是負責表演或是策劃的工作人員,個性、思想和喜好各有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同,就會應為單一性的文化內容二影響自身的工作效率。最後,在新形勢下群眾分化的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一大問題為:群眾的評價以及相應的對策。群眾文化活動是服務於群眾,因此群眾的意見組織方(包括:主辦、協辦、策劃單位等)應全面的瞭解,並加以合理應用,以完善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工作。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內容的建設與發展

  以往的文化活動,很容易讓人產生應付任務的感覺,特別是在文化內容的發展方面,一直處於較被動的位置。因此,負責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在如何更新文化內容上,應做到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國內外各種文化的流行趨勢,並把新形勢的文化思想和活動方式,融入到原有的文化中。在不改變群眾熟悉感的基礎上,增加新意和趣味性,令群眾在文化活動中保持輕鬆和娛樂並存。群眾文化的內容,在當今多元化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在保持有針對性的文化內容的同時,還應加入多元的文化。在這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整合群眾的喜好,把擁有相同的群眾組織在一起開展文化活動,並加入多元性。如:喜歡歌舞的群眾,可以適當融入話劇表演、個人才藝表演或音樂演奏等。內容上,也可加入部分西方的文化思想,如:表演方式上融入西方人的言行和肢體動作。喜歡書法、國畫或文學交流的群眾,在開展活動或交流會中,也可加入西方油畫和素描,以及國外或國內不同種類的書籍進行分享,讓群眾瞭解到自己喜愛的領域中其他的思想和文化,真正做到建設與發展同步進行。

  (二)現代資訊科技的合理運用

  隨著我國現代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普及到了群眾的日常生活中,針對這一點,群眾文化的建設和開展也應同時融入資訊科技,以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各項工作效率和效果。首選,工作人員可建立群眾文化的專屬網站,透過對每一次的文化活動進行錄製,然後共享到網站內。這樣沒有參與文化活動的群眾就可以透過網路觀看。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在宣傳方面,可以透過網路、QQ、微信等方式,快速而便捷的把文化活動的內容進行宣傳,透過簡潔、明確的宣傳方式,可以讓群眾快速瞭解活動內容,並且還保證了宣傳內容的全面性。現代資訊科技的另一大優勢為:統計和整合複雜的資訊和資料。如:統計出不同群眾的喜好,以及整合、分析群眾的意見和對文化活動的評價等。這些資訊和資料,都是群眾文化活動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依據。運用現代的計算機網路技術,還可以把以往的文化活動變成網路活動,這樣參與者在家中利用各種資訊科技就可以參與到活動中,並且群眾們也可以在網路活動中自己表演,最簡單的就是演唱歌曲或講故事等。

  (三)提高建設隊伍的綜合素質

  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隊伍素質,按照職責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方向,分別是參與表演的工作人員、組織策劃人員和後勤採購人員等。而提高群眾文化建設隊伍的綜合素質,應主要為表演和策劃。參與表演的人員,其表演內容,多數與當地的文化特徵和流行趨勢相同,但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群眾的生活和思想變得更加豐富,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因此,參與表演的人員,包括:所有表演者、編導和主持等,應學習或培訓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表演技能。而學習和培訓的具體技能,可透過利用資訊科技蒐集群眾需求的資訊為依據。策劃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應是多元文化活動的學習和創新,實現文化活動種類豐富,但彼此之間擁有緊密的關係。並且加大專業文化活動策劃人才的引入,已達到新舊文化可以有效融合的目的。

  三、結語

  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看似簡單,只需要加入一些新的活動內容,或是建設新的活動場所,但與此同時,卻令原有的文化精華大量的流失,這是被動建設和發展的思想所導致的。所以,現代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應是針對新舊文化科學融合的主動研究過程,這樣才可以保障本國文化長遠性的流傳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勇.從群眾文化活動看群眾文化的發展[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0):74.

  [2]杜成築.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藝術科技,2014(12):206.

  [3]何麗秋.當前群眾文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J].赤子(上中旬),2014(11):4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