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之山西大院文化論文

王家大院之山西大院文化論文

  摘 要: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境內東北部的靜升村。王家大院由東宅院高家崖,西宅院紅門堡以及宜安院、孝義祠、當鋪院、王氏宗祠、戲臺院、傭工院等共同組成。總共大小院落123座,總面積大約25萬平方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築群。

  關鍵詞:藝術理論論文發表,發表藝術理論論文,藝術理論論文投稿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境內東北部的靜升村。王家大院由東宅院高家崖,西宅院紅門堡以及宜安院、孝義祠、當鋪院、王氏宗祠、戲臺院、傭工院等共同組成。總共大小院落123座,總面積大約25萬平方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築群。現已將西宅院內的紅門堡作為中華王氏博物館之用;東宅院內的高家崖已經成為了中國民居藝術館。東西宅院中間有一條河溝,用橋聯絡起了東西宅院。東西宅院左右對稱,相輔相成,氣勢宏大、壯觀。院內的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品,不但數量驚人,而且工藝水平更是精湛。所以更是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紫禁城”的盛譽。

  王家大院由堡門、堡牆、前院、中院、和後院組成四道防禦圈。四道防禦圈是按古代已有的四合院的方式和規格建造的,形成前後高低各不同的中軸對稱。這樣既能滿足待客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家庭生活的隱私性。使建築有主有次,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一種主體空間的節奏感,猶如一幅寫意水墨畫卷,更是有了一種文人雅士的氣息。

  王家大院的建築群落是中軸對稱格局,是因為王家人經商富裕之後,有不少人參加科舉考試並做了官。但王家大院也不是像北京故宮建築群那樣絕對對稱。是由於王家是經商致富以後才有王氏子孫做了官。剛開始建的院落還是農民階級的自由、安逸和不違背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總體來講,王家大院既有中國儒家的禮教思想,又有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

  王家大院的建築各有各的用途。等級不同的`人住的房屋也有明確規定,像管家、管賬先生與家丁、家兵居住在不同房屋。長輩和晚輩的住房也不一樣,上房是長輩的臥室,東西廂樓是晚輩居住樓。其中,二樓是為小姐們專門建造的。接待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接待朝廷官員必須按照官員的職務等級同樣等級的房屋來接待。廚房、餐廳、書塾都有各自的地方,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用餐餐廳。這無處不體現著封建等級制度,倫理思想,長幼有別,尊卑分等,貴賤有別。王家大院的建築也顯現了建築的時代性和社會的民族性。

  王家大院的建築不但選址和規模上是山西大院中的佼佼者,王家大院的建築裝飾也可以說是清代集大成者於一身。其木雕、石雕、磚雕分別裝飾著斗拱、樑棟、照壁、柱礎石、扁額、門窗、以及亭臺樓閣等等。裝飾題材豐富多樣,內容豐富,技藝精湛,雕刻種類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平面線刻等等,應有盡有。題材有鯉魚躍龍門、鹿鶴同春、歲寒三友、獅子滾繡球、四季花卉、二十四孝、輩輩封侯、福祿壽三星、嬰戲圖、五福捧壽等等。走進王家大院,只要你眼睛看到的地方基本上就會有圖案的裝飾。王家大院的裝飾不僅技藝精湛,而且選題儒雅、大方、構圖飽滿、畫面簡潔有力。王家大院的裝飾圖案大都採用民俗傳統圖案,而這些藝術品也透露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俗傳統,豐富多彩,成為當時深受人們喜歡的建築裝飾品,也成為了王家大院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家大院的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品,給人以樸素、粗曠的感覺。它的每一個翼拱、照壁、柱礎石,都是一組精美的藝術品,給人以豐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好像每一塊磚瓦木石都有自己的生命。 既有生動可愛的造型,又有吉祥的寓意;既有民間美術的大俗之氣,又有文人士大夫的大雅之風;既是民族傳統積澱下來的民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又是主人的理想和對未來美好的希望。

  在眾多藝術作品中,最為人們熟悉和認可的是廟前的午壁石雕。壁心為“鯉魚躍龍門”雙面鏤空雕刻,高約7米,長約10米,厚約1米。整幅畫面上,巍峨的龍門,波濤洶湧、不斷翻滾的浪花,兩條巨龍盤踞在上面,只顯露出龍頭,龍尾和龍爪則隱藏於茫茫的雲霧之中,猶如仙境。其中的一條龍,張口吐水,直衝到龍門的中心。下面一條鯉魚正面迎了過來,頭已經變成龍頭,尾還是魚的尾巴,顯然是正在躍進龍門,變身為龍。然而,魚還沒有完全躍進龍門變身為龍,這是給人留以懸念,給人足夠的想象空間。另外還有七條鯉魚尾列其後,觀察形勢抓住機會準備一躍,變身為龍。靜升村村民稱這座石雕為“九龍壁”,它雖然比不上大同的“九龍壁”絢麗多彩,但其刀法精湛、樸素、大方、有自己的風格,時間也比較早,在國內也是少見的,堪稱民間石雕精品之中的精品。全壁以石作畫,畫中有詩,詩中有寓意,寓意必定是吉祥之寓意。

  除了“鯉魚躍龍門”之外,還有很多精美的藝術品。例如“鹿鶴同春”,“鹿鶴同春”是廊心磚雕的裝飾品,畫面8平方米有餘,是高浮雕作品。這幅作品不但構思精密,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