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數學之自主學習培訓及措施的論文

關於小學數學之自主學習培訓及措施的論文

  第一篇:小學數學之自主學習培訓及措施

  一、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1.整個培養過程不能厚此薄彼。每個人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基礎都不一樣,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在教學過程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數學情況進行深入的瞭解,以便列出不同層面的預習方案,使不同數學基礎階層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合適的引導。

  2.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注重步驟的規範。小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許多的學生都沒有預習的意識和習慣,並且在要求進行預習時他們也沒有系統科學的預習方法。在此情況下,教師更應該認真細緻地制定相應的預習計劃,並且在實際的教學中對每一步驟進行嚴格的規範。

  二、培養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課堂培養。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教師在課堂上提出某些問題時,下面的學生不知道怎麼回答,也沒有回答的意識,使得課堂教學發生冷場現象。特別是在觀察物體和圖形變換等需要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數學知識學習方面,冷場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影響了這些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在課堂上,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教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拋棄自己的主角地位,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使學生適應課堂的環境氛圍,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進行觀察物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周圍的事物入手(例如學生桌子上的文具盒、橡皮等),或者是學生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物體,而不是嚴格地按照教材讓學生想象著觀察正方體、圓柱體等規格的形體,應該把學生周圍的實際事物和這些形體聯絡在一起,增加整個教學的趣味性。此外,從學生周圍的事物入手也能給學生帶來熟悉性,使得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勇於發言,增加他們學習的主人公意識。

  2.課外培養。

  目前很多的教師都不注重對學生的課外培養,下課以後只佈置一些相應的作業,這樣只會讓學生從不願意寫作業變得厭惡學習。對小學生來說,佈置很多的家庭作業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應該改變策略,對學生進行課外培養。比如在學習小數乘法方面知識的時候,不應該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計算題讓他們做,應該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性的作業(例如幫媽媽買菜等)。在完成這些生活性作業的同時,他們就會運用所學到的小數乘法知識,來輔助作業的完成。教師應該注意的是,生活性作業超越家庭作業的優勢就在於學生的主動性。一個是主動運用,一個是被動運用,兩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教育的成效性顯而易見。學生在繁多的家庭作業中,面對枯燥的數字,很有可能增加他們的厭學情緒。所以,教師在佈置作業時,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給學生布置課後的習題,要注重課外培養的運用。

  三、增強小學生的知識積累

  在學生進行自能學習時,還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這樣才能達到最高質量的自我學習。比如在學生進行簡易方程知識自能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紮實的四則運算能力,就不能真正地進行自能學習。所以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進行一定的統計,對於那些知識不紮實(比如加減乘除等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的學生,及時地給予幫助並補充他們的知識儲量。其次,要對學生進行自能學習中可能面臨的難題進行綜合的分析,並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處理這些難題,這樣教師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自能學習能力。最後,把科學的學習方法系統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的自能學習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規範性。此外,還要注意對學生價值觀和素質進行必要的培養,使學生養成分享合作的習慣,進一步提升他們自能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透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形成培養學生自能學習能力的系統流程,從三個方面綜合的培養學生自能學習能力也使得培養的成效性大大增加。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本文結合教學實際來闡述具體的培養策略,也使得學生自能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更加具體化,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同時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認清學生自能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且結合教學的改革動向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研究對小學生自能學習能力培養的先進策略,以做好對小學生的自能學習能力培養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

  第二篇:小學數學之自主學習培訓及措施

  一、建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幾點措施

  1.創設出科學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建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法是經常用到的手段,創設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很多方式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情境,這樣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講授應用題時,教師就可依據應用題的題型設計教學情境。如遇到有關兩車相遇問題的應用題時,教師可請兩位學生到講臺演示一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對這類問題解決方式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預期效果。

  2.重視提問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採用的大多是“滿堂灌”的方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一邊不停地講授書本上的重點知識,一邊要求學生打起精神。顯然,在這種數學課堂中,學習效率自然是不高的,學生只會感到數學的枯燥性,於是漸漸地跟不上學習的進度。而且,在傳統課堂中,學生是聽眾,還要記筆記,所以就沒有獨立思考和提問題的時間,這就導致學生學習比較被動。因此,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習慣。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記下自己的問題;課堂開始之後,給學生互相討論、自由思考的時間,十分鐘之後,在課堂上提出課程大綱要求的和從學生那兒蒐集來的問題,要求學生舉手回答。對於回答正確的學生,我們要給予表揚;對一些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我們要適當地進行引導,給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思路。最後,我們還要補充一些學生遺漏的重難點,這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接下來,我們還應設定課堂練習環節,列舉出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例題,由學生獨立解決,然後讓學生舉手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還能使學生同時掌握很多種解題方法。

  3.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促進知識的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手段,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提出問題之後,由各個小組合作討論。當然,教師應注意分組的科學性,注重不同性別、不同數學基礎、不同理解能力學生之間的搭配,從而使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在討論環節,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控制流程、把握課堂進度,不應過多地干涉學生,而是要給學生生營造出一個輕鬆、自由的討論環境。討論環節結束之後,教師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給其餘小組講述自己的討論成果,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髮言結束之後,教師要對各組的表現進行總結,指出各組的不足之處,還應對一些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其自主探究,形成完整、科學的數學知識體系。

  4.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都採用的是在黑板上板書的方式,教師將解題過程寫在黑板上,由學生被動地接受,這樣下去,數學就給人留下一種死板的印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多種多樣,小學數學可採用多媒體教學,透過計算機把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用圖片或影片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下面以一道小學應用題為例,“小熊有6顆糖,給了小兔子2顆,後來熊媽媽又給了小熊一顆,請問,現在小熊有多少顆糖?”因為這道題涉及到連環加減運算,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題中的數量關係展示給學生看,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於他們理解題意,為他們自主探究學習提供方便。

  二、結語

  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這個時期的重點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而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有效途徑。我們以上述的幾點措施作為參考,在實踐操作中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這一模式。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在利用這種模式教學時,數學學習效率還是不能忽視的,教師應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不僅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還能真正地學到知識,這樣才能使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達到預期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