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心理學優秀論文

音樂教育心理學優秀論文

  一、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1.1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啟發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對音樂感興趣了,才能將注意力集中到音樂當中去。然而小學生的心理尚未完全發育,因此在認知和思維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轉換和應用,時間一久,對於音樂的學習興趣慢慢降低,甚至出現厭惡情緒。此時,音樂教育心理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從心裡教育方面,讓學生提高對音樂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和表現特點,將音樂教學以做遊戲的方式呈現,先使他們對音樂產生好奇心,慢慢的將其興趣提高。

  1.2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心裡學實驗表明:人的注意力並不能達到持久狀態。尤其對於身心處於發展中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課方式等。古語有云,心不專一,不能專誠。作為學生,只有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才能更好的學到知識。在音樂教育心理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注意力轉移的因素,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採用綜合教學的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1.3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啟發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現在的教學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音樂本身,還應使他們透過音樂的學習,培養一定的鑑賞力,使記憶和感受能相互協調,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透過在音樂教學中運用音樂教育心理學,可以有效的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和欣賞力,還可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律感。

  二、音樂教育心裡學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

  2.1運用音樂節奏,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各個年齡階段,學習音樂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需要了解不同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音樂方面的認知和心理特徵,因材施教,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音樂當中美妙起伏的旋律和鮮明生動的節奏,可以激起學生肢體的反應,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入手,將音樂與肢體動作結合,形成具有音樂節奏的體態動作,集中學生學習音樂的注意力,將節奏與記憶結合,學習音樂當中的流動美。

  2.2注重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樂感

  音樂的本質是對情感的自然反映,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情感,對於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在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內心感受,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當中的情感,而不是機械的告訴他們音樂表達的東西。傾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心理感受,傾聽他們對於音樂的特殊理解,培養他們自己的音樂樂感。例如在放一些具有催眠效果或者悲傷情感的樂曲時,學生會出現睡著或者傷心的現象,此時教師不應該打斷他們,而是讓他們慢慢感受,再透過講解和表揚來加深他們對於音樂的理解。

  2.3創造科學教學法,突出教學效果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過於枯燥,使得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慢慢降低。因此,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一些具有創造性、科學性的教學方法很是需要在音樂教學中提倡。根據心理學原則,一些音樂學家在傳統音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將音樂教育心理學理論作為指導原則,創造出了許多科學的教學方法,例如日本鈴木教學法、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和德國奧爾夫教學法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