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語文課堂文言文創新教法論文

高效語文課堂文言文創新教法論文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是一直以來流傳於中學生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一句口頭禪,尤其是文言文,學有餘力者,興味盎然;學習困難者,望而生畏。如何在當前打造高效語文課堂中搞好文言文教學呢?筆者認為,尤其要在初始階段,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激發興趣,二是創新教法。

  一、匯入激趣

  “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大的障礙是因其枯燥、難學而缺乏興趣。因此,解決“怕文言文”的關鍵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而激趣就要從課堂匯入做起。精心匯入,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瀰漫到整個課堂學習中。除常規匯入法外,下面介紹幾種較有特色的文言文教學匯入方法。

  (一)表演匯入法

  表演匯入法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能消除學生的“文言恐懼症”。如教《口技》一課,可以先讓學生模擬各種鳥或一些動物的叫聲,學生大都躍躍欲試,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此基礎上點出口技表演是一門藝術,自古有之,但古人口技表演藝術如何呢?由此匯入,既適應了初中生好動而又好表現自己的特點,又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故事匯入法

  如《狼》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說,情節曲折驚險。上課時,可先將課文改編為一則白話小故事,用急、緩、高、低曲折多變的音調講給學生聽,當講到“骨已盡而兩狼並驅如故”時,再設疑:屠戶的命運到底如何呢?學生急於知道屠戶的命運,此時再講課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也可用一些課外故事匯入,同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聲像匯入法

  語言流暢、節奏鮮明、充滿激情的朗讀,能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激情;色彩絢麗、形象逼真、瑰麗動人的畫面,能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二者的緊密結合更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如《小石潭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山水遊記,教學時,先讓學生看多媒體畫面,聽影片朗讀。這樣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震撼學生的心靈。畫面與聲音的組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把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之中,沉浸在美的氛圍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驅力。

  (四)詩句匯入法

  詩的語言凝練、形象豐滿、意境深遠,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以詩句匯入,既能把舊知、新知有效地聯絡起來,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如學習《世說新語兩則詠雪》一文時,筆者這樣設計匯入語:“雪花,是一種美好的自然現象,輕盈、潔白的雪花往往能引發人無限的遐想。古今文人墨客有許多吟詠雪花的妙文佳句,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等,更有古代一位小女孩,在與兄弟姊妹比試才華時,詠出了一句千古傳誦的詠雪佳句。今天,我們學習出自《世說新語》的《詠雪》一文,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樣詠雪的,大家也不妨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試著寫一寫,與古代女神童一較高下。”

  二、教法創新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被大量字、詞、句的譯解充斥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被大量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識、陳舊死板的教法所抑制,因此文言文教學在夯實文言基礎知識的同時,不妨在教法上進行創新,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課本劇表演法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大多是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有一定的可改編性。因此,不妨引導學生將一些文言文改編成白話文的劇本,然後再在課堂上表演。如《孫權勸學》,可先讓學生小組內模擬表演課本中的故事情節,然後選出幾組善於表演的'學生分別搭配表演課文中孫權與呂蒙勸學、魯肅與呂蒙論議的故事情節,最後由學生評分推選出最佳表演組。一般說來,課本劇的表演,比較淺顯的文言文可以放在字詞講解前,或者取消字詞講解這一環節,比較難懂的文言文適宜放在字詞講解後,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故事情節。

  (二)“小老師”形式

  這種形式就是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老師走下講臺,學生走上講臺。這種角色互換的做法使學生感到新奇,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教師可以在課前指定某一學生充任“小老師”,也可以讓學生“毛遂自薦”。要求“小老師”設計好教學過程,準備好有關資料。如果教師在“小老師”上課時,完全由教師身份轉變為“學生”身份,也坐在下面參加學生組織的教學活動,回答“小老師”提出的問題,那麼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適合於一些淺顯文言文的教學。

  (三)演講賽

  演講賽可分兩種:即興演講和備稿演講。教師應注意演講稿的題目應與課文有關。教師可以視教學需要決定是否把演講題目提前告訴學生。如《寓言四則》中《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等課文都可以讓學生把課文與現實聯絡起來進行演講。把演講這種形式與文言文教學結合起來,達到聽、說、讀、寫多種訓練的效果。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精心匯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創新教法,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沉悶現狀,使高效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構建落到實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