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伴隨教學資訊化發展的經管類課程互動教學模式論文

淺談伴隨教學資訊化發展的經管類課程互動教學模式論文

  資訊科技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力最強的高技術之一,資訊化是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影響最為深刻、對世界文明影響最為深遠的大趨勢之一,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教育資訊化正是在全球資訊化的大背景下產生的,資訊科技的全面滲透深刻影響著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發展必須適應資訊化時代的特徵,資訊科技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高等教育引入教學資訊化,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推進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學生學習模式轉變,改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適應教學資訊化發展的必要性

  1.資訊科技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在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資訊科技學習環境中,經管類課程的教學工具和學生的學習工具均發生了改變,計算機軟體、多媒體課件、專題網站、數字化圖書館等成為教學的常用工具,既擴寬了知識的來源,也豐富了知識的呈現方式。因此,封閉的、孤立的、單向的課堂教學被打破,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正在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轉變,教師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對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上,成為課程內容重構組合設計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習意義構建的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

  2.資訊科技變革學生學習方式。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與學生聽講是學習的主要方式。而在資訊科技和經管類課程深層次整合過程中,拓寬了教學內容的寬度,豐富了教學資源的表現形式,變革了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擁有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資訊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他們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索,獲得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適應教學資訊化發展的互動教學新模式構建

  20 世紀70 年代初,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帕林克薩在構建主義理論的啟發下提出了“互動式課堂教學”概念,認為教學是以學生不斷積極建構自身,教師支援學生不斷建構自身的支架教學為基礎的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過程,因而要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隨著互動教學模式研究和應用的深入,其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等優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日益明顯,教學效果良好。而近年來,教學資訊化已成為未來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必然趨勢,互動教學模式只有與資訊化,網路化相結合才能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 基於社交軟體的協作互動。透過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建立起由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能夠彼此互動與合作的溝通群體,以實現對教學內容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掌握。教師起到的是導學、助學及督促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和計劃,輔導學生應用各種社交軟體方式獲得學習資源和資訊並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和資訊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方便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也延續了師生間的課外互動溝通。

  2.基於網路平臺的自主學習。互動教學模式本身即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教學資訊化帶來的豐富網路資源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單項灌輸知識,而是主動地選擇與研究,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索、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掘出個人的學習潛力。學生也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安排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

  3.基於虛擬網路的應用實踐。教學資訊化帶來的網路技術能夠將經管類課程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或形象化,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經管類課程內容製作成各種圖文並茂的智慧型教學軟體,學生透過軟體從視覺、聽覺等大大提高對經管類課程理論原理的理解深度。利用企業經營業務模擬操作軟體,透過設計背景資料、管理模型、計算機程式等把經管類課程的一些理論與實務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或操作。

  三、互動教學新模式在經管類課程中的應用

  經管類課程主要是研究在市場化的經濟活動中如何進行資源配置,課程理論內容多、涉及範圍廣、實用性強,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對適應教學資訊化發展的互動教學新模式提出了更多的應用要求。

  1.課前階段。

  (1)教師的任務。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根據教學大綱和目標把教學的理論內容加工為問題、專題或課題,引導學生探究和掌握知識;同時將教學材料編製成HTML 檔案,存放在網路伺服器上,方便學生透過瀏覽網頁學習課程理論;另一方面,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需透過電子郵件或BBS 等資訊化方式給予解答,並以班級為單位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為學生組建學習群,以便於形成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此外,還要為學生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參考資料。

  (2)學生的任務。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其主要任務就是利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認知本課程包含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閱讀本課程相關的參考資料,以利用資訊化的自我學習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啟用自身的學習意識。此外,學生在遇到疑難問題時,應及時主動透過電子郵件、社交軟體等資訊化手段與授課教師、同學展開溝通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此階段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保證學習時間最為關鍵,因為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時間、內容和進度,授課教師無法適時監督與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於學生課前學習效果的檢查須注意在課中講授階段進行測評和反饋。

  2.課中階段。

  (1)教學時間的安排。為保證教學時間的安排和組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伸縮性,適應教學資訊化發展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在教學時間安排上必須給予教師和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在集體講授時間,教師透過課前準備階段與學生的互動,瞭解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確定集體講授時間的長短;在學生展示時間,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機會和探究時間,引導學生將“自我學習”階段發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並與其他同學分享討論;在教師總結時間,不僅是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總結,還有對學生所提問題的答疑解惑,更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和發展需要,指導其進行有目的的學習,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提供條件。

  (2)教學方式的選擇。適應教學資訊化發展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在經管類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倡導教學方式的選擇應遵循:教師的“教”變為“導”,學生的“學會”變為“會學”,明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教師的“主導性”,綜合利用多種方法與手段,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例如利用網路技術資源、多媒體展示等虛擬企業經營管理情景,組織協作性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亦可採用專題討論會、角色扮演、小組學習等教學方式使抽象、枯燥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和生動化,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及效果。

  3.課後階段。藉助資訊化網路平臺,經管類課程的互動教學新模式在課後階段的延展學習形式應更為豐富多樣,著重鍛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如運用資訊化網路技術組建虛擬公司,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長選擇虛擬公司的員工身份,如營銷崗位、財務崗位、採購崗位、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等,以所選身份參與公司的模擬經營,同時,須保證虛擬公司各崗位成員在專案與系列任務完成過程中進行充分溝通與協調,角色互動多樣化。此外,各崗位角色還需定期互換,使學生多角度全方位體驗企業的整體運營管理,促使學生在討論、質疑、欣賞中加深對經管類課程知識的瞭解,全面鍛鍊自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