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飲食禮儀的發展

中國現代飲食禮儀的發展

  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上到下一以貫通的特點。中國現代飲食禮儀的發展,我們來看看,歡迎參考。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為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當然不會再有“孟光接了梁鴻案”那樣的日子,但也還是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食禮

  古代的食禮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

  現代食禮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安排。

  座位安排

  這個“英雄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食禮中最重要的一項。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 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家庭宴請,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 手,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再飲。更講究的,如果來報有人來,無論尊卑地位,全席之人應出迎。

  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

  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8在對面),右手邊為3,5,7(7在正對面)。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

  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中餐的食物一般都放在圓盤轉桌上,方便大家取菜。

  一道菜餚上桌,也許它正好在你面前,那你也不必太拘泥,可以先夾一筷在自己碗裡。而如果上來的菜不在你面前,你可千萬不能掄起圓盤轉桌就轉到自己面前,或者起身跨過半張桌子去取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馳名世界,中餐禮儀當然也聲名遠播。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飲食文化正向多元化發展,西風東移的現象也日漸看漲,中餐中的很多古老禮節早已消失殆盡,但作為禮儀之邦,決不能只為了口腹之慾,而忽略了起碼的禮貌,我們應該維繫優雅的用餐禮節,這除了體現個人的素養之外,更能提升中餐的質量與內涵。

  當遇到湯菜等一些要用到公筷母勺的菜餚時,一定要記得放下自己的筷子或湯勺,改用公筷母勺來取菜,如果你想給主人或者長輩夾菜,也一定要用公筷母勺,這不但符合中餐禮儀,還有公共衛生的禮節在裡面哦。

  筷子是中餐中最具有中國色彩,也是最講究的餐具。

  筷子是作為用餐工具的,所以千萬不能拿在手裡把玩或者敲打碗碟,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如果菜餚用筷子不容易夾住,可以用勺子來輔助一下,這樣,湯湯水水的不會到處亂流,滾圓的一個丸子也不會蹦得滿桌跑。

  夾好的菜,最好在自己面前的接碟中過渡一下,這樣,你的吃相看起來不會太急切。如果遇到別人也來夾菜,要謙讓,避免“筷子打架”。還有啊,千萬不要在一個菜裡用筷子刨地三尺,這樣不但不

  衛生,其他客人也會很反感。筷子的禮儀和文化實在太博大精深了,如果你吃完了,應該把筷子恢復原狀,放回筷座上。

  在外面和朋友.同事.其他人會用公筷母匙...不過在家雖然不會.大家也很注意衛生,有湯湯水水的菜餚會以大勺去盛,不會用筷子在湯裡翻找食物,那樣好像在洗筷子...很惡。

  從公筷母匙到中菜古吃

  從公筷母匙到一人一份,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逐漸向西方靠近,其目的是為了保持衛生。但中國古代孟嘗君時期就有一人一份的吃法,本來不會互相分享口水。

  但到目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還是偏向‘相濡以沫’的。除了人人都把筷子伸向菜餚裡面之外,我為你夾你為我夾,更是禮貌的表現。而長輩夾菜給晚輩,更視之為榮寵。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一直都是這樣。可是從八十年代起,我為你夾的菜,通常都是第一道上的菜,還會加上一句:這雙筷子是還沒有用過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