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傳統的禮儀有哪些
普米族傳統的禮儀有哪些
普米族注重禮節,有許多傳統禮儀。其中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至今還盛行。普米族幼。少男女年滿13歲時,都要舉行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即“成丁禮”。他們認為舉行成了禮後,孩子已長大成人,今後要逐漸承擔生活的重任。成了禮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舉行,須請一個同性的成年人幫助,且屬相必須相符。
普米民間將十二屬相分為四組,每組三個屬相,即豬、羊、兔;猴、龍、鼠;牛、蛇、雞;虎。馬、狗。各組內的三個屬相均為命合。如家人命合就由家人給穿,家人中沒有命合的可以請外人。穿裙子禮在火塘左側舉行,穿褲子禮則在右側舉行。少男少女行成了禮時,要腳踏豬膘和糧食,在專選的成年人幫助下穿上新裙或新褲。
隨後先向“宗巴拉”磕頭,然後向所有在坐的長輩磕頭。受拜人,無論家人外人,都要向行成丁禮的少男少女們祝福,且贈送一定的禮品。長輩們的祝詞都是一些吉利話。穿裙。褲的少年遇到村裡的老人要叩頭行禮,以求長壽。
普米族歷來有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的.美德。老人在社會上和家庭中均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火塘上方專供老人起坐;盛飯菜先敬老人,後顧幼童;騎馬遇見老人必須下馬行禮;凡有盛大節日,必須宴請村裡老人。
長輩講話,小輩認真聽,不隨便插話。長輩指使做事,小輩立即去做,不得有誤。夜晚侍候長輩人睡,清早則侍候長輩漱洗。老人得病,晚輩悉心照看,不離左右。
生活中凡遇難分難解的糾葛,如鄰里爭吵,弟兄反目,夫妻不和等,總是請老年長者調解。長者語重心長的教誨,往往令人心悅誠服,重歸於好。普米族社會里,養老送終已成為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而且還受到全社會的監督,成為一種道德規範。
普米族對孩子極為關心愛護。兄、姐均有護理弟、妹的責任。父母從小對兒童循循教導,殷切期望子女成為社會上有益的人。尤其重視對孩子的道德倫理教育,使其逐步認清老少,分清輩份,從小懂得吃苦耐勞,尊重他人,養成懂禮貌,識規矩的良好品德。引導他們成為一個正直、勤勞的人。
普米人正直勤勞能幹。有知識、懂禮貌、能吃苦、能背誦自己譜系,懂得習慣法,善於為人排難解憂,善於安排生產、生活的人,被視為能人,倍加尊重,普米族胸懷坦蕩,具有機智詼諧的風趣,做事機敏幹練。
他們還長於歌舞,健於言談。歷史上的遊牧生活,使普米人養成了剛強豪放的性格,他們能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藐視困難,養成不畏艱險,英勇進取的民族氣質。
普米人對虛偽狡詐,偷盜,逃避社會責任,虐待老人等,非常憎恨。因此,人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