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體會

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體會

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體會1

  今年第四季度,聯社組織了會計人員結算培訓班,最為新進大學生我有幸參加,以下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一、整體印象

  讀完《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我有以下總體感覺:《中小企業會計準則》著眼於會計與稅法充分協調,服務於企業納稅和稅收徵管,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和遵從成本。主要表現在:

  1、《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均採用歷史成本計量,不使用公允價值,只有部分特殊情況涉及市場價格和評估價值。

  2、是所有資產均不計提減值準備,待資產實際發生損失時,再按稅法規定的標準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3、固定資產分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固定資產淨殘值、無形資產攤銷、資產損失確認標準等均與稅法統一,切實減輕了小企業的納稅調整負擔。

  4、是銷售商品的收入確認與流轉稅規定趨同,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適用範圍和施行時間:

  本準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所規定的小型企業標準的企業。下列三類小企業除外:

  (一)股票或債券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小企業。

  (二)金融機構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質的小企業。

  (三)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本準則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提前執行。財政部20xx年釋出的《小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xx]2號)同時廢止。總的來說準則的操作性很強,對於小企業來講,其會計報表主要是針對稅務機關和貸款金融機構的,在準則中,很多會計處理趨同於稅法規定,讓企業大大減少了報表的編報成本。對貸款金融機構來講,統一、規範、很少職業判斷的會計報表,更有利於提高可信度和相互對比。

  透過對《中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學習,使我瞭解了會計準則出臺的必要性,在工作中,我將把我學到的中小企業會計準則運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使我的工作更加完善,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充分運用《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正確判斷每一筆相關業務。

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體會2

  在與同事們學習新《企業會計準則》討論時,我提出瞭如下的思路,對新會計準則進行另類的思考。

  一、產品名稱:《財務報告》;

  二、產品標準:《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通則》;

  三、生產流程:會計核算體系;

  四、生產工藝:會計政策;

  五、質檢部門:會計師事務所;

  六、使用物件:投資者、股東和債權人。

  財務部門的組織架構,中型企業的設定為: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也可以單設一名稅務經理。一般由會計核算部編制《財務報告》。

  先看看生產流程,每個企業都有獨自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管理理念,即使相同的行業,各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的側重點也不相同。所以,每個企業都要建立與自身相適應的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這套體系必須貫穿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

  會計政策是企業根據國家的'財政和稅務政策,結合自身的核算特點,制定的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選擇,可以進行稅收籌劃,也可以改善財務指標。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企業內部看,業務部門就是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其他部門則是輔助材料配套供應商。從財務部門內部看,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和稅務經理是生產流程的上游環節,而會計核算是加工生產環節。從會計人員的職位看,處於生產流程中的,是技術工人和生產主管。設計生產流程和工藝的是財務經理。

  當企業向外提供《財務報告》時,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則由註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式後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意見分四類: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拒絕)表示意見。

  這份質檢報告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股東對企業經營的滿意度,債權人對企業的信用評估。也是直接影響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當《會計報告》這個產品有生產的標準、生產的流程和工藝、有專門的質檢部門,它是可以透過“oem”生產的。所以,一些大的跨國公司,把會計核算外包給專門的會計師事務進行帳務處理,並編制會計報告。而公司財務部門主要工作集中在財務管理、資金管理和稅務籌劃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