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非洲地理課件

瞭解非洲地理課件

  瞭解非洲地理課件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老師們,大家可以參考以下課件內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課思路!

  教學課題:七年級下冊第一章《認識大洲》第二節《非洲》

  課型:新授

  教材分析:

  《非洲》是教材選編的“認識大洲”中的第二節內容。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地理位置、高原為主的地形、炎熱的氣候、豐饒的物產和人口與經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運用地圖,瞭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②透過對地形圖及各種氣候圖的判讀,瞭解非洲的地形特徵和地形區的分佈及氣候特徵,並學會分析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③學會用圖表、對比分析的方法瞭解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文特徵。

  ④從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等方面瞭解非洲富饒的物產。

  2、過程與方法:

  ①鼓勵、引導學生透過各種途徑來收集有關非洲的地理資料,並進行歸納、分析。

  ②充分運用每幅地圖,引導學生從地圖中獲得大量的地理資訊,進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非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非洲是一個存在嚴重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的大洲,透過教學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人口觀、資源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的教育。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使學生掌握非洲海陸輪廓的特徵以及非洲高原為主的地形特徵。教學難點: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非洲以熱帶為主的炎熱氣候。

  教學方法:

  1.主要運用問題探究式學習模式,結合利用網路媒體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綜合分析等。

  2.採用多媒體演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的活動方式探討歸納。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科書、地圖冊、地球儀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世界上有一個大洲,它既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和最長的河流,並且也是世界上最熱的大洲,同學們知道這是哪一個大洲嗎?(非洲)那這一節就讓我們向這個神奇的大洲進軍,一起去探索它的奧秘吧。

  出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二、自主學習

  根據第一節學習大洲的方法,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活動一:請同學們瀏覽教材P1617,完成下面練習。

  1、讀圖,找出非洲的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非洲在(東或西)半球的西部,穿過非洲中部,、分別穿過非洲的北部和南部(填寫緯線名稱)。

  (2)海陸位置:東臨,西臨,北隔及與相望,東北與之間隔著狹長的,並以為陸上分界線。

  活動二:描畫非洲輪廓圖,並填出非洲周圍的大洲和海洋。

  思考討論: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

  (設計思路: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重在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畫圖的能力。)

  (二)、高原為主的地形

  活動三:讀非洲地形圖,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徵:

  (1)讀P6圖1-5,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南極洲除外)的第位。

  (2)非洲大陸面積廣大,被稱為“”,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以上,東南部從北向南有高原、高原、高原。

  (3)非洲東南部分佈有三大高原,西北部除大陸邊緣的山脈外,大多是海拔較低的高原和盆地,故非洲地勢,。

  (4)極具特色的地形(三個“世界之最”):中部的,北部的,縱貫東部的。

  (5)讀P18閱讀材料:東非裂谷帶及撒哈拉沙漠

  簡單瞭解東非裂谷帶的分佈、成因及其地質地貌特徵;認識撒哈拉沙漠的範圍及地理位置。

  (6)讀課本圖P21-1;P161-17比較歐洲和非洲的海岸線特點,並在非洲圖上找出:最大的半島_、最大的海灣、最大的島嶼_。

  每位同學完成自主學習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設計思路:在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畫圖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將影象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炎熱的氣候

  活動四:(1)讀非洲平均氣溫分佈圖,分析非洲的`氣溫特徵:

  (緯線)橫貫非洲中部,、、(緯線)分別穿過其南部和北部;非洲絕大部分位於(溫度帶),非洲平均氣溫在攝氏度以上。非洲氣候特徵之一是氣溫。北半球7月份的炎熱中心在地區。

  由此可得非洲氣溫特點是:氣溫高。這就是它被稱為“熱帶大陸”的原因。

  (2)讀非洲年降水量圖,總結非洲降水特徵。

  非洲赤道附近、幾內亞灣沿岸降水。北迴歸線附近的地區,降水;南迴歸線附近大陸岸,降水少。

  由此可得非洲降水特點是:降水很少,乾旱地區廣。

  (3)讀非洲氣候型別圖,總結非洲的氣候特徵。

  赤道附近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是氣候型別。非洲熱帶雨林氣候

  的南北兩側是氣候型別。南北迴歸線附近主要是氣候型別。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佈的是氣候型別。

  由此可得,非洲的氣候帶受因素影響,以為中心呈對稱。

  (設計思路:繼續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同時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問題、歸納知識的能力。)

  (四)、豐饒的物產

  閱讀非洲主要的礦產與農產品分佈圖,並分類。

  礦產資源:鉻鐵礦、金剛石、黃金、石油、磷酸鹽等。

  動植物資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咖啡、棉花、劍麻、花生、香蕉、棗椰、油棕等;非洲大象、長頸鹿、斑馬、非洲雄獅等

  水力資源:剛果河、尼羅河(讓學生透過閱讀圖

  1-27,找出有關兩河的水文特徵對比,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地圖,總結問題的能力。)

  (五)、人口與經濟

  非洲既然被稱為“富饒大陸”,按理說經濟很好,但為何又被稱為“經濟落後的大陸”呢?

  (1)讀下表可知:目前,非洲有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的大洲。

  (2)據2000統計,有7.94億人口,總數僅次於亞洲,居世界第2位。

  (3)非洲在人口壓力沉重的同時,經濟上受到幾個世紀以來的的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部門單一,且以業為主要經濟部門。

  (設計思路: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樹立非洲人口、資源、環境、發展之間互相聯絡的觀念)

  三、合作探究:完成P16、P17活動題。

  四、師生課堂總結:

  五、佈置作業:課本P20——21活動題。

  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多媒體技術為支撐,教學直觀、形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資訊科技和地理教學融為一體,同時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正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觀察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不足之處在於:

  1、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還不夠,學生的參與面還較有限,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意義的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2、教具的運用比較單一,即使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但個別同學脫離課本,完全依賴於課件,只注重了瀏覽課件這種形式,而不能最大限度的使課件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因而未能充分提高學習效率。

  在今後的地理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地增長自己的教學能力,在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