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精選15篇)

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針對探究木材的特點提出觀察試驗的大致思路,並能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觀察試驗;知道探究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區分什麼是假設,什麼是事實;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2、在探究木材特點的觀察試驗中體驗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觀察試驗結果;意識到不合理使用木材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3、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瞭解木材的效能及用途。

  教學重點:

  在探究木材特點的觀察試驗中體驗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各種各樣的木材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師談話;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家中的傢俱嗎?一般的傢俱都是用什麼做的?學生自由回答,從而匯入新課。

  活動二

  上課伊始,教師先檢查同學們帶來了哪些木材,知道哪些品種的木材,讓學生談談蒐集過程中的體會。

  探究過程;

  1、提出關於木材的問題

  (1)學生自由提出問題:你想研究關於木材的哪些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講問題一一板書出來。

  (3)讓學生根據研究方向進行分組,研究興趣相同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

  3.對所選的問題盡心分組研究

  (1)小組同學共同制定研究計劃。

  (2)彙報研究計劃,其他小組提出有效計劃

  (3)各小組在其他小組建議的基礎上,對原有研究計劃進行適當修改,形成新的探究方案

  (4)教師進行試驗前的指導,提出指導性的意見,提醒學生注意試驗安全,出示“研究提示”。

  (5)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4、各小組進行實驗成果展示

  (1)小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學記錄、學習他人的研究成果。

  (2)教師、其他組同學進行適當補充。

  5、進行二次交流,獲得認識。

  (1)教師提出要求;對各組同學的研究進行彙總,有哪些收穫?

  (2)總結;木材的共同特點。

  6、認識木材是天然材料,要珍惜木材

  (1)展示一棵樹長到成才的時間材料。

  (2)認識到木材是天然材料。

  (3)展示生活中對木材的浪費情況。

  (4)小結;木材生長期長,來之不易,要珍惜木材。

  7、創新想象有什麼材料可以代替木材?

  (1)學生自由想象

  (2)20年後木材的展望

  (三)自由活動

  1、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分成兩組;一組觀點是提倡使用一次性木製品,另一組觀點是不同意使用一次性木製用品。

  2、學生充分展開辯論活動

  3、教師針對同學的辯論進行總結

  (四)拓展活動

  調查:一天中,一箇中等規模的飯店共用掉多少雙一次性木筷?照這樣計算,一年會用掉多少木材?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光和影》這篇課文內容的安排是從手影遊戲開始引出影子的產生需要什麼條件,進而深入研究影子的幾個特點。同時讓學生認識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有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及產生影子需要什麼條件這一活動匯入。

  第二部分:聯絡實際說明什麼叫光源。

  第三部分:透過三個實驗,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狀變化的特點。

  第四部分:簡單介紹投影的運用。

  學情分析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五年級學生喜愛遊戲及動手實驗的特點,應按教科書的安排及要求,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光和影的實驗,並將觀察結果用不同彩色粉筆分別記錄投在“屏”上的影子。再根據影子進行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之間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在實驗觀察中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使人能看物體的那種物質。

  2、影子的形成條件:光、遮擋物、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3、光源: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所發出的光。

  4、影子的特點:①位置 ②大小 ③形狀

  5、投影:光源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物體的影子。如我們教室裡的實物投影儀。

  過程與方法

  1、認識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條件。

  2、分組進行光和影的三個實驗。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點。

  4、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以上過程要用直觀的演示及實驗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緻、實事求是、善於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電筒、大號電池(作遮擋物)各八隻,4開圖畫白紙24張,紅、黃、藍彩色粉筆各八支。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

  2、板書課題

  3、透過閉眼活動引出下一個環節

  二、認識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條件

  1、開啟實物投影儀。

  2、用手在投影儀及黑板中間作各種手影。

  3、讓學生認識什麼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個條件。

  三、進行影子特點的三個實驗

  1、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分發實驗器材。

  2、說明三個實驗的方法與步驟,放下窗簾、準備工作。

  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歸納影子位置、大小、形狀的特點。

  四、鞏固運用

  開啟投影儀做遊戲,驗證我們發現的影子變化規律:

  1、改變光源位置,影子有什麼變化。

  2、改變遮擋物在光源間的距離,影子有什麼變化。

  3、用手在光源及屏中作不同側面的變化。

  4 、投影是用移動光源遠近進行物體大小變化。

  五、課外延伸:課後查閱資料,瞭解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測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級上冊第四章《運動和力》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安排是先讓學生認識感受幾種常見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後深入研究力與運動的關係。而本課是讓學生學習測量力的大小,既是對力的概念更深入瞭解,同時也是為深入研究力做準備,是一節承上啟下的課。本節課讓學生認識彈簧測力計,瞭解測量力的大小是適時的。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還能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彈力的認識。

  2、本課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際上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來解決接下來要碰到的問題。這節課的價值在於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並且在這個能力培養在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透過自己的探究學習去解決,這也是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學情分析

  學生們對力和彈簧測力計其實並不陌生,他們有著自己的感性經驗。學生很容易說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釐米有多長、1秒鐘有多長等問題的答案,但很少有學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測量的,力的單位是什麼,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應該怎樣表示。

  在前面的科學學習中,學生已經學會使用尺子、溫度計、量筒、天平、鐘錶等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基於此在《測量力的大小》一課中學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技能發展需要的,對各種測量工具的回顧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絡,初步建構有關“測量”的知識框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性質製成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知道測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應的測量工具。

  過程與方法目標:

  動手操作,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同時學會製作簡單的橡皮筋測力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樂於統計梳理已有知識,將新舊知識建立聯絡。樹立細緻、有步驟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自己製作簡單的橡皮筋測力計。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對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進行完整的實驗研究。

  2、能從研究結果中發現新的研究問題。

  3、能透過研究找出對種子進行分類的合理方法。

  4、能製作出規範、美觀的種子標本盒。

  二、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制訂較規範的實驗方案。

  難點:同重點。

  三、課前準備

  豆種、布、等配套實驗材料。

  四、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開始到撰寫實驗方案部分。第二課時,完成交流及總結部分。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種子在什麼條件下才能萌發?

  (二)指導學生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讓學生展開討論。

  2、學生彙報討論的結果。

  3、學生分小組觀察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種子。

  4、學生進行猜想。

  5、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1) 學生制訂實驗方案。

  (2) 學生交流各自的實驗方案。

  (3) 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4) 歸納小結。

  6、讓學生提出還想研究的問題。

  7、讓學生閱讀 “科學線上”的內容。

  (三)指導學生製作種子標本。

  六、板書設計

  1、小苗的誕生

  適當的水分

  適當的氣溫

  陽光

  2、 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

  2、太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3、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過程與方法

  1、對光和熱的關係作出推測

  2、透過用多面鏡子和一面鏡子照射探究光與熱的關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自然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凹鏡、凸鏡,相關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小鏡子、溫度計、不鏽鋼勺、放大鏡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係,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匯入

  1)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帶給我們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度的高低有什麼關係呢?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看法

  3)師補充:光源的兩大類,熱光源與冷光源

  2、光的強弱與溫度

  1)讓我們透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

  師啟發:怎麼樣才能得到強弱不同的光呢?怎麼知道光強與光弱時溫度有什麼不同呢?

  2)師生共同歸納出實驗的兩大步驟

  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麼不同

  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

  將小組資料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3)各個小組彙報資料,繪製柱狀圖

  4)結合圖表,分析一開始的假設

  3、凹面鏡和凸面鏡的介紹

  1)學生閱讀書上的資料,並相互說說

  放大鏡、銅鏡、奧運聖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條件許可教師最好演示

  六、作業設計

  作業本上的配套作業

  七、板書設計

  2.5光與熱

  假設: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驗證:

  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麼不同

  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

  記錄我們的資料: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蒐集生活中應用槓桿原理的事例說明槓杆的作用。

  2、會做槓桿原理的探究實驗,並依據資料對槓桿原理進行解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槓桿是可以圍繞固定點轉動並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槓桿時的三種情況:省力、方便、平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2、留心周圍事物,關注有關機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學重難點:

  做槓桿原理的探究實驗,並依據資料對槓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演示實驗器材:果糖罐頭、螺絲刀、一根比較結實且長的木棍、支撐用的木墩;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槓桿尺、鐵架臺、鉤碼、彈簧秤等。

  2、學生準備:

  鉛筆、硬幣、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種工具(剪刀、鉗子、鑷子、開瓶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研究主題

  1、談話:老師需要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現在我打不開罐頭。你們誰能幫助我?

  【說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讓學生直接用手開;如果打不開,再問學生是否需要什麼工具來幫忙。

  2、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3、提問:如果現在要你移動的不是罐頭的蓋子而是一塊你根本搬不動的大石頭,你怎麼辦?(學生討論並發表意見)

  4、操作演示後揭示:這種用來撬開或者提升物體的工具叫槓桿,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最為簡單的機械之一。相傳古埃及人就是用這種“棒”搬動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談話:這些“棍”、“棒”有什麼特點?它們為什麼能產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能撬動大石頭的裝置——槓桿。

  二、認識槓桿的結構,探究槓桿的功能

  1、談話: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槓桿。所以要構成一個槓桿,必須有哪些材料?

  (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

  2、教師畫槓桿的示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示意圖分析,認識槓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等。

  3、分組實踐操作活動。

  ⑴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

  ⑵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兩端各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麼。

  ⑷指導學生記錄他們的觀察結果。

  ⑸預測: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幣上再加一枚,會發生什麼?

  ⑹做測試,並記錄結果。

  ⑺找出一種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兩枚硬幣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實驗並記錄他們的答案。

  ⑻在尺子兩端放不同枚硬幣的前進下,尋找到多種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討論實驗資料。透過實驗你有什麼收穫?

  5、討論:

  ⑴槓桿是否都省力?

  ⑵槓桿在什麼情況下省力?在什麼情況下費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作簡單示意圖表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認一認大家帶來的工具,你知道是怎麼使用的嗎?

  2、說說槓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槓桿?(剪刀、起釘錘、開瓶器、撬棒、老虎鉗、手推車、夾殼器、園藝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費力的槓桿?為什麼費力還要用它?它還有什麼作用?(鐵鍬、掃帚、鑷子、釣魚杆等,因為使用它們可以使操作活動變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種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天平、蹺蹺板)

  3、觀察課本插圖: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費力的?

  4、討論: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他說得有道理嗎?你覺得是否可行?

  四、課後小結: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透過觀察,描述輪軸構造上的特點;

  2.能夠就輪軸的作用提出疑問;

  3.會做輪軸省力的實驗。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輪軸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2.知道輪軸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2.留心觀察和研究身邊的簡單機械。

  教學重難點:

  能夠就輪軸的作用提出疑問;會做輪軸省力的實驗。

  教學準備:

  演示器材:汽車資料課件、汽車模型、扳手、螺絲刀、打蛋器、鑰匙、轆轤、遊船圖片及簡單運動示意圖。

  分組實驗器材:簡單機械實驗盒、彈簧秤、鉤碼、細圓木棒、大小不同的塑膠飲料瓶、螺絲釘、木塊、扳手、實驗記錄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景,引入課題

  1、操作競賽:選擇合適的工具,比一比哪個小組可以又輕鬆又迅速地把螺絲釘擰進木頭裡。

  2、交流:獲獎小組交流操作方法並試著解釋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麼樣做的?

  ⑵為什麼要這樣做?

  二、觀察實物,認識輪軸

  1、談話:誰對汽車方向盤比較熟悉,請給大家介紹一下。

  2、出示汽車方向盤的圖片,觀察分析:汽車方向盤可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是怎麼連線的?

  3、觀看錄影:駕駛員是如何操縱方向盤改變運動方向的?

  4、交流觀察收穫。

  5、小結:汽車方向盤分為兩部分,一個大輪子和一根長軸;輪固定在長軸的一端;當我們轉動輪時,長軸也跟著轉動,並將運動傳遞給其他機械。

  6、講解:像汽車方向盤這樣,由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做輪軸。

  三、製作輪軸,研究作用

  1、學習使用簡易材料製作一個輪軸。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輪 盤、小滑輪 盤組裝而成。

  方法2:根據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組製作的輪軸並設疑:使用輪軸能夠省力嗎?

  3、提出假設,設計實驗。

  4、分組實驗,研究輪軸的作用。

  ⑴將輪軸懸掛在鐵架臺上,將細繩穿過輪和軸;

  ⑵用彈簧秤在輪軸上提起兩個鉤碼,觀察讀數;

  ⑶換更大的輪 盤,重新測量所需要的力;

  ⑷換鉤碼數量,測需要的力。

  5、教師巡視指導,督促學生作好實驗記錄。

  6、彙報實驗現象,交流實驗收穫。

  7、小結:輪軸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輪與軸的大小比例有關。

  8、討論研究:為什麼使用輪軸能夠省力?

  ⑴如果把輪軸比作一個槓桿,它的支點在哪裡?動力點在哪裡?阻力點在哪裡?

  ⑵根據槓桿原理,解釋一下使用輪軸為什麼能夠省力。

  9、小結:輪軸相當於一個槓桿,輪和軸的中心點是支點,作用在輪上的力是動力,動力作用的點在輪的邊緣上,叫動力點;作用在軸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點在軸的圓盤邊緣上,叫阻力點。因為輪的半徑總是大於軸的半徑,所以作用在輪上的力總是小於軸所負荷的力,所以使用輪軸能夠省力。輪與軸的半徑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釋:為什麼再大的汽車,只要駕駛員輕輕地轉動方向盤就能改變它的'方向?

  四、實踐操作,遷移擴充套件

  (觀察課P9插圖,小組討論,大組彙報)

  ⑴這個器械的輪是什麼?軸是什麼?

  ⑵這個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書:擰螺絲釘的學問

  輪軸的作用:

  1、省力。

  2、輪與軸的半徑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課後小節: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透過觀察,描述斜面構造上的要素;

  能夠就斜面要素與用力大小的關係提出疑問,瞭解問題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透過實驗驗證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識與技能

  知道斜面是簡單機械之一,瞭解它的結構特徵及組成;

  知道斜面及其變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瞭解斜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科學實驗活動,體驗和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

  關注身邊的簡單機械的應用。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⑴演示材料:盤山公路、橋樑的引橋等圖片和電教課件、斧子、葡萄酒開瓶器、瓶子上的蓋子、水龍頭、螺絲釘、一段圓木等。

  ⑵分組實驗器材:一個封閉的重盒子、長短不同的木板、鐵架臺或其他支架、彈簧秤、滑輪組、書、各種螺釘、各種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紙片。

  2、學生準備:拉鍊、帶蓋子的塑膠瓶等實物。

  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定情境,引入斜面。

  1、提問:我們已經學過了哪幾種簡單機械?這些簡單機械各有什麼作用?

  2、談話:假如有一個沉重的機器要你從低處搬到高處,你會怎麼做?小組討論,並利用身邊的現有材料操作演示搬運活動。

  3、交流,比較:哪一種方法搬運起來更容易些呢?

  4、小結:利用斜坡,搬運工作會簡單許多。用了斜坡,將沉重的機器用手推車推到高一點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難了。(畫示意圖)

  二、觀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體出示盤山公路、橋樑的引橋、樓梯等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這些事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交流、歸納總結:都可以將物體提升到一個高度;都具有一個傾斜面。

  3、揭示:像盤山公路、橋樑引橋這樣的斜坡或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與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書:斜面)

  4、討論: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來調整斜面的傾斜度?(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斜面的長度,二是斜面的高度。這也是斜面的兩個要素。)

  5、圖片出示兩座高度相等、引橋長度不等的拱橋的圖片。提問:如果你騎腳踏車上橋,上哪一座橋比較輕鬆些呢?說說你以往的體驗和感受。

  6、談話:為什麼同樣高的拱橋,騎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氣不一樣呢?當引橋變得更長些時,引橋這一個斜面的坡度變得更小了。

  三、實踐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對力的影響。

  1、出示問題:一個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長短)到底是如何影響小車運動時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學生提出假設。

  3、如何透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小組討論,設計實驗。

  4、交流:你是如何設計實驗的?需要什麼材料?(鼓勵學生儘量使用身邊現有的材料來做簡單的實驗)。

  5、評點學生的實驗設計,並作指導。

  可以分別從影響斜面傾斜度的兩個因素去考慮並實驗操作:斜面的長度和斜面的長度。各組同學在實驗操作時要保持其中一個量的不變。

  6、學生按假設的不同分組實驗,收集相關資料,填寫活動記錄。

  斜面的坡度大小對小車拉力影響的實驗記錄

  斜面坡度

  (書本數) 豎直提起所需的拉力、斜面的長度對小車拉力的影響的實驗記錄

  斜面的長度 豎直提起 60釐米、 90釐米 、120釐米 所需的拉力

  7、彙報實驗現象,交流實驗收穫。

  8、提問:比較全班同學測得的資料,你有什麼發現?

  9、小結:如果斜坡的長度不變,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車運動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變,增加斜面的長度,斜坡越長,小車運動時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盤山公路的圖片,提問:通往山頂的公路為什麼不修成滑梯一樣的斜面?公路繞著山盤旋而上,與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變?盤山公路為什麼要修成這樣呢?

  四、認識變形的斜面。

  1、實踐操作活動:從紙上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將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貼在一支鉛筆上,然後將紙圍著鉛筆繞起來。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螺釘,組織觀察並討論:螺釘上的螺紋與斜面有什麼關係?

  3、小結:螺旋是一種變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長,繞在圓柱形物體上的螺紋就越密。

  4、討論: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嗎?為什麼要把釘子做成螺旋狀的?

  5、出示一段圓木,你可以把它掰開嗎?藉助於什麼工具可以把這段圓木分開?(出示:斧子)觀察斧子的剖面結構。我們把這種形狀叫做“楔形”。楔形是兩個背對背的斜面。

  6、指導一學生操作實踐,利用斧子的楔形結構將圓木劈開。說說感受。

  7、還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組織學生觀察拉鍊:你是否嘗試過用手把拉鍊的兩邊扣到一起?怎麼樣把拉鍊的兩邊分開或者合上呢?

  實踐操作,體驗拉鎖的重要作作用。

  9、小結: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變形。

  五、學習應用,遷移拓展。

  1、利用多媒體出示多幅圖片,解釋一下它們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和螺旋,它們的作用各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比較現代腳踏車與過去腳踏車的差別中發現腳踏車的傳動方式。

  2、能夠透過觀察和實驗發現一些傳動裝置的結構和作用。

  3、能夠對兩種傳動方式進行比較。

  4、會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方式。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傳動裝置及傳動裝置的作用。

  2、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結構和功能。

  3、瞭解腳踏車是怎樣傳動的。

  4、認識玩具和常見機械的傳動裝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樂於進行有關傳動的研究活動。

  2、能夠留心觀察所見到的機械傳動方式。

  教學準備:

  腳踏車、齒輪、鏈條、皮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你們知道腳踏車為什麼會向前進嗎?

  2、交流。

  3、比較兩種腳踏車的差別。

  4、重點觀察現代腳踏車。

  5、讓學生交流使腳踏車向前進的動力來源。

  6、教師講解部分結構,齒輪、鏈條。

  二、探索和調查

  1、腳踏車是如何利用齒輪和鏈條行進的,請學生畫出示意圖。

  2、展示、交流示意圖。

  3、製作鏈條傳動的模型。

  4、展示製作的模型。

  5、講解鏈條傳動的概念。

  6、讓學生解釋,鏈條傳動需要哪些基本構件。

  7、讓學生說,鏈條傳動的作用。

  8、如果沒有了條,兩個齒輪之間可以構成簡單機械嗎?

  9、出示齒輪傳動裝置。

  10、講解齒輪傳動的構成和名稱。

  11、比較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區別。

  12、觀察傳動裝置的正轉和反轉。(大輪帶小輪和小輪帶大輪的區別)

  13、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在生活中分別適用於什麼地方。

  三、回顧和解釋

  1、研究腳踏車蹬一腳踏板,後輪轉幾周。

  2、量量腳踏車車輪轉一圈,在地上行進多長距離。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研究透鏡》,教材安排循序漸進,以一系列既貼近生活,又引人入勝的科學探究活動,引領學生去探究光的折射現象以及透鏡的奧秘,為以後學習光學的其他知識做好準備。

  設計理念:

  這節課以《三毛流浪記》裡的情節匯入新課,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希望主動探究有關光的折射現象的知識,透過目測和手摸的方法,先了解透鏡鏡片的形狀特點,之後再透過一系列的實驗操作,進一步發現有關透鏡的奇妙現象,進而引起學生的疑問:為什麼光線透過透鏡就會產生這些奇妙的現象?在尋找到原因就是光的折射之後,進一步的疑問就會出現: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折射?透過利用自制教具“黑盒子”的演示,學生就能直觀的觀察到折射的實際情況,從而為學生對光的折射方面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提供幫助。甚至可以激發起學生自己製作教具學具方面的興趣,使學生的探究變被動為主動。

  教學目標:

  1、知道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介面上發生彎折。

  2、能透過研究,概括出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

  3、透過製作簡易望遠鏡,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關透鏡的問題。

  教學重點:

  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教學難點:

  製作簡易望遠鏡

  準備器材:

  凸透鏡、凹透鏡、燒杯、水、鉛筆、實驗報告單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前幾天老師看了一部老電影《三毛流浪記》,其中有一個情節非常有意思:三毛流浪到一條小河邊,正好肚子很餓,抬頭看見河水裡有幾條魚,三毛就決定捉幾條魚烤著吃,正好小河邊有一根魚叉,三毛就拿起魚叉向水裡的魚叉去,但是三毛左叉叉,右叉叉,前叉叉,後叉叉,結果連一片魚鱗都沒叉到。

  2、提問:三毛為什麼叉不到魚?他犯了什麼錯誤?要想叉到魚,三毛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3、學生回答。

  4、講解:三毛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魚叉叉的位置不對!(出示幻燈片)當光線經過魚身體的反射進入到三毛眼睛裡時,光線在水和空氣的交介面上發生了彎折現象,但是三毛不知道啊,他還是用魚叉順著直線方向向魚叉過去,結果可想而知,魚是肯定叉不到的。所以三毛應該做的是在看到的魚位置的後方一點的位置用魚叉迅速的叉下去,這樣才能叉到魚。

  5、講解:其實,三毛叉魚這件事講到了我們科學上一個有關光的特別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那什麼叫光的折射現象呢(出示幻燈片)?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向會在交介面上發生彎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我們現在就可以體驗一下光的折射現象。(展示裝水的燒杯和鉛筆,將鉛筆插進水裡,從上面和側面觀察水中的鉛筆,體驗光的折射現象)

  6、學生操作,體驗光的折射現象。

  7、講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還有很多,但是最典型的是透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透鏡(出示幻燈片:課題),瞭解透鏡的知識。

  二、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形狀特點

  1、談話:透鏡一般分為兩大類:凸透鏡和凹透鏡(出示幻燈片)。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凸透鏡和凹透鏡,請大家經過目測和手摸的方法,觀察它們的鏡片有什麼特點?並將觀察結果寫在實驗報告單上。

  2、學生分組觀察,並記錄。

  3、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4、小結:凸透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薄(出示幻燈片);凹透鏡的鏡片中間薄,邊緣厚(出示幻燈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透明(出示幻燈片)。但是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形狀卻並不是唯一的,只要符合上面所說的特點,就都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出示幻燈片)。

  三、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

  1、提問:大家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各有什麼作用嗎?

  2、學生討論、彙報。

  3、談話:凸透鏡和凹透鏡分別有什麼作用,我們可以透過實驗的方法找到。請大家開啟課本第24頁,仔細閱讀這三組實驗的操作方法(出示幻燈片),並且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實驗。同時,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完成實驗,我還有幾點小提示給大家(出示幻燈片)。

  4、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

  實驗1:用透鏡觀察物體。

  實驗2:嘗試用透鏡在紙屏上成像。

  實驗3:嘗試用透鏡聚光。

  5、學生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出示實驗報告單的幻燈片,並出示結果)。

  6、提問:光線透過透鏡產生的現象奇妙吧!是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呢?

  7、學生思考,並嘗試回答:光線透過透鏡時發生了彎折。

  8、提問:發生了怎樣的彎折呢?

  9、演示實驗:揭示光線透過透鏡時的彎折現象。(自制教具)

  四、製作望遠鏡

  1、談話:透鏡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你能舉出例子嗎?

  2、學生討論交流:近視眼鏡、老花鏡、放大鏡、望遠鏡等(出示幻燈片)。

  3、談話:同學們好像對望遠鏡最感興趣嘛,那我們現在就一起製作一個簡易的望遠鏡(出示幻燈片)。

  4、指導學生製作望遠鏡(閱讀課本第25頁,出示幻燈片,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位置)。

  5、談話:如果凸透鏡和凹透鏡位置反掉了,或者是透鏡拿錯了,兩個都是凸透鏡或者兩個都是凹透鏡(出示幻燈片),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請同學們課後繼續研究。

  五、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這次校際教研的主題是“自制教具提升課堂活力”,我就從自制教具這個方面談談我的教學反思吧。

  本課中使用到自制教具的地方是在學生透過一系列探究活動,找到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之後,這個時候學生往往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光線透過透鏡就能產生這些奇妙現象呢?為什麼穿過玻璃就不行呢?如果能夠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光線透過透鏡後的行進路線(穿過凸透鏡會聚,穿過凹透鏡發散),學生就能一下子發現最根本的原因。於是我就設計了這個“黑盒子”的教具,(介紹“黑盒子”的構造以及各個位置的功能),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教具的使用,使學生對光的折射現象,尤其是光線透過透鏡時的折射現象的理解有所幫助。

  這次自制教具的使用其實也是一種嘗試,在實驗的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想,透過不斷的嘗試,我們一定能發現並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讓自制教具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服務,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服務。

  謝謝!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用的,有時是有害的;在工作時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

  過程與方法:

  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摩擦力有益還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解釋;找出腳踏車上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設計並作出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從不同方面分析一個問題時必要的;形成用科學知識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膽解釋的態度。

  【教學重點】

  找出腳踏車等交通工具增加或減少摩擦力得設計並作出解釋。

  【教學難點】

  對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準備】

  有關圖片,兒童車實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人滑倒的圖片和汽車打滑的圖片,提問:這兩幅圖片說明了什麼?

  2、引導語:看來有些時候還需要摩擦力的幫忙,那麼摩擦力社麼時候是對我們有利的,什麼時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導語:因此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利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增大摩擦力,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害的時候需要減小摩擦力。

  4、揭題:那麼哪些地方的設計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設計是需要減少摩擦力呢?板書:運動與設計

  二、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什麼?

  1、學生舉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少摩擦力。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解釋為什麼要這樣的設計。

  3、追問:他們分別是用什麼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或者減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

  4、學生討論交流。

  三、尋找腳踏車上的好設計

  1、引導:這些設計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運用,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腳踏車上就有很好的體現。

  2、出示小腳踏車。請你找一找,我們的腳踏車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減少摩擦力的?

  3、學生探究。

  4、提問:這些地方分別是用什麼方法增大摩擦力或減小摩擦力的?

  (1)剎車:增加壓力

  (2)鏈條、輪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

  (3)車軸、方向軸、腳踏軸:滾珠軸承

  5、整理資訊、交流彙報。

  四、小結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小學科學教材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這是一節透過測量的方式,發現科學規律的探究課。教材從三個層面展開,第一層面,要求學生對他們發現的問題,想出證實的辦法;第二層面,運用測量的方法,對學生的推測進行驗證;第三層面,對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實驗中教師組織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使測量的資料更精確。在研究擺的擺動快慢和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動幅度是否有關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師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透過三個實驗,不斷強化學生對實驗變數的控制,對實驗資料及結果作出科學的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學情分析

  本課的特點是經歷一個驗證猜測的科學探究過程。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不陌生了。學生們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了影響擺的快慢的有關因素,在猜測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認知發生了矛盾,有的認為有關係,有的認為沒關係。從這裡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認真思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後的資料分析都是學生們極其感興趣的。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數和分析誤差成為本課的亮點。也是五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導向。

  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透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進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

  驗證——收集資料——表達與交流——總結歸納”等探究活動,經歷改變擺錘重量、擺動幅度、擺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過程。

  二、科學知識

  1、透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2、運用對比實驗,在實驗中控制不變條件,保證研究問題的準確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意識到:得到精確測量結果是需要反覆測量的,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實驗的結果進行科學分析,並且根據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重點和難點

  擺擺動的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擺線越長,擺得越慢;擺線越短,擺得越快。

  教學過程

  一、教學匯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禮物,大家認識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也像它一樣運動的?

  3、(課件依學生舉例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裝置。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課對《用擺計時的鐘》、《測量擺的快慢》兩課時進行整合,為了在一課時中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我們側重與學生個人及生活經驗相聯絡,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動,捨去發《用擺計時的鐘》中有關“觀察鐘擺”這部分內容,將該課中“問題與思考”併入《測量擺的快慢》一譚進行教學。

  二、認識擺,瞭解擺的結構

  1、演示講解:像這樣一條細線上掛著一個小重物,就做成一個簡單的擺。(板書課題)

  2、不要看它很簡單,其實它隱藏著很深的科學道理呢!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新朋友怎麼介紹自己的。

  3、認識:擺線、擺錘、擺角(出示課件)。

  三、研究擺,提出探究問題

  1、談話: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擺玩玩,下面分小組組裝一個擺。

  2、提問:你們能讓擺擺動起來嗎?(學生練習操作,體驗擺動時不加外力)

  3、交流討論:怎樣記錄算一次?(學生討論,明確擺擺動次數的計數方法)。

  4、談話:你們想不想測自己的擺,10秒鐘擺了多少次?

  5、根據小組彙報的情況,填寫各組測得的資料。提問:這組資料是剛才各組的擺10秒擺的次數,面對這組資料你們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髮現10秒內,不同的擺擺動的次數不同,從而提出為什麼擺的快慢會不同的探究性問題。)

  [設計意圖]從正確的操作實驗方法入手,收集10秒鐘各組擺擺了幾次,引導學生髮現有價值的問題,有利於創設一個充滿張力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極大興趣。

  四、做出假設,制定實驗計劃

  1、談話:為什麼各小組在相同的時間內所測得擺的擺動次數不同?你們認為擺擺動的快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推測:擺錘重量、擺繩長短、擺角大小,師即時將這三個因素板書)。

  2、講述:剛才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猜測,這三個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擺的快慢,怎樣才能知道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生:實驗)

  3、提問:如果我們要研究擺錘這個因素,可以怎樣設計這個實驗?

  4、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研究物件,設計實驗計劃。

  5、小組設計實驗計劃,彙報交流。

  6、每種實驗至少要做幾次?

  7、提問:為了節省時間和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可以怎樣改進實驗?

  [設計意圖]科學課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計劃,學生的探究活動才有確定的指向性,需要學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辦”,需要明確指出的,一定要說清楚。

  五、實驗驗證,交流探究成果

  1、談話: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很好,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麼呢?(出示課件: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

  2、分組實驗,驗證假設。(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學生拿實驗記錄表到實物展示臺前進行彙報,交流擺擺動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係。(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與擺線的長短有關。)

  4、談話:擺的快慢是不是真的與擺長有關呢?我們全班進行一次集體研究,請各組來取擺。(發給各組長短不同的擺)由老師來計時。(學生計數)

  5、各組彙報10秒鐘內擺擺動的次數。並依次把擺掛在黑板上,請大家說說發現了什麼規律。(擺越長擺的越慢,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設計意圖]測量擺的快慢實驗是訓練學生觀察、比較、記錄等科學方法的載體,是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思維能力的一個極好的落腳點。在對比實驗中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藉助工具去測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區分判斷,意識到收集真實有效資料對得出正確結論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合作交流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六、全課總結

  1、談話:請同學們回憶我們這節課運用了什麼學習方法(研究)。

  2、體會與收穫。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麼》是在三下《混合》單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礦物》單元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教材第一部分“尋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進行,觀察新鮮的土壤、觀察干燥並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積實驗。讓學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看得見的物質,也有肉眼看不見的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透過一幅圖生動地描述了土壤與生命的關係。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3、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請的顆粒後沉積。

  4、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

  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資訊,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實驗瞭解土壤是由岩石風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動物、植物殘體,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

  教學難點: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準備:為學生準備新鮮溼潤的土壤及乾燥的土壤、小鏟子、塑膠盒、報紙、放大鏡、圓柱形玻璃瓶、鑷子、小棍、水、牙籤。

  教師演示:小黑板幾塊。酒精燈、石棉網、玻璃片。

  (四)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

  師: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實驗材料,猜測一下,我們今天會研究什麼?(研究土壤)

  師:“土壤”我們在三年級研究過,四年級學習岩石時也提過,你們知道土壤中有什麼?

  板書:“土壤中有什麼”這節課我們又會有什麼新發現呢?翻看課文,讀課文第一段。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土壤中究竟有什麼? [複習舊知,引導學生對土壤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激起探究的慾望。]、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

  師:這是一份剛從地裡挖來的新鮮土壤,把它倒在一張白紙上。材料員拿出白紙放在桌子中間,再把新鮮的泥土倒在白紙上,同學先用肉眼仔細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書本第3頁的表格中。

  學生分組研究土壤。

  彙報:你們小組有什麼發現?(有水分、動植物活體或殘體、沙子、黏土、腐殖質等)。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依據資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複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透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依據資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我們種下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嗎?其他小組的綠豆種子呢?

  二、整理分析實驗資訊:

  1、教師分發實驗資訊統計表,由組長負責收集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資訊。

  2、分析實驗資訊: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2)從實驗資料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

  (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猜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資訊:

  1、認真聽取其他不同實驗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資訊。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瞭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麼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資料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彙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

  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分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麼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預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參考資料: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是:

  一是溫度。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為6-7℃,12-14℃能正常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最高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當於種子自身風乾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發。

  三是充足的氧氣。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當環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

  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說說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麼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麼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採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裡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芽的綠豆並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溼潤。

  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境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環境對綠豆種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麼發現?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後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麼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

  4、說說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