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精選11篇)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嘗試那些物品可以動。

  2、體驗自己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球、瓶、紙盒、桶、積木、輪胎、圈、瓶蓋等材料若干。

  2、 適合滾動的場所、墊子。

  活動過程:

  1、 探索發現會滾的東西。

  ① 玩一玩準備的東西,說說哪些東西會滾。

  ② 找一找。教室裡有哪些東西會滾,交流找到的是什麼。

  ③ 找一找操場上有哪些東西會滾,交流找到的是什麼,是怎麼樣滾動的。

  2、 探索身體滾動。

  ① 介紹遊戲《乒乒乓》的玩法,將手臂彎曲,按兒歌節奏在胸前環繞邊做邊說“乓乒乓乒乒乓,軲轆軲轆一,軲轆軲轆二,軲轆軲轆三,轆軲轆軲四,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大家一起滾起來。

  ② 幼兒在墊子上嘗試身體滾動的方法。

  ③ 躍然自由滾動,說說自己像什麼。

  3、自由組合練習滾動。如:身體伸直向左右翻滾,抱著膝左右翻滾,像求、坦克、圓木、小蝸牛等。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很容易把滾動和其相似現象混淆,他們能感受滾動現象,但沒形成相關的科學經驗。開展此次活動。在遊戲中學習發現、思考、記錄、表達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圓的東西能滾動。

  2.用語言表達滾動現象。

  3.對滾動現象有好奇心。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重難點:

  發現物體表面的不同,並用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能滾動的物體、不能滾動的物體。

  2.百寶箱、小卡片若干(與實物相符)、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塑膠筐、集體記錄單。

  3.活動前玩過汽車,感受過輪子滾動的特徵。

  活動流程:

  一、談話

  出示百寶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麼?

  桌上的東西,你們知道哪個能滾著玩?

  出示集體記錄單,幼兒交流,教師出示小卡片記錄。

  二、自由探索

  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選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試玩,看看你選的玩具能不能滾動。

  三、分類遊戲

  1.出示笑臉和哭臉的塑膠筐,將能滾動的東西放在笑臉筐裡,不能滾動的東西放在哭臉筐裡。教師記錄。

  2.用語言和動作解釋“滾動”現象。

  玩具是怎樣滾動的?用動作表示。

  四、尋找遊戲

  1.尋找其他可滾動的物體。

  2.用語言表述發現。

  五、交流

  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知道圓圓的東西能滾動。

  我們找到的東西都有一個什麼本領?都像什麼形狀?

  教師小結:圓圓的東西都可以滾動。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滾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活動學習的環境,讓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從而感知滾動的科學現象,形成圓圓的東西能滾動的關鍵經驗。整個活動孩子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觀察力、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達成度極高。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探索活動,對不同物體的滾動現象感興趣。

  2.能夠透過觀察和操作,發現圓的物體可以滾起來的現象。

  3.具有初步的動手探究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玩汽車、滾球的經驗。

  2.物質準備:足球、海洋球、牛奶罐、正方形積木、圓柱體積木、三角形積木若干,記錄表人手一份、記號筆若干、貼貼紙、葡萄、手機、牛奶、透明膠、三輪車兩輛、小推車三輛、課件、音樂。

  3.環境創設:創設老鼠洞情境。

  活動過程

  1.以“滾輪胎”匯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問題匯入:怎樣才能把輪胎和叮噹球很快地送到對面去呢?

  (2)請幼兒上臺嘗試。

  (3)小結:用滾動的方法可以輕鬆地把輪胎和叮噹球送到對面。

  2.幼兒初次探索,發現不同物體的滾動現象。

  (1)引導語:我們的好朋友小老鼠也想請大家幫幫忙,它從超市買了很多東西,想請小朋友用剛才滾輪胎和叮噹球的方法,把它們送回老鼠洞。請你們幫小老鼠試試看哪些東西滾得動,哪些東西滾不動。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操作,觀察物體的滾動情況。

  (3)集中分享:你發現哪些東西能夠滾起來?這些可以滾動的東西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4)小結:海洋球、足球、牛奶罐這些東西都能滾起來,因為它們看起來圓圓的,所以容易滾起來。像三角形、正方形積木這些東西看起來不是圓圓的,滾不起來。

  3.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圓的物體可以滾起來的現象。

  (1)引導語:剛才我們和小老鼠一起發現了圓形的東西可以滾起來的秘密,在我們教室裡還有什麼東西也能滾起來呢?請小朋友們找一找,試一試,把可以滾起來的材料放到籃子裡。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嘗試,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誰來說一說,你找到了什麼材料?它能滾起來嗎?

  (4)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後的經驗進行交流,幫助幼兒梳理經驗,發現其共同處:它們都是圓的,會滾動。

  4.遷移經驗,感受生活中物體的滾動現象。

  (1)引導語:原來在我們身邊還有這麼多可以滾起來的東西,現在每個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張記錄表,請你們猜一猜記錄表上面的東西能夠滾起來嗎?用貼貼紙或者畫畫的方式在括號裡面表示出來。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猜想與記錄。

  (3)課件梳理總結: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圓圓的,可以滾起來,而且它們有很大的本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比如汽車、腳踏車、摩托車的輪子都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起來了。

  5.活動結束,整理材料。

  師:讓我們一起用圓圓的輪子,幫助我們輕鬆的把材料運出去整理吧!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和操作感知不同物體的外形特徵。

  2、探索、發現圓的物體滾動的現象,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圓的物體滾起來。

  3、對物體的滾動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幼兒已有玩玩具汽車、滾球的經驗;

  ②幼兒已認識並能區分方形、三角形、圓形。

  2、物質準備:

  ①乒乓球、圓形小球、方形積木、三角形積木、墊板、方形盒子、長尺子、三角形尺子若干;紙芯筒、奶粉罐、圓柱體罐子、一次性紙杯、輪胎、一次性圓形紙盤、圓形小圈、瓶蓋、呼啦圈、玩具輪子若干。

  ②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影片匯入,激發興趣

  1、播放影片。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早上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兩位小朋友在玩球,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是怎麼玩的?她們是怎麼讓球滾起來的?

  2、小結:原來將球放在地上,用手推球,球就一直往前滾動起來。

  二、玩一玩,初步發現滾動的現象

  1、出示各種形狀的材料。

  引導語:今天我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材料,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積木、墊板、尺子、盒子等)它們是什麼形狀的?這些形狀的材料能不能像球一樣滾起來?

  2、幼兒自由玩,透過滾動乒乓球、圓形小球、方形積木、三角形積木、墊板、方形盒子、長尺子、三角形尺子,初步發現滾動的現象。

  3、互相交流觀察和操作的結果。

  引導語:你剛才玩了什麼?它能不能滾起來?為什麼球能滾起來,三角形、方形的東西不能滾起來?

  4、小結:原來三角形、方形有尖尖的角,還有長長的邊,所以這兩種形狀的東西不容易滾起來。球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和長長的邊,所以它容易滾起來。

  三、滾一滾,嘗試讓圓圓的物體滾起來

  1、引導語:只要是圓圓的東西就容易滾起來。今天我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圓圓的東西,等會請你們去玩一玩,想想辦法怎麼讓這些圓圓的東西滾起來?

  2、幼兒自由玩,嘗試讓各種圓的物體滾起來。

  3、集中交流:你們剛才玩了什麼?是用什麼辦法讓它滾起來的?

  4、小結:原來只要是圓圓的東西都能滾起來,但是有些圓圓的東西要站著滾或者倒下滾,改變一下它的方向才能滾起來。

  四、看一看,感知物體的滾動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還見過什麼東西也會滾起來?這些會滾的東西有什麼本領?

  2、播放影片《物體的滾動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一)

  ①引導語:影片中你看到了什麼?

  ②小結:小推車可以滾起來,因為它有圓圓的輪子,這樣可以運許多玩具,幫助我們節省力氣。

  3、播放影片《物體的滾動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二)

  ①引導語: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對我們小朋友的幫助可真大。那會滾動的東西對大人有沒有幫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②播放影片

  引導語:影片中你看到了什麼?

  ③小結:圓圓的輪子裝在公交車、汽車、腳踏車上,讓這些車子行駛起來,這樣我們就能節省時間;圓圓的輪子裝在餐車上,方便我們生活老師到處分發點心和午餐。

  4、小結: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會滾的東西。這些會滾的東西都有很大的本領,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好處。

  活動延伸:

  家園合作:回家再找找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滾,是怎麼讓它滾起來的,它有什麼本領。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控制皮球的滾動距離,感知用力大小與滾動距離遠近的關係。

  2、願意與同伴一起玩滾球遊戲,體驗滾皮球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場地:墊子、地面紅色區域(大小可變)、箭頭、起點線、圍欄

  (2)皮球若干、貼上標誌

  (3)自制坡度

  2、經驗準備:幼兒有滾皮球的方法、有一些簡單遊戲規則的經驗

  3、提示:幼兒的座位坐在起點線前面,便於幼兒觀察與操作。

  活動過程:

  一、皮球滾得遠【設計意圖:感知用力越大,皮球滾得越遠】

  1、(出示皮球)你會讓圓圓的皮球向前滾嗎?

  2、(介紹場地)每個寶寶拿一隻皮球,站在起點往箭頭的方向往前滾,看看誰能

  把皮球一下就滾到墊子上。

  3、幼兒滾皮球

  提問:你的皮球滾到墊子上了嗎?

  墊子那麼遠皮球是怎麼一下子滾過去的?力氣怎麼能變得大一點呢?

  小結:兩隻手往前推的力氣越大,皮球就滾得越遠。

  二、皮球進山洞【設計意圖:嘗試改變用力大小,控制皮球滾動的距離】

  1、小皮球要進山洞了,紅色的地方就是山洞,山洞和墊子比一比是近了還是遠了?

  2、我們還是要從起點出發,這次你們能一下子就把皮球滾進近的山洞裡嗎?想

  想我們這次要用多大的力氣推好呢?

  3、幼兒操作,嘗試控制皮球滾動距離。(請幼兒將皮球滾動的結果停留在場地上)

  提問:誰的`皮球超過了山洞是怎麼回事?

  有的皮球沒到山洞是力氣用得太大了還是太小了呢?

  怎樣讓皮球正好滾到山洞裡呢?

  4、幼兒再次嘗試(如果第一次孩子都能滾進山洞,則將山洞範圍縮小)

  5、小結:要把皮球正好滾進山洞裡就要控制好推球的力氣,推的力氣太大就會

  滾過山洞,推得力氣太小皮球還沒到滾到山洞就停了下來。

  三、皮球滾下來【設計意圖:迴歸生活,經驗拓展】

  1、那如果我們一點力氣也不用,皮球還能滾遠嗎?

  2、(出示坡度)這次我們把皮球拿到橋上來試一試,也要從起點開始,不用力看

  看皮球能滾多遠。

  3、師生共同遊戲,引導操作。

  4、提問:怎麼我們沒有用力,皮球也能滾得這麼遠呢?

  (不強求幼兒關注到坡度的設計)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這是一個來源於幼兒生活的活動。在活動區角內,幼兒們收集了娃哈哈瓶、電池、汽車等廢舊材料。活動中,發現有許多幼兒很喜歡玩電池,很認真地滾電池。電池又是他們最熟悉、最瞭解的事物。讓舊電池變廢為寶,真正挖掘電池的教育價值,一物多玩,是我們教師所要想的,因此,製作了這個活動。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電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點。既有趣又能讓幼兒做做玩玩的,孩子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學習探索的興趣,這樣,真正發揮電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兒玩中發展。

  活動目標:

  1、探索電池在斜坡道上滾的現象觀察其變化,比較快慢,學習用數字記錄快慢。

  2、發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虛心請教別人,增強合作意識。

  3、幼兒大膽嘗試,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型號的電池、相同型號的電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介紹玩法與提示:取出不同型號的電池放在斜坡道上滾,自由探索,發現其特點。

  2、幼兒自主探索,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隨意取電池在坡道上滾。

  第二層次:嘗試把不同型號的電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滾,觀察比較快慢。

  第三層次:嘗試把相同型號的電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滾,觀察比較快慢。

  第四層次:同伴間合作競賽,一起玩電池,並學習記錄。

  3、 小結歸納,得出結論。

  活動反思:

  新綱要告訴我們: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教師要敏銳地察覺幼兒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內容拓展為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有什麼樣的生活,便有什麼樣的教育,他主張用生活來教育。年齡愈小,愈需要這種生活教育。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透過玩各類能滾動的物體,體驗玩滾動遊戲的樂趣,引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

  2.願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1-2種自己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活動重點:

  探索怎樣把物體滾動起來。

  活動難點:

  瞭解物體滾動的原因。

  審美元素:

  探索活動的成功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喜悅,能夠激發人向更高更難的方向發出挑戰和進取,本次活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師:你帶來的是什麼?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4.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並交流各自經驗,瞭解什麼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後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並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麼能滾起來呢?

  教師小結: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會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我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動起來。

  活動反思:

  活動中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活動學習的環境,讓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從而感知滾動的科學現象,形成圓圓的東西能滾動的關鍵經驗。整個活動孩子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觀察力、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達成度極高。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說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幼兒的身邊取材,小班幼兒對自己周圍的環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們總喜歡摸摸這,看看那,我們應該在平時多給他們一些自由探索的機會,引發幼兒對生活中熟悉的東西進行再觀察,再探究。於是我就選擇了這節科學活動《滾一滾》。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探索活動,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2、在探索、觀察各種物體滾動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

  3、能體驗探索滾動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願意參與探索活動,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

  活動難點:

  在探索、觀察的過程中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會滾動的東西,如皮球,薯片筒,圓柱、圓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積木,瓶子,圓柱形乾電池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匯入課題。

  1、師:前幾天,魏老師請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寶寶,現在請小朋友把材料寶寶拿出來,玩一玩,然後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麼?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教師巡迴指導。

  3、交流各自經驗,引導幼兒說出剛才是怎麼玩的。

  (二)幼兒再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滾動的物體。

  師:你的材料寶寶能滾動嗎?為什麼?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知道圓形的東西都能滾動起來。

  師小結:圓形的東西都能滾動起來,方形、三角形的東西不能滾動。(評析: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是透過幼兒自己的嘗試、比較發現不同形狀的物體是否能滾動)

  (三)出示圖表記錄,引導幼兒發現滾動的物體,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滾動現象的理解。

  師: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新的本領,現在請小朋友幫魏老師找一找,哪些物品會滾動?

  (四)拓展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能夠滾動的物體。

  師:今天我們玩了滾一滾的遊戲,知道了圓形的東西能夠滾動,在生活中你發現有什麼東西也是滾動的呢?

  (五)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的操作探索為主,且緊密圍繞著“滾動”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展開,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機會和條件,淡化了“教和學”的界限,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玩滾動遊戲的樂趣,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慾望,使幼兒在玩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2、活動內容有趣,操作性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在探索活動中,層層遞進加深了探究難度,但是在教師的適時指點和引導下使得難點迎刃而解,整個活動在輕鬆愉快、充滿情趣的氣氛中進行,讓幼兒始終保持濃烈的興趣,使教育極富感染力,效果甚為理想,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3、活動環節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活動中以球為切入點,在二次操作的過程當中,逐層遞進、層層加深,教師有層次、有步驟的丟擲探索要求,幼兒帶著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個環節間有著內在的聯絡,有助於推進幼兒較深入探究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和它們的不同現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發現的樂趣。

  4、實效性強,面向全體幼兒,共同參與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究氛圍、使每位幼兒都有參與探索和發現的機會,所有的科學現象都是讓幼兒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的。真正讓每個幼兒做到在“玩中學”“做中學”促使幼兒自主地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中不足的是:本次活動有些單一,活動過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體能夠滾動,哪些物體不能夠滾動,其實不同的滾動物體他們的滾動面也的不一樣的,這點應該在活動中也有所體現,讓幼兒有所瞭解,這樣有助於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滾接皮球的技巧。

  2.調節滾球的力度。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感受遊戲的快樂。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遊戲的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5.透過教學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合作意識,

  2.滾接的力度,

  3.節奏和遊戲規則。

  教學準備

  1.準備皮球。寬敞的教學區

  教學過程:

  1.匯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玩一個體育遊戲,“小朋友想玩嗎?”

  2.遊戲的名字叫“滾接球”讓幼兒重複遊戲的名字。

  3.兩人一組,雙腳開啟對面坐,把皮球放在兩人雙腳之間,然後互相滾接皮球。

  4.幼兒熟悉遊戲後,老師可延長兩位幼兒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探索調整滾球力度的大小,並嘗試互相滾接皮球。

  5.變換方式吸引孩子,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6. “花開了”

  7.兩人一組,分開雙腳坐下,每組一箇中型皮球。

  8.老師老師搖動鈴鐺開始遊戲,引導幼兒想象皮球是一朵花,求幼兒把球滾個同伴,

  9.當老師說“花開了”最後持球的小朋友要拿著球向上舉起,表示花開了。

  10.重複進行遊戲。

  11.幼兒熟悉遊戲之後可以延長兩位幼兒的距離。

  教學反思

  1.本次的教學,簡單,有趣比較吸引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動作比較笨拙選擇本次的教學也考慮到了孩子的年齡特點。

  2.滾接球這個遊戲孩子比較喜歡,因為小班的孩子對球特別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讓孩子對遊戲產生興趣才能從中得到鍛鍊和成長。

  3.遊戲中鍛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

  4.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

  5.我覺得,本次教學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用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和敏感性。

  2、鍛鍊幼兒手上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兒動作的準確性。

  3、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舊乒乓球若干;紅、黃水粉每組各一小盤。

  2、大張白紙坊在大盒子裡。

  玩法:

  1、將乒乓球放在盒子裡,讓幼兒雙手捧著盒子輕輕滾動玩耍,掌握平穩,不使乒乓球滾到盒子外面去。

  2、將乒乓球放在紅水粉的盤子裡滾動一下,讓乒乓球蘸上紅色,並放在有白紙的盒子裡,雙手捧著盒子輕輕滾動,讓白紙上留下紅色軌跡。吸引孩子的興趣。

  3、鼓勵有二棟首嘗試滾色遊戲,顏色由幼兒自選。每個乒乓球蘸一種顏色,然後逐漸增多,滾球的速度應慢一點,儘量滾到白紙的各個方向,而不使球掉落下來。

  4、滾好後,啟發幼兒想象滾出來的花紋可以做什麼(例如:窗簾布、桌布、花裙子、花盤子、花瓶等用品)

  規則:

  先用乒乓球蘸色,然後放入盒子蓋。

  小班科學大家滾起來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叫出球體、圓柱體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特徵。

  2、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其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能滾動及不能滾動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找出能滾動的東西。

  1、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品,要求在玩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麼玩具。是怎樣玩的?還發現了什麼?

  2、幼兒選擇空地玩玩具,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各種玩法。

  3、提問:你玩了什麼東西,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新的發現?

  (幼兒根據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樂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滾。”“我玩的是方積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4、分類:請幼兒分別將能滾的和不能滾的玩具放在兩個筐中,並請能力強的幼兒檢查是否放對了。

  二、區分能滾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1、讓幼兒再玩一玩能滾的物品,玩的時候向不同的方向滾一滾、擋一擋,將各種能滾的物品比一比,說說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導)

  2、提問:在玩會滾動的東西時,你發現了什麼?(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向別的方向滾,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總向周圍滾。”又如:“我玩的是可樂桶,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停下來。我把小可樂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類:請幼兒分別把能向不同方向滾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後或左右滾的

  4、豐富幼兒有關知識:能向不同方向滾的叫做球體,兩端是圓形且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能向兩個方向滾動的叫圓柱體。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一講:還有什麼東西是球體?圓柱體?

  三、實驗活動

  1、幼兒用球體和圓柱體分別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滾一滾,看有什麼不一樣?

  2、老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木板表面平與不平,東西在上面滾的速度不一樣;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樣,東西在上面滾的速度也不一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