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太陽說課課件

種太陽說課課件

  《種太陽》由李冰雪填詞,徐沛東作曲的一首兒童歌曲,表達了少年兒童要使世界變的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願望。小編收集了種太陽說課課件,歡迎閱讀。

  教材分析:

  詩歌《種太陽》語言樸實、短小精悍,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這首詩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一位小朋友希望世界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願望,透過種太陽送太陽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這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也符合大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大班教學。

  設計意圖:

  傳統的詩歌教學,教師只注重“教”的過程,只是把讓孩子學會背誦詩歌、會表演作為最終的教育目的,而忽略了孩子“學”的過程,把孩子當成了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孩子的創造力不能得到發揮,孩子的主體地位更是難以體現。現代兒童觀認為: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詩歌教學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的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的掌握詩歌內容,同時獲得詩歌以外的能力發展,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種太陽》為我們創設了一個優美的意境圖,透過形象和情景的描繪,表現了孩子希望世界更加溫暖明亮美好願望的畫面,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是激發幼兒文學審美的好教材。而大班幼兒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有了初步的理解、表達能力和情感體驗,他們能理解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因此,我把教學目標之一定為“理解並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同時,作為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理解語言、表達語言的基礎後,往往不滿足於對一首詩歌的朗誦,他們有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編的慾望,可這種慾望要變成實踐行動,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支援,因此,我將“用仿《種太陽》詩歌創編活動”定位於本次活動的難點。

  設計思路: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育就是引導。匯出是“引”的`過程,而非灌輸。本次教學活動,透過讓幼兒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種形式的展開,充分體現了新《綱要》所強調的: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創設學習詩歌的寬鬆、愉悅的氛圍,透過手、腦、口、眼在活動中並用的學習方式,加深幼兒對新詩歌的理解與記憶,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練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發展想象力,學習用詩歌語言表達自己經驗和想象。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種太陽》。

  1、《種太陽》兒歌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發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春天到了,農民伯伯就要播種了,把種子播到地裡,等到秋天才會有所收穫。現在有個小朋友也要播種,他播種的不是種子,而是願望,他要播種什麼願望呢?我們學完這首詩歌就知道了。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2、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老師出示教學掛圖後,師生齊讀題目)

  3、提出問題:

  (1)詩中的小朋友有一個什麼願望?

  (2)詩中的小朋友要把太陽都送給誰了,為什麼?

  (3)詩中的小朋友為什麼要播種太陽?

  三、朗誦詩歌

  1、老師範讀詩歌。

  2、教師教幼兒朗誦詩歌。

  3、教師示範:表演朗誦詩歌。

  4、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朗誦詩歌。

  四、談話“我的願望”

  1、提問:你的願望是什麼?

  2、教師談談自己小時候的願望,引導幼兒說出怎樣實現自己的願望。

  3、提問、為了實現你的願望,你現在應該怎樣做?

  五、結束部分

  欣賞兒歌《種太陽》(幼兒邊欣賞邊做動作)。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拿出彩筆和紙,畫出自己美好的願望,然後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

  2、回家後問問爸爸媽媽小時候的願望是什麼,再把自己的願望說給家長聽一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