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的課件

太陽能的課件

  太陽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陽的熱輻射能(參見熱能傳播的三種方式:輻射),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小編收集了太陽能課件,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初步認識太陽的結構,知道太陽能是人類能源寶庫。

  2. 大致瞭解太陽能的利用。

  二、過程與方法

  觀察太陽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例項,經歷自制太陽集熱器的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了解太陽能奧秘的興趣,能保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的感情。

  教學重點:太陽能的利用。

  教學難點:發明裝置。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見過太陽能電動車嗎?你知道它是如何動起來的嗎?想一想,能不能用陽光代替手電筒的光?光為何能讓電動車運動起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太陽能,瞭解我們現在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

  二、新課學習

  1.太陽—巨大的“核能火爐”

  (1)太陽的結構所示

  直徑為地球的110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

  (2)太陽內部發生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熱向四周輻射。

  (3)太陽已經穩定地燃燒了50億年,在經過50億年才會燃盡。

  2.太陽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

  煤及石油的形成過程: 如下圖所示,遠古時期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體的化學能。在它們死後,軀體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爛了。

  滄海桑田,經過幾百萬年的沉積、化學變化、地層的運動,在高壓下漸漸變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過程中還放出天然氣。

  根據下圖所示,說明太陽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轉化和守恆的情況。

  地球上的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都是來源於太陽。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陽的熱能量,但是由於地面每個部位受熱的不均勻性,空氣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樣,於是,暖空氣膨脹變輕後上升;冷空氣冷卻變重後下降,這樣冷暖空氣便產生流動,形成了風。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陽的能量經過蒸發形成水蒸氣,暖溼氣流從地面升起,因絕熱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雲,遇到冷空氣就形成雨。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從太陽獲取能量,以化學能的形式存 儲在植物體內,人類和動物從植物或其他動物獲取生物質能以維持生命。

  3.太陽能的利用

  將質量、溫度都相同的水分別倒入兩個相同瓶中,用白紙和黑紙分別將瓶包起來,如下圖所示,然後將兩個瓶子放在太陽光下,經過5min後,觀察兩個溫度計的變化。

  分析:由於黑色物體更容易吸收太陽光的能量,所以用黑紙包著的瓶中水溫度高。

  (1)利用太陽能加熱物體

  ① 平板集熱器的箱面是玻璃,內表面塗黑,箱內溫度可比箱外高 100℃。

  ② 把反射鏡做成曲面,它們將陽光反射並會聚,也能獲得高溫。

  (2)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

  利用太陽能電池使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3)太陽能電池的優點:

  ① 使用壽命長;

  ② 保養費用低;

  ③ 不需燃料

  (4)太陽能電池的缺點:

  ① 效率低;

  ② 製造費用大

  如下圖所示為太陽能熱水器,說明工作原理吸熱板吸收太陽光時,太陽能轉化為內能,吸熱板處的水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密度減小而上升,補給水箱內的密度大的冷水流下來填補,同時被加熱後的水向下流進水儲水箍內。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關於太陽能的知識。

  1.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2.太陽的結構。

  四、板書設計

  太陽能

  一、太陽能特點:清潔 豐富 經濟。

  二、太陽能的利用

  1.直接加熱物體

  2.間接利用

  三、化石能源及其危害

  煤 石油 天然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