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的組合美術課件
形體的組合美術課件
為了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分享了形體的組合的美術課件,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 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透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學準備:各種形狀的盒子、塑膠瓶、易拉罐等、膠、剪刀等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過程:
一、 匯入階段:
1、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匯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可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
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教師巡迴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學延伸與拓展:
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教學反思:
透過教學活動,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透過學習活動,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在活動中自己動手,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也增加了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