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要有桿秤課件

心中要有桿秤課件

  導語:在我心中有桿秤,您的“分量”在秤上永遠是最後果的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心中要有桿秤課件,歡迎閱讀參考。

  心中要有桿秤課件

  心中要有桿秤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公平意識,學會公平地對待別人。

  2、增強正義感,能樂於助人,做到見義智為。

  3、確立是非觀念,做一個正直的人。

  [知識與能力]

  1、能列舉生活中的事例說明公平與不公平的表現,知道公平是相對的。

  2、懂得公平待人對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義。

  3、知道維護正義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道德義務,結合實際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支維護正義。

  4、能夠根據判別是非的標準,區分現實生活中的是與非。

  5、懂得一個正直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特徵。

  教學重點:維護正義是每一位社會成員的道德義務。

  教學難點:未成年人要學會見義智為。

  教學後記:

  本課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人們能否公平待人,是否具有正義感,能否明辨是非、做一個正直的人,不一定要透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而是自己的內心感受,因而他人在很多情況下是無法做出客觀評價的。要引導學生透過自我評價,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追求公平

  匯入新課:

  走近公平----“是否公平大家談”

  材料:2004年12月9日,計程車司機高海軍因著急送一名臨產的孕婦支醫院而邊闖紅燈。後來,交警欲對其處罰。高海軍認為他是為送臨產孕婦,該減免處罰,娘奔死,兒奔生,時間關乎兩條人命,救人比什麼都要緊,生命之於紅燈,人性之制度,這種情況下,違反交通規則闖紅燈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交警還是對他做出了處罰。

  Q:交警的做法正確嗎?這樣的處罰對計程車司機高海軍來說公平嗎?

  (教師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真實的看法)

  (學生討論、發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T:評價學生對上述問題的認識,透過總結加以提升。計程車司機為救人而馮紅燈,對他這種精神,相關部門該對他進行獎獎勵;但馮畿燈畢竟違反了交通規則,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所以理應受到處罰。

  (設計意圖:對於公平與否,不同的學生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和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透過道德兩難問題的設計,引起學生情感的衝突,讓學生在思考和分析中體會公平。)

  講授新課

  活動一:眾說紛紜話公平

  T: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理解公平的?公平就是┅┅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有比較廣的參與度,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放表達他們對公平的看法,然後教師介紹一些中國別人理解的公平,最後可概括出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公平的理解。)

  生:回答略。

  T:剛才同學們都表達了自己對公平的看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其他人對公平有哪些認識。

  出示材料:美國哈佛大學的哲學大師羅爾斯關於公平的三條原則:

  (1)每個人有獲得最廣泛的、與他人相同的自由;(權利平等)

  (2)人獲得的均等待遇,其所獲得的地位、利益應該對所有人開放;(機會平等)

  (3)如起始狀況(收入和財富分配結果的平等)不同,處於不利地位者的利益應用“補償利益”的辦法來保證。(分配結果的平等)

  師生共同總結:透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其實質是一樣的。一般來說,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到的利益。

  活動二:追求社會公平

  材料一:《水滸傳》中白勝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燒,田中禾苗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煎,公子王孫把扇搖。”

  材料二:歷朝農民起義的口號材料: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正義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正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

  T:為什麼歷朝農民都會發動起義?

  S:回答略。

  T:這些口號可以說明什麼?

  S:回答略。

  材料三: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班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強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必須把社會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一五”期間,社會和諧發展需要解決“四大矛盾”:

  ①分配公平失衡,貧富差距加大;②教育不公,發展不均;③看病難,看病貴仍待解決;④勞動力供大於求,社會保障缺口多。

  T:政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為維護公平做了哪些努力?

  S:回答略。

  課堂調查:

  可以讓班裡已經享受減免學雜費的外來務工子女和“兩免一補”政策,幫困助學政策受益的學生來談受益的情況,並談自己的體會。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實現社會公平方面的優越性,引導學生了解對實現社會公平的積極意義。)

  T:“新《義務教育法》從2006年9月1日開始正式生效,我們常州在貫徹《義務教育法》方面已經領先了一步,進一步保障農村孩子、流動人口子女享受義務教育,從今年秋季開始,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收,由各級政府承擔。”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的工作實現了兩個突破;即城鄉一體和內外一致。我市義務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提供了物質和法律保障。

  活動三:學會公平待人

  2005年5月4日男單1/8決賽中劉國正和德國波爾在第七局打到12:13時,劉國正回球後球落到地板上,球出界了嗎?如果是的話,劉國正將以12:14輸掉決勝局,從而輸掉整場比賽,而此時有一個人示意裁判球擦邊了,這個人就是波爾,最終劉國正以15:13反敗為勝進入8強。

  當記者問波爾:“你知道不知道如果那個球沒有被判為擦邊,勝利就屬於你了。”波爾說:“當時我沒想那麼多,因為那球是擦邊了,比賽就是這樣,公平競爭嘛,我必須這樣做,公平讓我別無選擇。”

  T:請同學們就波爾的做法談自己的感想。

  S:回答略。

  T:從波爾的做法我們可以看到他高尚的道德品質,在與他人交往中,公正、平等地對待周圍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而且能否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將對他人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追求公平,要求社會和他人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同時,自己也公平地對待別人。

  活動四::理智面對不公平

  (小組合作討論)要求:4人組成一個小組,推選1名組長和記錄員。

  1、請每們同學談談自己曾經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當時的真實感受。記錄員做好小組成員發言的書面記錄。

  2、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講座問題,遇到不公平情形時我們應該怎樣做?記錄員記錄小組成員列舉的對待不公平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對策。

  3、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推舉1名代表在斑上交流小組的主要觀點。

  4、由同學代表進行本次主題講座的小結、點評。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是希望學生能結合知、情、意、行綜合看待公平問題,自覺培養對待公平問題的理智感,並培養自己的主人翁意識)

  結束新課:

  公平是相對的,在理解公平時,我們要善於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以寬廣的胸懷來看待公平。

  結尾: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主題曲,天地之間有杆“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