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津液學說課件
氣津液學說課件
氣津液學說課件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也是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 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等作用,屬於陰。氣、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機體內進行新陳代謝,都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溫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潤濡養。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的狀況下,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此外,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還有“精”。“精”在中醫學理論上的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中來的營養物質;狹義之“精”,即通常所說的腎中所藏之精,這種精與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都有直接關係。氣、血、津液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都離不開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因而氣和血,氣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氣屬陽,津液屬陰。氣與津液的關係和氣與血的關係極其相似。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有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和氣的氣化、溫煦、推動和固攝作用。氣在體內的存在及其運動變化,既依附於血,也依附於津液,兩者生理上密切聯絡,病理上相互影響。
1.氣對津液的作用
(1)氣能生津:氣是津液生成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津液是飲食物哆堡胃的運化,經過一系列氣化過程而生成。脾胃之氣旺,則化生津液之力強,人體津液充足;脾胃之氣虛,化生津液之力弱,則津液不足。
(2)氣能行津:是指津液的'輸布、變化和排洩,有賴於氣的推動和氣化作用。由於脾氣的轉輸,肺氣的宣降,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才能使津液輸佈於全身;津液代謝後轉變為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外,也是透過氣的氣化作用來完成的。所以說,氣行水行,氣停水;聚。當氣的推動和氣化作用異常時,津液輸布和排洩亦隨之受阻,可出現水液停聚,在病理上稱為“氣不行水”。這是臨床上行氣與利水法並用的理論依據之一。
(3)氣能攝津:氣的圃移作用控制著津液的排洩,使體內津液保母二室塱芋,以維持津液的代謝平衡。若氣虛,固攝無力時,可致多汗、漏汗、多尿、遺尿等。
2.津液對氣的作用
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元陽之氣的蒸騰下,化而為氣,敷布於臟腑,發揮其滋養作用,以保證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活動。此外,津也是氣的載體之一,氣無形而動,必須附著於有形之津液,才能存箋體內,故說:“津能載氣。”當津液大量外洩時,氣也隨之喪失,稱為“氣隨津脫”,正如《金匱要略心典》說: “吐下之餘,定無完氣。”如暑病傷津耗氣,不僅口渴喜飲,且氣隨津液外洩,導致氣亦不足,而見少氣懶言、肢倦乏力等氣虛之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