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課件

組織行為學課件

  組織行為學是系統地研究人在組織中所表現的行為和態度的學科。

  組織行為學課件

  第二章組織行為學中的人性觀

  ★ 目的和要求

  1、透過本章的學習,可以從中瞭解西方管理學界對人性假設的理論,擴大眼界,增強學習的緊迫感。

  2、透過學習關於“人性的假設”理論及其評價,使學生從中學習歸納和分析的方法,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 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性假設理論的基本觀點及相應的管理措施

  難點:幾種理論的比較

  ★ 教學內容

  人性假設對研究組織中人的行為規律和特徵具有重要意義。管理者對人有什麼樣的預料和假設,就會有什麼樣的管理辦法。人性假設是一切管理者應用管理理論、實施管理行為的哲學基礎,是管理者採取各項管理措施的`前提。

  第一節 心理學中的人性觀

  1、心理學理論中的人性觀

  (1)生物動力論

  (2)積極向善論

  (3)機械運作論

  (4)互動決定論

  2、人性觀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

  (1)對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影響

  (2)對研究方法的影響

  第二節 人性假設及相應的管理措施

  一、經濟人假設

  麥克雷戈將這種人性的假設概括為x理論。

  (一)基本觀點

  1、一般人天性不喜歡工作;

  2、對大多數人要用強迫控制、獎勵等措施促使目標的達成;

  3、一般人不願擔責任,寧願接受指導;

  4、多數人工作是為了滿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5、除多數符合上述設想的人之外的是能夠剋制感情衝動的人,他們應負起管理的責任。

  (二)相應的管理措施

  1、重視完成任務,不考慮人的感情;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數人的事;

  3、用金錢來刺激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二、社會人假設

  (一)基本觀點

  1、人工作的主要動機是社會需要而不是經濟需要。

  2、人們必須從工作的社會關係中去尋找工作的意義。

  3、人受“非正式”組織的社會影響比受正式組織的經濟誘因影響更大。

  4、工作積極性取決於管理者對下屬社會需要的滿足程度。

  (二)相應的管理措施

  1、把注意重點放在關心人、滿足人的需要上;

  2、應重視職工間的關係,培養和形成職工的歸屬感和整體感;

  3、提倡集體獎勵制度;

  4、管理者應瞭解職工的需要,尊重職工的情感。

  三、自我實現人假設

  麥克雷戈將這種人性的假設概括為y理論。

  (一) 基本觀點

  1、一般人並不是天生就厭惡工作。

  2、外來控制和懲罰不是促使人們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的唯一手段,人們願意實行自我管理。

  3、對目標的參與是同獲得成就的報酬直接相關的,這些報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

  4、一般人在適當條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動承擔責任。

  5、在現代工業化社會的條件下,普通人智慧潛力只得到了部分的發揮。

  (二)相應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點的改變。創造一種適宜的工作環境,使人們能在這種條件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也就是充分的自我實現。

  2、管理人員職能的改變。主要任務在於減少職工所遇障礙。

  3、獎勵方式的改變。注重內在獎勵。

  4、管理制度的改變。保證職工能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達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四、複雜人假設

  雪恩提出了複雜人的概念。即z理論,也稱為超Y理論或權變理論。

  (一)基本觀點

  1、人的需要多種多樣,隨著人的發展和生活條件變化而變化;

  2、人在同一時間內有各種需要和動機,需要和動機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複雜的動機模式;

  3、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時期,動機模式的形成是內部需要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4、一個人在不同單位或同一單位不同部門工作,會產生不同的需要。

  5、人可以依自己的動機能力及工作性質對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應。

  (二)相應的管理措施

  1、管理者要有權變的觀點,要依據企業所處的內外環境的變化確定管理的組織形式、領導方式。

  2、管理者要善於發現員工需要和動機的差異,要依據具體的人的不同情況,靈活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管理者的管理策略與措施不能過於簡單化和一般化,而是要具體分析,根據情況採取靈活多變的管理方法。

  五、學習人性假設理論對管理者的意義

  1、瞭解員工的工作特點、恰當使用人性假設

  2、營造自我實現的環境

  3、倡導人性化管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