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生物》課件
《周圍的生物》課件
教學目標
探究目標
1.能制定出較完整的觀察計劃。
2.能歸納出生物的基本特徵。
3.能透過多種途徑收集與生物相關的資料。
情感目標
1.能與其它同學分工合作制定研究計劃進行觀察、記錄。
2.在觀察中始終不傷害生物,保持對生物的珍愛態度。
知識目標
1.能說出三條以上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2.能說出“機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
(第一課時)
引入
一.師講授: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許多生物,科學家們目前知道的生物大約由150多萬種,他們認為至少還有三四千萬種生物等待我們去發現、鑑定
探活動
一.活動:“觀察、記錄周圍的生物”
1.制定小組觀察計劃。
2.完成小組觀察計劃,準備尋找的材料和工具。
3.說說尋找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4.分組尋找(室外活動)。(教師從旁觀察,及時指導。)
5.小結:我們的活動感受。
6.整理工具,洗乾淨小手。
拓展
整理我們的尋找記錄
引入
一.教師出示蝴蝶和蝴蝶標本
1.提出疑問:“它們有什麼不同?”
2.生觀察比較蝴蝶和蝴蝶標本的不同。
探究活動
交流活動:“尋找到的生物”
1.分組彙報我們的尋找收穫。
2。統計小組和全班的記錄資料。
3.思考:為什麼有的小組發現的種類多,有的小組發現的`少?
活動:“周圍生物介紹會”
拓展
將尋找的範圍擴大繼續尋找各種生物,並查詢相關的資料介紹
一.講故事引入
1.教師講達爾文的故事。
2.說說故事教會我們什麼?
探究活動
活動:“區分生物和非生物”
1.討論:我們怎麼判斷研究物件是有生命還是沒有生命的呢?也就是說,生命有哪些主要特徵?
2.看“科學線上”瞭解科學家是怎麼區分的。
3.重新檢驗本小組對生物的觀察記錄,並做適當的調整。
活動:“看圖區分生物”
1.(參照課本)看看有什麼生物和非生物。
2。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分類結果和理由。
拓展
一.透過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網路以及實地考察來認識更多的生物,收集有關生物在生長過程中變化的資料並記錄下來
板書
10.周圍的生物
尋找到的生物:鳳仙花、竹子、青蛙、小魚、蜻蜓、蝴蝶、毛毛蟲、小鳥……
統計:小組共找到種生物,全班共找到種生物,其中有
種生物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