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課件
民族音樂課件
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幾首作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蒙、藏、維吾爾族民歌的民族風格特點。
2、探討音樂作品中的民族風格是如何透過節奏、調式、旋律等音樂要素表現出來的。
3、聆聽與模唱少數民族歌曲,感受其音樂情緒,初步懂得人們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民族習俗等因素是形成民族風格的重要原因。
教學重點:透過對比,感受與體驗蒙、藏、維吾爾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音樂的基本要素來分析作品的風格。
教學模組:湘版教材音樂鑑賞上冊 第三單元
教學時數:1課時
授課年級:高一年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情景引入:
播放黎族《竹竿舞》片段,引出課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多媒體出示跳竹竿舞的畫面)
問題:
1、剛才聽到的這段音樂是我國哪一個地方的民族音樂?
2、說說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並列舉熟悉的少數民族名稱。
師: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絕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語言和dash;—《牧歌》
(1)簡介:這是一首內蒙古昭烏達盟的長歌民歌。由海默填詞,瞿希賢改編的一首無伴奏合唱曲。作於1954年。
(2)結合感受到的音樂形象、情緒,談音樂在具體表現形態上有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音樂的節奏、音色、調式、曲式、旋律、速度、節拍等音樂表現要素對音樂風格的表現作用。】
5、介紹蒙古族的相關音樂dash;—短調
聆聽《草原晨曲》,並讓學生說出感受及分析歌曲的`風格特點。
6、討論與交流: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與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徵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絡?
7、掌握蒙古族民歌的體裁:長調與短調的特點。
【透過欣賞音樂瞭解民族es;×× | × ×||
(3)從節奏、情緒、旋律等方面來分析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特點。
(4)對比:透過播放不同版本演唱的《新疆好》,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感受。
【加強對維吾爾族的民族風格的理解。】
三.活動與探究:
(一)教師提出問題:
1、音樂的民族風格特點的形成與哪些因素有關係?
2、透過本堂課的音樂體驗,你認為音樂作品中的民族風格主要是透過哪些音樂要素表現出來的?
(二)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並推薦代表將本組探究的結果與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歸納。
(三)師生歸納、總結
1、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特徵主要體現在構成音樂作品的旋律、節奏、音色、調式、節拍、旋律、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上。
2、①地理環境與自然環境
②社會生活與風俗習慣
③語言文化與民族性格
(設計意圖:學生對音樂的欣賞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拓展延伸
1、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歌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它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思想感情,歷史文化等等,同時也展現出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歌舞音樂既豐富絢麗又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2、引導學生課餘蒐集整理更多的少數民族人文、地理、風俗等方面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在班上交流介紹或演唱、演奏。
【設計意圖:一節課的容量畢竟有限,老師所能做的僅僅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後才是學習的最大課堂。】
雖然我們有很多的民族,但我們只有一個家這個家的名字就叫做“中國”。(播放歌曲《大中國》師生一起演唱)
【設計意圖:透過演唱歌曲《大中國》體現出情感昇華,讓友愛和團結在各民族中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