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

2022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1

  同學們,幸福在哪裡?幸福在知識的海洋裡,幸福在無私的奉獻裡……“幸福”二字就是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節目開始後,我看到了一位小男孩在彈鋼琴,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劉浩,今年十歲了,可他有一點不同的是,他看不見這美麗的世界,看不鋼琴上的那些黑白鍵。

  看不見眼前的五線譜,因為,小劉浩是個雙目失明的孩子,但他並沒有對彈鋼琴說再見,而是每天堅持的彈著、練著,他的媽媽看著他那麼愛鋼琴,就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裡找老師,她敲響了四十多位老師的家門,可換來都是失望,可他媽媽並沒有放棄,終於,一家肓童學校收下了小劉浩,小劉浩從此對彈琴更加喜愛,兩天就可以背下十頁肓譜,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在現場,小劉浩對他的媽媽說:“媽媽,謝謝你為我付出那麼多,我愛你!”

  接下來,成龍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破產”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他的一位朋友有兩個女兒,九歲了還不會繫鞋帶,連書包都讓兩位傭人替她們背,有一天,她們的爸爸匆匆忙忙的回家,對兩個女兒說:“我破產了,今天銀行來追債了,咱們快搬家吧!”她們一家就從一千平米的大房子搬到了五十平米的小房子,從此,那兩個女兒變了,變得不再任性,會自己繫鞋帶,會做家務,會做飯……過了幾年後,她們的爸爸才告訴她們破產是假的。

  接下來,我們看了一片子,講的是一位女孩,名叫孟佩傑,在她3歲的時候,父母雙亡,鄰居收養了她,在她5歲時,養母癱瘓了,不久,養父離家出走,年僅8歲的佩傑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給養母擦身、做飯、餵飯,把養母安頓好後,才匆匆忙忙的往學校趕,中午放學。

  佩傑買好菜回到家做飯,如果飯做晚了,她就不吃飯,她先讓養母吃飽後自己拿一個冷饃往學校趕,晚上到家,佩傑把養母推出來透透氣,回到家就給養母做仰臥起坐,伸腿,捏腳,連續十二年,每天都這樣做,我真被佩傑的這種精神而感動!

  幸福是什麼?是感恩、是奉獻、是關愛、是讚美,是……開學第一課,讓我們在新的起跑線上去奔跑,去超越,感謝開學第一課!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2

  今天,看完《開學第一課》的錄影,我百感交集。錄影中許多情節都深深打動了我。其中,杭州市普通客車司機——吳斌叔叔的事蹟最令我感動。

  在高速公路行駛中,當他被迎面飛來的鐵塊擊中腹部時,他強忍著劇痛,緊緊握著方向盤,淡定地踩下剎車,在路邊穩穩停下,然後,拉下手剎,開啟警示燈,掙扎著站起來,疏導乘客安全離開……他用自己76秒的堅守和生命保證了乘客的安全,闡釋了由“小愛”到“大愛”的傳遞與延續。吳叔叔的壯舉不能不讓人敬佩和感動

  雖然吳斌叔叔走了,但他這種行為的大美卻留在了我們的心裡,他不愧為最美的司機,他更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學習的楷模。

  也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上吳斌叔叔這樣的生死考驗,然而,在緊要關頭,我們依然應該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傳遞美和愛——向困難者投以同情的目光,向孱弱的老者施以援手……這不僅讓我又想到了前幾日發生在我們寧波街頭的那段感人影片,一位老爺爺發生了車禍,四位互不相識的姑娘竟同時蹲下身來,給老爺爺止血、做心復甦按壓……齊心協力挽救生命,四位最美姑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和愛。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美的東西,只是有時被我們忽略了而已,我就親身遇到過心靈美的人。

  記得暑假的一天,我去少年宮學習書法,乘坐公交車時,突然發現公交卡忘帶了。正當我抓耳撓腮,上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時候,我身後一位年輕的大姐姐用卡滴滴刷了兩下,然後轉過頭對我說:“好了,小妹妹,上來吧,我幫你付好了。”看著大姐姐笑容可掬的樣子,我連聲說著,謝謝!雖然這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一想起來,還是很感謝那位姐姐。

  我相信,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好人,他們的心靈是純潔的,是無瑕的。就像歌中所唱的一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不只是一個人的力量,是眾人的愛之集合。美不只是一道風景,而是我們幸福的感覺。把愛喚起,把愛傳遞;把美髮揚,把美定格。我們才會擁有一個和諧、美麗的愛之世界。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3

  9月1日,中央2臺播出了一堂大型公益晚會《開學第一課》。

  這堂課的上課地點在北京長城腳下,教師的陣容十分強大,有李連杰、于丹等;李宇春、陳國坤、S.H.E,等嘉賓也閃亮登場;吳磊、徐嬌、蔣依依、關曉彤也客串主持。

  《開學第一課》課堂分為“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篇章。在第一篇章節——“愛是分享”中,于丹講述了一個兒童合唱團走上國際舞臺的故事。在第二章節——“愛是力量”中,李連杰和大家分享他對於生命的感悟。在第三章節——“愛是承擔”中,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給大家上了一堂最難忘的課。在第四章節——“愛是榮耀”中,楊利偉深情講述他感受到的中國榮耀。而教育部部長賙濟這次作為特殊的嘉賓老師,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令我感受比較深刻的,還是“愛是承擔”這個篇章。14歲的馬鵬飛哥哥,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5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成績卻依然在班上保持前20名。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

  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餵奶奶吃完飯後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當主持人王小丫一字一句地讀著馬鵬飛哥哥的時間表,讀到22:00點時已哽咽得讀不下去,現場的氣氛幾乎凝固……這個故事深深感動了所有的人。得知他從來沒有慶祝

  過自己的生日,節目組特意為他定製了一個生日蛋糕,在現場所有人的祝福聲中為馬鵬飛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鵬飛的奶奶流著眼淚吃下了第一塊生日蛋糕。

  在整堂課的觀看過程中,我的心時時地被一種東西感動著,它就像夏日裡的一絲清涼,慢慢地滲透著征服著我的全身。當主持人讓李連杰談談對武術的心得時,他笑著說:“最厲害的武術是微笑,最高境界的武術智慧是愛。”這句話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也震撼了我的內心。

  愛,讓中國更美麗!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4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精彩的節目。節目在TFBOYS演唱的《第一課》聲中開始了,他們代表著我們就是新時代的接班人,一起來聆聽革命先輩給我們講長征路上感人淚下的故事。

  第一節課的主題——信念不移。老紅軍胡正先給我們講述了當年長征路上通訊兵的故事和他們經歷的驚心動魄的瞬間。94歲的老紅軍梁天文給我們講述了他和楊朝禮政委的相依為命的故事,講述了楊政委在危急時刻犧牲自己、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故事。這節課告訴我們要向革命先輩學習,面對困難的時候堅定信念,永不放棄,向著目標努力進發,就一定能成功。

  第二節課的主題——勇往直前。“長征中最小的紅軍”就是賀龍的女兒,她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征中的故事。在她眼裡她的父親是一個勇往直前的英雄。還講了唯一不用敬軍禮的將軍――賀炳炎。當時,賀炳炎的右臂不幸中彈,因為沒有麻藥,所以賀炳炎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讓醫生把他的右臂用鋸子鋸斷了。這節課告訴我們,要學習紅軍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對挫折的時候勇往直前,決不退縮。

  第三節課的主題——百折不撓。講述了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卓絕,他們每天要行走的的路程等於繞著400米的操場跑300圈。但是他們每天的食物只是一顆小小的黃豆。這可真是一個奇蹟啊!!!這節課告訴我們要學習紅軍百折不撓精神,遇到困難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第四節課的主題——堅持不懈。王亞平講述了幾代航天人的航天夢想。和他們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付出的努力。我還知道了,:我們的火箭都是以“長征”命名的。航天員們願意為祖國的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這就是新的長征精神。這節課告訴我們,每一個成功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吃好穿好,什麼都不發愁。無數的革命先輩,他們經受了多少苦難,甚至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最讓我產生共鳴的就是堅持不懈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我都一定要堅持到底,還要把百折不撓精神繼續發揚下去。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5

  今年,我以一箇中學生的身份,懷著興奮的心情,在9月1日晚上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一共是分成了四節課,分別是:“字以溯源”、“棋以明智”,“武以振魂”,“文以載道”。這十六個字看似簡單,但它們概括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恢弘曆史。中國人從夏商周的奴隸社會,到秦漢的封建社會,再到現在的文明時代,中間累積的文化底蘊多的數不勝數。

  就先從中華漢字說起吧。在看《開學第一課》時,在小撒老師和王老師講述漢字的博大精深時,我的心中深有同感:對呀,中華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老祖先用他們的智慧與卓越的觀察能力,日夜觀察、思索,最終創造出了美麗的漢字。你瞧,那一個個整齊的方塊字,生動形象,好像要從方格中跳出來與你打招呼呢!那個“雨”字,那“一”多麼像一片藍天,那四個“、”多麼像一顆顆小雨珠啊!這個“問”字,就好像一個人在問別人問題。這一個個小小的漢字,就如同人類的血脈,珍貴而又美麗。

  追隨撒老師和王老師講完漢字,我們又聽了柯潔哥哥給我們講述了圍棋的苦樂,我聽了感觸頗深:聽這位哥哥說,圍棋的變化是一乘一的八百零八的次方。這是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呀!但是,要做到圍棋冠軍,卻要展示自己的記憶力了,必須把這些變化全部背下來,並且練熟,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但是,柯潔哥哥就做到了。這是我們優秀的華夏子孫吶!

  我最喜歡的就要屬“文以載道”這個環節了。董卿阿姨在這個環節中說她喜歡的詩人是蘇東坡。而我最喜歡的詩人卻是李白。因為他寫的詩豪邁、大氣,有一種特別的美。但無論是蘇東坡還是李白,他們的詩文都是傳世之作,你只要一讀一首詩,馬上就會沉醉其中,體味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人們的審美、情懷與志向。在詩詞當中,在字裡行間中,能體會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意,能體會出“人有悲觀離合”的深沉意味,更能體味出“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淡淡愁思……

  看完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更加堅定了把祖國的文化傳播出去的理想,中國文化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走出國門,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6

  每年九月開播的《開學第一課》都有不一樣的精彩,上一次是以“紅軍先鋒故事”為主題,而這次是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從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方面來講。

  那麼它主要傳承了什麼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第一課是字以溯源。漢字歷史悠久,一撇一捺、一點一豎,都有特殊的含義。在唐代,漢文化進入鼎盛時期,直到現在一直都在進步,還有外國人也在研究,開通網站搜尋,讓世界各國都來學習中國文化。美國還開設孔子學院呢!甚至還有些外國人認為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久久不願回國。

  第二課是武以振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武術體現的是一種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的精神。有時在電影裡也會用到武術,比如這個暑假超級火的《戰狼2》!

  第三課是文以載道。著名翻譯家、96歲的許淵衝老爺爺把唐詩宋詞譯成英文、法文等。老爺爺每天都堅持翻譯一頁《莎士比亞》,甚至有時到凌晨兩三點才睡覺。在本次《開學第一課》中,我最欣賞老爺爺把《登鸛雀樓》譯成英文,雖然,我忘記如何翻譯,但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許爺爺說:“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認為就是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第四課是棋以明智。節目中的柯潔哥哥雖然敗給了人工智慧“阿爾法狗”,可是他並沒有放棄,仍然熱愛著圍棋。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雖然我敗給了一個智慧機器,可是我並沒有覺得它是多麼的熱愛圍棋,而我們有著一顆熱愛圍棋的心。”還有郎朗和他的學生一起和機器人特奧演奏《彩雲追月》。同樣,郎朗說:“雖然機器人演奏得非常準確,一個音符都不錯,但還是我們人類的演奏充滿了感情!”

  第五課是絲綢新路。兩位老師的出場讓我非常驚訝。我為什麼會這麼驚訝呢?因為一位是從巴基斯坦來的,名叫米斯巴的語文老師;一位是我國的常敬宇老師。米斯巴老師流利並富有感情的演講,表達了對我國文化的熱愛。

  老師——我心中的“神”。他們是文化的視窗,透過他們撒播的種子,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透過他們,世界看到了我們,我們瞭解了世界。可以用王之煥的一句詩形容“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7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一起觀看了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

  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分成了三節課,第一節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能彩》,第二節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要堅持》,第三節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能出彩》,講課老師分別是:撒貝南、王小丫和方瓊。

  在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裡令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位夢想導師,他們分別是:跳傘隊員付麗娟和鋼琴家朗朗。

  付麗娟13歲的時候去當軍,她是整個隊裡年齡最小的,她為什麼要當軍呢,她說軍人很帥,特別是女生當軍,非常的帥。她們訓練最辛苦的就是晨跑,晨跑非常累,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後來又一次跳傘訓練讓付麗娟愛上了跳傘,她說跳傘在空中的感覺特別好,透過努力訓練,她終於用堅持完成了她的夢想,成功加入了跳傘隊。付麗娟的那一份堅持令我非常感動,她參軍七年沒有回過家,也沒有見到過親人,,當主持人撒貝南把她的家人請上臺的時候,她的臉上充滿了驚訝和驚喜,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我體會到了參軍非常辛苦而且見不到家人的這種強烈的思鄉感情,所以我非常佩服付麗娟。

  朗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著名鋼琴家,他也是因為夢想才走上這條鋼琴之路的,他小時候看見動畫片《貓和老鼠》裡的湯姆貓穿著黑色的長長的拖到地上的燕尾服閉著眼睛抬頭挺胸驕傲地走著,然後往鋼琴上一坐,就提起手,彈起鋼琴來,彈完之後還有源源不斷的掌聲,朗朗覺得非常帥,他就萌生了一個夢想:長大後也要像湯姆貓一樣穿著長長的燕尾服彈琴,還要有掌聲。從此他就開始練鋼琴。

  後來他成為了一個不出名的樂隊的第七替補,每次演出都輪不到他演奏,但他還是非常勤奮地練琴。終於有一天他被一個很有名氣的樂隊看中並錄取了他成為第一替補,從此,他享受到了掌聲和名氣,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鋼琴家。朗朗的出名和鋼琴水平不就是因為朗朗勤奮刻苦的練習和堅持、不放棄夢想而得來的嗎?俗話說得好“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我也一定要堅持,不放棄夢想。

  今年的主題“乘著夢想的翅膀”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就能有一個夢想,然後像我們的夢想導師一樣為了這個夢想而去拼搏,去奮戰,最終,你就會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得見彩虹?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800字8

  故事越寫越厚,過去的歲月放一枚精美書籤,至少可以時常回頭看看那振奮人心的時刻……

  窗外的五星紅旗在藍天中飄揚,教室內的《開學第一課》也拉開了序幕。

  若說我最佩服中國歷史上的哪一片段,我必定會說:“是那兩萬五千裡的漫漫長征。”兩萬五千裡啊!一個想都不敢想的數字。可那些紅軍戰士做到了。要明白,這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而是既漫長有曲折,且險阻的路程。而今天,《開學第一課》就帶領我們,聽那長征路上先鋒的故事,尋找那長征路上先鋒的旗幟。

  長征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通訊員,總是被稱為“千里眼”“順風耳”。可又有誰知道“千里眼”“順風耳”的難呢?《開學第一課》為我們請來了一位99歲的世紀老人胡正先,他就曾是一名通訊員。他訴說著那段艱苦的歲月,聲音已有些顫抖,卻仍揮散不去那一身紅軍戰士的氣勢。

  他告訴我們,他12歲就參加了紅軍,踏上了長征的路途。作為一名通訊員,電池幾乎是他的生命。然而有一次將電池遺失了,他竟在黑暗中執著搜尋著乾電池。這全然是物在人在,物忘人亡啊!他說:“我一生只有兩個信念。一是當紅軍,而是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句平靜的話語,卻打動了多少人冰冷的心靈。之所以竭盡全力,只是因為心有偏執。

  第二位讓我刮目相看的是女少將賀捷生與她的父親開國元帥賀龍。我實在無法想象出生18天后就隨父親開始漫漫長征的一幕。長征艱險,難免會發生意外。賀龍元帥竟在戰場中掉落了自己的孩子。而他卻在危急情況下冒險回戰場將孩子找回。那位被賀龍元帥弄丟的嬰兒,如今也成為了一名女少將。依然記得賀龍說的話:“如果家人都不能保護,又談何建國?”時光已流逝,但還是留下了一些東西,比如這份情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紅軍們戰勝了瀘定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紅軍們打倒了金沙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紅軍們征服了兩萬五千裡的漫漫長征。

  即使只有星星般微小的火,也可以燎燒整片原野。

  願在未來路上,我們能像長征中的先鋒戰士般,敢於面對困難,信念不移,勇往直前。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走完它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