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控報警器論文
聲控報警器論文
關鍵詞:聲控報警器論文 溫度報警器論文 煙霧報警器畢業論文 閃光報警器論文
一、資訊文化的內涵
資訊文化是資訊社會的主流文化,是人們藉助於資訊、資訊資源、資訊科技,從事資訊活動所形成的、資訊社會所特有的文化形態,是資訊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樣式。資訊作為一個科學概念,最早出現在通訊領域,但隨著資訊概念向各門具體科學滲透,被納入了哲學的視野。在研究資訊的過程中日益傾向於探究資訊的本質,逐漸賦予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時也賦予了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資訊是在訊號的刺激下產生的,就其形成的過程而言,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不能據此否定資訊的主觀性,無論是生成的資訊,還是生產的資訊,最終都以主觀的形式而存在,而且隨著人們意志的改變而改變。如果沒有大腦的出現,就根本不可能生成和生產資訊,這個世界也永遠是充滿各種訊號的呆板的世界。
資訊的本質是主觀虛擬存在,而事物的本質則是客觀實際存在。首先,資訊決定於事物,離開了事物,資訊就失去了賴以產生的客觀基礎。其次.資訊不同於事物,資訊是虛擬的、主觀的,而事物是實際存在的、客觀的。第三,資訊具有一定的超越事物之外的獨立性。因為資訊是虛擬的、主觀的,所以資訊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自由地進行資訊運算,並據此改造事物。第四,資訊對事物的反映有時是扭曲的。資訊之間的聯絡基本上與事物之間的聯絡相符合,有時超越事物之間的聯絡,並生產出新的資訊。
智慧資訊是“情報學”與“資訊學”發展融合的產物。在知識環境下,智慧資訊學注重對知識傳播、獲取、管理和情報交流的研究,以及“探索資訊啟用的規律”。目前,人類對資訊的需求已從最初的單一需求轉向了適用於各領域的決策資訊需求,因此,智慧資訊已超越以往文獻情報學及科技情報學的研究範圍。傳統的科技情報理論、文獻情報理論正在與現代的競爭情報理論、工商情報理論、技術情報理論、安全情報理論等現代情報理論相結合,從而形成智慧資訊理論。
資訊科技的使用也給資訊社會帶來了許多倫理問題,這些倫理問題包括資訊的獲取、儲存和擴散;資訊的質量控制,可靠性、自由流動和安全性;普遍存取的擴大;內容的共享與交換;建立新數字空間的技術支援;公眾意識;對多樣性、擁有權和隱私權的尊重;對資訊通訊技術的倫理性使用;以及新資訊通訊技術與傳統資訊科技的整合等。
二、資訊文化對稅收資訊化建設的影響
1、資訊文化改變了稅收管理體制、組織形態和結構,未來稅收工作的主體將圍繞網路建構。在資訊社會中,社會系統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資訊和反饋作為執行與控制的依據,各種制度的執行也都建立在相應的資訊傳播技術基礎上。稅務徵管也將圍繞網路建立起新的虛擬社會結構及虛擬組織而展開稅收管理工作。面對社會組織分散化和社會結構日益複雜化的趨勢,資訊文化將建立起社會運轉的新規範,將引導稅收資訊化的發展趨勢,決定稅收管理的新機制。
2、資訊科技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在資訊社會中,人們的活動日益依賴各種資訊中介.並由此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同時,人們的資訊意識、資訊素養、資訊心理和資訊生產、傳播、選擇和應用等方式也受到資訊文化的影響。一是資訊時空觀的形成。資訊社會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資訊傳遞時間不斷縮短,空間距離相對縮小使人類社會的空間特徵有更加時間化的趨向,即空間可以被時間置換。二是資訊世界觀的確立。傳統的物質意識二分世界觀將被資訊世界觀所取代,資訊與物質、能量被視作是共同構成世界的要素,對於人們所生存的世界,資訊更具有了無可取代的地他,其地位超過了資訊和能量。三是資訊價值觀的確立。資訊的'特徵決定著資訊價值在增值中的作用。資訊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各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資訊擁有者在競爭中佔據著有利地位,權力“從資本佔有者手裡轉移到職業官吏和技術治國論者,及資訊提供者手裡”,資訊的價值觀得以確立。“資訊經濟”、“知識經濟”都足資訊價值的體現。
3、資訊垃圾與資訊汙染擠佔了資訊空間,造成資訊選擇困難。大量的資訊由於未經篩選而產生,其可靠性難免良莠不齊,甚至大量的虛假資訊、失效資訊、垃圾資訊汙染了資訊環境。擠佔了資訊空間,而且無序的資訊也使人難辨真偽。資訊量的巨大不僅未能消除人們認識中的不定性。反而使人們無所適從,妨礙了資訊的有效利用。
4、資訊超載與資訊貧困的日趨對立。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性,存在著資訊壟斷的可能性,資訊不對稱性同時體現在資訊獲取與處理能力的不均衡方面。一方面,我們面對無時無刻不在產生、交換和使用的大量資訊流。另一方面稅務機關卻義難以獲得實施徵管工作必須的社會和納稅人的有效資訊,出現有效資訊貧困現象。資訊超載和資訊貧困同樣給我們處理和有效利用資訊帶來危害。
5、資訊依賴與資訊焦慮日益加劇。資訊時代,人們往往不加批判的接受資訊的改造,日漸喪失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產生資訊依賴。同時,由於資訊科技的高科技特徵,使得資訊專家和資訊部門逐漸成為各方面的權威。整個社會籠罩在一派“資訊至上”的氛圍中,過量的資訊使人精神緊張、敏感,指紋考勤、排隊機、管理卡、門禁系統等資訊化手段在口常_L作中的過分崇尚,資訊化手段成為管理的亡具,稅務_F部對資訊化的恐懼感和厭惡感與日俱增。“資訊能力”成為評價一切事物的標準,資訊意味著權力。掌握資訊的人就具有了對他人的支配能力,不掌握資訊的人則受到歧視,會產生資訊焦慮。
6、資訊生產和利用中的“馬太效用”加劇。資訊的生產和傳播具有自組織性,會產生自動的聚集效應,即在資訊生產和利用過程,一口一優勢出現,就會不斷地加劇,自行強化運作、滾動。資訊活動的“馬太效應”主要體現在社會資訊的牛產、佈局和利用過程中。同樣。機械、片面、僵硬化的資訊格局一旦肜成,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從而抑制資訊化對稅收工作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