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社交服務設計的情境因素及知識管理論文
汽車社交服務設計的情境因素及知識管理論文
1情境與汽車社交服務
情境是指人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進行某種活動的相關因素和資訊的綜合。Schmidt等人認為,情境描述了裝置和使用者所處的一個場景和環境,每個情境都有一系列的相關功能,而每個功能的取值範圍由情境是隱性或顯性來決定。Meymwitz提出媒介情境論,並將其拓展為資訊系統,他認為人們交往的性質決定了資訊流動的模式,新媒介會構築新情境從而引發新行為。汽車社交服務是基於地理位置,與移動網際網路無縫銜接的互動式人際資訊服務。移動情境感知媒介,如城市資訊、社交網路、智慧社群已生成大量的實時實地的地理標籤,可以關聯起來在恰當的時間推送適量的資訊和擇優方案,為汽車使用者提供位置簽到、狀態提醒、道路導航、社交對話、推薦服務等各種功能,是從傳統的資訊提供,到服務,到使用者參與分享、協作的一個進化過程。
2汽車社交情境與情境知識的分類
情境的分類能有效地界定情境所涉及的物件特徵和適用範圍,是情境知識的研究範疇。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情境知識在具體的應用領域進行了相關的定義和組織分類,大多都圍繞使用者相關、環境相關、應用相關的情境。在汽車社交服務中,情境成為一個關聯因素組合而成的變數,包括人機互動中人與物之間的情境和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情境,因此,汽車社交服務情境可分為駕駛情境、使用者情境(物理情境和媒介情境)和群體情境。
2.1駕駛情境
駕駛情境包括用車情境、駕駛微情境以及其他駕駛情境,分別為:(1)用車情境,即通勤、旅遊、商務情境;(2)駕駛微情境,即起步、停車、堵車、會車、超車、跟車、巡航、導航情境;(3)其他駕駛情境,即車速、加油、維修、保養、代駕情境。
2.2使用者情境
使用者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媒介情境,見圖1。物理情境包括個人、環境和裝置:(1)個人概要包括人口統計學相關屬性、生活形態和偏好、駕駛相關的資訊,個人行為包括操作姿勢、單雙手、單任務與多工、多工切換、認知能力與專注程度;(2)位置情境包括天氣、路況、車速、光線強度、噪音、地理位置狀況,社會情境包括網際網路傳輸、交通法規政策、文化影響;(3)軟體包括程式設計、介面設計、系統平臺,硬體包括網路連線與資料傳輸、執行速度和電量消耗。媒介情境包括自我、圈子、工具和活動:(1)自我包括身份、形象、互相交往的狀態;(2)圈子關係包括強關係、弱關係和暫時性的關係,資訊包括單邊邀請、單邊關注和雙邊認證;(3)管理工具包括時間軸、秩序管理、地理位置標記、社交書籤,激勵工具包括獎品、排名、積分、聲譽頭銜;(4)一對一活動包括電話、語音、簡訊,一對多活動包括分享、評論等各種線上和線下的互動交流。
2.3群體情境
社交網路是由一系列的節點透過不同型別的關係連線在一起的,關係的資訊比節點的屬性更為重要。在汽車社交網路中,節點和連線的關係並不是一對一的,每個節點都有特定關係交集。網路邊界可以限定節點以及連線的範圍和群體,並界定資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由此得到汽車社交服務的4種群體模式:(1)位置群體是基於空間位置為節點連線而形成的群體;(2)興趣群體是基於興趣愛好為節點連線的群體;(3)事件群體是基於具有關注效應、行為影響的人或事為節點連線成的群體;(4)關係群體是基於強連線的節點連線的群體。群體情境與使用者行為、目的意圖密切相關,能識別特定群體單元的使用者需求。
群體模式有4種關係強度:(1)緊密型群體意味著使用者行為相似,具有聚類串聯效應,比如位置群體在面對相似情境時會有相似的行為或在關係、興趣群體中針對行為目的趨同度高的使用者,可設計垂直型的社交產品和有針對性的推送服務;(2)鬆散型群體是社交網路中主流的行為模式,互動頻率和關聯度較弱,有助於分析整個社交網路行為屬性;(3)擴散型群體則是使用者不斷轉發、分享,這是事件群體資訊傳播的典型模式;(4)節點型群體是雙邊一對一的交流模式,建立關係時需要雙方確認,這種資訊傳遞既可以是強關係間的即時通訊,也可以是弱關係間的私下通訊。
3汽車社交情境知識的獲取與管理
情境知識的獲取需要在真實的使用環境中對使用者行為和需求進行大量的觀察和分析。這裡採用人類學定性研究方法,招募了126名使用者為樣本進行實地研究,其流程主要如下:(1)問卷調查;(2)實地情境調查,隨車1小時同步拍攝並適時交談,獲取駕駛時不同的情境資訊;(3)利用焦點小組和參與式設計的方式進行深層挖掘,發現需求;(4)資料處理與分析;(5)頭腦風暴與深度設計。針對大量資料,利用資料庫技術開發了汽車使用者情境知識管理系統,資料庫頁面截圖見圖3,包括使用者模組、情境模組、設計模組,其特點有:(1)基於Web技術,可在網上檢索、類比、提取資料,在後臺程序錄入資料;(2)全部資料均來自於對使用者使用情境的實地調查,每一名使用者樣本生成一條記錄,並將記錄歸檔到相聯的使用者資料矩陣中,發現需求,得到設計因素和解決方案,流程相互關聯,並可追蹤概念發展過程;(3)將情境納入設計流程中,使設計目標更加清晰、穩定。資料庫包括使用者典型情境下人機互動的影片與圖片、使用者生活方式和社會屬性的文件、產品圖片以及衍生的設計概念。
4情境知識應用設計實踐案例
根據調研結果,除了常見的汽車社互動動如電話或語音簡訊外,72%的使用者針對嵌入社交媒介和地理位置,提出了許多汽車社交的願景:與好友圈分享狀態、位置、行車影片,釋出心情、語音資訊,與周邊汽車分享目的地、車速、問路,與乘客共享微娛樂、微社交,與城市群體上報道路情況,集結車隊車友等。汽車社交服務圖譜見圖5,說明了汽車存在不同空間距離、地理維度,並行線上離線的社交圈,根據駕駛者的互動位置、親密程度以及互惠行為可以分為強連線、弱連線、臨時連線3種。汽車社交是基於位置的資訊擴散與傳播,汽車使用者社交資訊更多來自臨時連線,它是汽車社交服務的一個創新機會點。道路資訊是由交通部門採集釋出的公共資訊,但路況變化之快難以實時預報,而駕駛者只關心與他位置區域相關的路況資訊。Web2.0的核心理念是使用者生成內容(UGC),眾包是讓使用者參與線上,交叉引用使用者在某個特定時刻的位置資訊和服務,生成、共享資料。根據“位趣”汽車社交導航應用服務設計流程,研究開發了“位趣”汽車社交導航服務介面原型,見圖6-7,根據開車時間長短判斷該路段是否擁堵,以此提供實時的路況。其包含3個核心功能:(1)導航,即角色化、情境化的生活服務和實時的道路資訊;(2)社交,即遊戲激勵機制的文明駕駛聲譽獎勵,關係拓展的附近汽車好友關聯重合度推薦,車與車分享心情、車速、地理標籤等;(3)上報,即基於汽車位置分享事故、堵車、查車等道路資訊。該方案是湖南大學汽車車身先進設計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電動車車載互動系統的設計提案。
5結語
這裡採用人類學的定性研究方法獲取情境知識,並開發了汽車使用者情境知識資料庫,解決了汽車移動情境的不確定性,提高了情境知識推送和設計匹配的效率,強化了知識間的關聯路徑,實現了情境知識轉化在設計方法上的支援。研究根據位置、事件、關係、興趣群體情境模式,將駕駛者的時間序列、行為軌跡和地理位置與社交網路關聯,開發了“位趣”汽車社交服務設計原型,初步探索了基於情境的汽車社交設計的可行性。在未來工作中,將深化汽車產品中情境與服務、使用者體驗、群體智慧整合創新的設計思維和設計實踐,為服務設計提供新鮮的概念和範例,並可促進社會創新的服務產品進一步發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