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論文

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論文

  摘 要:我國縣制歷史久遠,由於縣域的歷史、文化、地理和生產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各縣域間形成了迥異的經濟環境、不平衡的發展水平和各具特色的發展型別。對於河南省這個人口大省來說,其縣域經濟發展更是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實現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設富裕與和諧的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研究其縣域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對區域經濟還是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勞務經濟;特色經濟;支柱產業

  1 縣域經濟的內涵

  縣域經濟是以行政縣(包括縣級市、旗等)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府為主要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縣城和專業化城鎮為中心和增長極,以廣大農村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對開放性的區域經濟系統。它是國民經濟執行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有機結合,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

  首先,縣域經濟屬於區域經濟範疇,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其次,縣域經濟有一個較完整的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定的能動性,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後,縣域經濟以市場為導向,具有開放性;最後,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

  2 河南省縣域經濟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

  河南省有108個縣(市),包括20個縣級市、88個縣。108個縣(市)合計國土面積佔全省的90.5%,縣域人口8029.83萬人,佔全省的82.0%。2007年河南國內產總值達到15058.07億元,其中縣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0.6%。縣域經濟已成為全省經濟的基礎。

  但是從發展的角度考察,河南省縣域經濟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競爭力,相對於全國經濟強縣仍比較落戶,並且存在不少共性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產業比重過大,且產業化程度低。河南省大部分縣以農業為基礎,縣域經濟發展的工業化程序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積累作為工業化 初期的推動資金和需求拉動力量。但由於多數欠發達縣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業生產和農業收入長期處於較低水平,這種推進和拉動力量十分弱小,同時造成地方財政拮据。工業比重太小,同時產業層次也很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相當薄弱。第三產業起步晚,規模小,層次很低,不足以支援整體經濟的發展。

  3 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1 實現農村工業化,城鎮化

  (1)工業化。首先是城市工業產業鏈向農村延伸,包括在農村設廠,將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簡單裝配環節放在農村城鎮。這樣既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又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

  其次是農業產業鏈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農村就地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在農業和加工業之間形成產業鏈;另一方面是將與城市消費者接近的生產環節直接設在城市,因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費水平高,近距離批發、零售有利於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

  (2)城鎮化。在城鎮發展和建設中,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設目標,增加城鎮人口,建設中心城鎮,實現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移;其次,對縣級市實施擴張性建設,吸納農村人口;再次,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藉助中心城鎮的輻射和帶動功能,使各縣走上因地制宜的發展道路,實現縣域經濟的突破。 2 最佳化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個產業部門和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合理的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以及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建立起最佳的結合狀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最佳化,也就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對一、二、三產業及其內部的組合方式及其比例的.調整與最佳化。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產業結構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但目前河南省縣域產業結構從總體上分析,仍存在許多深層次的問題:農業基礎薄弱,產業化程度低;工業比重小,層次低,科技含量小;第三產業滯後。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係還不協調。

  因此調整和最佳化方向是:首先,由於第一產業仍然是縣域的支柱產業,並且農業現代化亦是縣域經濟的基本任務,所以第一產業仍要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其次,重點發展第二產業,特別是以本地資源為條件的加工業;再次,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科技為主導,加快發展新興行業,逐步形成功能齊全、結構合理、綜合配套、相互促進的第三產業體系。

  在規劃和引導縣域經濟發展時,應注重產業的關聯性,在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和各產業內部主要發展方向之間,營造互相協調和互動的發展格局,並作為河南省縣域經濟較長時期內的基本發展戰略。 3 大力發展勞務經濟

  勞務經濟是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當前勞務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亮點,已成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渠道,因此進一步發展勞務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勞務經濟不是簡單的勞務輸出,更不是無序的“民工流”。勞務經濟的內涵是:輸出勞務,引回人才。因此要建立外出打工和返鄉創業雙向流動機制,引導返鄉人員興辦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鼓勵有條件的民工到城鎮創業。要把發展勞務經濟與民營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就業總量,為富裕勞動力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一些外出人員完成資本積累後,迫切尋找投資專案。地方政府應該因勢利導,實施“民工迴歸工程”,鼓勵返鄉就業,把輸出和引回結合起來,構建外出務工人員輸出——迴流機制,形成勞務輸出與迴流創業的共振效應。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將每年大規模精壯勞動力到各地打工帶回的資金、資訊、技術充分利用,為繁榮本地經濟作出貢獻。

  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民工回鄉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降低民工創業的門檻,積極為其解決創業問題。同時,製作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

  3.4 發展特色經濟,做強支柱產業

  河南省人口眾多,地域特色資源豐富 ,為發展特色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地發展別具一格的特色經濟,是河南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河南省各個縣域的支柱產業是各不相同的,但農業總是各縣支柱產業之一。農業結構調整也要調強其主導產品,糧、畜、果、蔬、水產品等。要提高品質並逐步實現標準化生產。既增加農民收入,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還有二、三產業中的一些專案。縣域第三產業中的通路、通電、通訊等由於當地及中央和各有關部門的重視已有長足的發展,各縣之間的差距相對小一點。因此決定縣域經濟強弱的主要是第二產業,要根據本縣特色有目標、有重點地培育、扶持、壯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龍頭企業,特別是對農業生產帶動力強、加工能力大、技術含量高、出口創匯多的龍頭企業,在技術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農產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農戶的連線能力和帶動能力,逐步把龍頭企業培育成為與農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積極發展農產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實現農產品的綜合利用,全面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5 改善發展環境

  (1)創新用人機制。要把縣域經濟發展緊缺人才的引進納入統一計劃,切實營造事業留人、環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圍。突出強化重德才、重政績、重公論的用人導向,認真選拔縣、鄉黨政正職,最佳化縣、鄉領導結構,提高政府中熟悉經濟工作成員的比例,激發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內在動力。強化縣直機關幹部與鄉鎮幹部交流,切實提高縣鄉幹部熟悉經濟工作成員的比重和各級幹部的綜合素質。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最佳化軟環境的同時,要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資。要進行市政建設和公益設施建設,大力改善城鎮供水、排水、供電、道路、環境衛生、綠化美化等基礎條件,不斷強化對城鎮建設的日常監督管理,透過環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趨完備,使縣城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引來更多的投資者。

  (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廣開就業、再就業渠道。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功能,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增強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鼓勵支援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重點安排特困人員上崗就業,使特困人員的就業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時提高低保物件的低保水平,進行分類施保,應保盡保,完善工資統一發放制度,嚴格稽核程式,確保不拖欠在崗職工工資,切實做好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救濟金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工作,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4)提高全民素質。要注重人口質量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重點地培養和儲備一批人才。加強青年技工的培訓,迅速提高在崗職工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藝水平,以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培養一批既懂外語又懂經濟,能夠適應和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專門人才。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實用技術培訓,掌握農產品資訊,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質,加速培養一支適應新世紀農村發展要求,懂科技會經營,能帶領農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農村黨員、基層幹部隊伍,為推動河南省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援。

  4 結論與展望

  縣域經濟的內涵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程序中越來越豐富。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以來,縣域經濟與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勞動力有序轉移、農產品加工、增加農民增收、和諧鄉村等更加緊密結合。前文已經分析了河南省省縣域經濟的發展理念和主要的思路。突破河南省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就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全域性,實現河南省省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是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戰略舉措,是河南省實現率先崛起的全新思維,是河南省歷史性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隆少秋.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M].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閆恩虎.縣域經濟論綱[M].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3]王佔國,柴豔宏.新農村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