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經濟發展觀統領論文

關於科學經濟發展觀統領論文

  一、科學的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1.科學的發展觀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2.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這就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這是基本國情。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生態環境的形勢十分嚴峻。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

  3.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

  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必須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統一,既要講求經濟效益,也要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環境治理和建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依法嚴格保護環境與生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從體制和機制上促進可持續發展。要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在經濟建設中充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汙染。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二、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思考

  (一)經濟學思考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現在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才能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真正建立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經濟發展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因此,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標。

  2、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科學的發展觀要求在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

  3、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但市場調節也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這就要求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創新體制機制,統籌考慮,全面把握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

  (二)哲學思考

  1.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並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無論是利用自然物,還是改造自然物,都只能遵循自然物本身的屬性和變化發展的規律,不能為所欲為,否則將一事無成。因此,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前提。

  2.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面對人口壓力、資源短缺、環境危機等情況,總結中外發展經驗教訓,我國經濟發展只能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實施可持續發展,樹立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對於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全面進步有極為重要意義。

  4.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的實際出發,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努力把握髮展的客觀規律,汲取人類關於發展的有益成果,著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來的。從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到生態惡化,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到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體現了在實踐活動中必須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5、事物是普遍聯絡的,因此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做到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6.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聯絡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正確把握因果聯絡、整體與部分的聯絡,把事物看成過去、現在、未來的相互聯絡的變化發展過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

  7.實踐與認識的關係。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可持續發展是人們在實踐中逐步認識並提出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深化和發展,它的實施必將對人們實踐活動發揮重大的指導作用。

  8、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我們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9.科學的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去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

  (三)政治學思考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

  2、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和完善國家的經濟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同時,更加註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人民生活問題上。

  3、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需要解決好科學發展問題;解決好科學發展的問題,需要按照客觀規律科學地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作為提高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黨就能更好地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4、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