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實踐,校企共贏論文

躬身實踐,校企共贏論文

  為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提高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決定派出承擔或擬承擔綜合技能訓練和指導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師,到與專業技能訓練教學相關的企業或單位參加實踐活動,負責學生的實踐實習事項,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們從生產一線把握和探索企業急需的相關專業技術和技能,從而實現資源共享、校企共贏。

  在實踐過程中,我詳細調研了我校在惠州鴻通電子公司實踐學生的工作學習狀態。鴻通電子公司很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培訓之一就是定期派員工到我校學習電子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期滿後再回到原先的崗位繼續工作,參加培訓後又回去的員工在工作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在這麼一個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對電子專業知識的交替和更新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這就要求我校學生不僅要擁有非常紮實的專業,還要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專業方面的知識,來滿足大企業的高需求。同時,我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瞭解社會需求,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好實踐教學。

  我校希望以後的學生去實習和工作不要僅僅侷限在電子專業,應該打破專業界限,實現我校各個專業的資源共享。培養的學生首先應以德為先,其次才為學識和專業水平。用人單位看重的是學生的人品和為人,如果人品不佳,工作態度不端正,再有水平也不能錄用。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懂禮儀知識,能懂人情世故,尊重前輩,團結同事。一般用人單位不太喜歡那種樣樣都懂,但又不專的所謂複合型人才。因此,學生只要精通一樣,並在工作中能熟練應用即可。現在的職業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專業知識要過硬,基本功要強硬紮實。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教學方法的講授,要學會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要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精通各種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要重視對學生愛崗敬業優良品質的培養。

  憑著自己當年曾在企業生產一線參與生產和管理的特殊經歷,我被獲准“旁站”在電子元件生產線上的安裝、焊接、組裝和檢測等不同環節進行指導,透過一天一天地“旁站”,做筆記、拍照,透過與學生分工合作,將整個電子元件生產線的技術性內容弄了個一清二楚,不但重新強化了專業知識,而且學習到了電子元件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

  我認為,下企業的教師不僅要做到為企業服務,更要牢記將實踐經驗服務於學校教學。在實踐中,很多下企業的教師都不能兩者兼顧,在工作流水線上,我和學校電子工程系的同事們透過承接高效SMT生產線的`設計,為企業解決了一項重大技術難題。傳統SMT往往採用直接將元件貼裝在印製板表面上進行焊接,我提出用計算機控制自動貼片機進行操作,最終為企業節省了70萬元開支。因此,我被專案部聘請參與自動貼片專案的設計,主要對自動貼片機的拼裝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安裝結束後,我又為自動貼片機設計了安全自鎖系統,這一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更讓我驕傲的是,學校電子工程系透過承接自動貼片機設計,既為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又讓8位參與設計的專業教師受益,更為學校“電子技術技能實訓”“SMT技術”兩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建設和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參與該專案的教師後來用於教學的照片、錄影、影片材料,都取自這一次企業實踐中得到的素材。

  在鴻通電子公司為期3個月的實踐將近結束時,我們還走訪了4名畢業生,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交流。畢業生們透過在實踐中的親身體會,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非常中肯和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1)教師除了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我們發現,現在的畢業生在這方面訓練不夠,走向工作崗位後覺得很茫然。

  (2)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實訓課一定要改革,最好多加些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可以避免極端的事件發生。

  (3)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技能方面,理論課要結合實踐教學,一些難懂的且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很快應用的內容要從簡。

  (4)學生導師制還要繼續堅持下去。導師制不但可以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能指導學生從業技能,能更好地拉近授課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和相互瞭解。

  (5)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該為他們多創造出去實踐的機會,多給他們提供一些平臺和空間。例如打掃校內外衛生,到食堂、商務中心、學校超市、後勤等部門工作,這樣學生畢業後就能很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和用人單位的要求。

  鴻通電子公司領導對我校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人格方面的表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們工作積極努力,業績突出,個人業務素質高,有感恩之心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對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對學生付出的愛與關心使他們終生難忘。特別提到我校教師愛崗敬業精神和博學善導的工作態度讓他們從中學到了很多,並學會了在工作中很好地應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