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自然的權利論文參考
迴歸自然的權利論文參考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漫步於岸邊,或徜徉於花園中,或站在山巔,人們能夠同時感受到靜謐與活力,身心的交融與振作。這種感官體驗無論對個體或是對社會都有著深遠的良好的影響。”
精神學家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博士堅信一個基本理念:自然會平衡人類的生活。正如薩克斯博士一樣,我們許多人都相信自然對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理療功效。這種功效不僅僅是在心理和情緒層面,而且包括人的身體和精神層面。熱愛自然和生命是人類的天性,而自然對於健康和諧的生活的作用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而言更加重要。
多年來,人們對身心健康的追求和對自然及人生目標的追求似乎背道而馳。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森林裡的最後一個孩童》一書中寫道:親近自然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由於兒童與自然越疏遠,他們患肥胖症、注意力缺失症和憂鬱症的機率就越高;“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在兒童中會造成長期而嚴重的後果。在理查德傑克遜(Richard Jackson)和霍華德弗朗金(Howard Frumpkin)的新著《城市蔓延與公眾健康》中提到一個極“左”的論點,即我們建造城市的方式很可能就是許多慢性病的根源。
正如文化地理學家戈瑞溫斯坦普內格(Geri Weinstein-Breunig)所說,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積極主動性的價值,但並沒有認識到環境健康主動性對人體健康的反作用。這種主動性不僅與接觸有害環境和傳統的公共健 康活動相關,而且也與接觸健康人群和自然給人體健康帶來的積極效果相關。它開啟社會服務和社會公正領域的發展,暴露出脆弱社會中貌似健康的經濟和不可避免的衰落之間的鴻溝。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趨勢都在逐步將自然環境視為一種人權、一種身份或是社會責任感的象徵—不僅包括經濟意義而且還有環境意義。它在很大程度上與最新技術、可持續性設計和社會公正存在潛在聯絡。
基於這些研究結果以及其他研究資料,有人提出舉辦論壇來重塑自然、健康和設計之間的聯絡。其目的是鼓勵景觀設計、可持續性建築設計和方針、城市規劃、醫學、公共衛生和環境心理學等領域間的交流,共同探索個人及社會健康事宜。此外,提出一個包括自然和健康的廣義概念,這個概念不僅包括建築環境和自然環境,而且包括身體健康、環境、經濟、社會以及影響個人和社會的心理因素之間的聯絡。
景觀設計師大衛坎普(David Kamp)聯合非營利組織機構Meristem於2007年3月30日在紐約醫學研究院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重建公眾健康共享空間”的研討會。公共健康共享空間是以自然為本的公共場所,目的是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這個理念來自於歷史上所採用的“大眾化”形式,它是一處面向公眾開發的安全交流場所。
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博士在開幕致詞中談到自然對人類的激勵作用:它不僅具有獨特的個性,還兼具深刻的共性。與會演講者分別圍繞與主題相關的各種歷史、理論、設計和國家政策展開論述,為幾個工作會議作準備。演講主題包括:大家長期關注的“有益健康”的論點以及它對城市公園設計的影響;親近自然的設計和促進健康的理念;景觀設計成為一項公眾健康以及設計策略之一;綠色建築和可持續性設計政策的引導;城市服務領域的發展和大型城市規劃展示。兩個總觀點包括:
國家政策
《高效基礎設施設計指導方針:公共優先權的最佳辦法》再度涉及了城市道路橫斷面、停車區、人行道、綠化和景觀美化、雨水排放管道、地下水管道和工程管線的設計。透過景觀設計、土木工程和工程傳輸系統中不斷採用的最佳化辦法、指導方針將交通運輸視為一個整體系統,實現密集都市環境中的高效運轉。該指導方針是由希拉里布朗(Hillary Brown)構思,相信公共空間設計和紐約市設計與施工部門聯合著作而成。景觀設計公共花園為了營造更為豐富的體驗,常常更加強調特殊人群需求。而這種照顧到特殊需求的公園又常常花費心思在普通大眾的需求上。無論特殊人群還是普通人群,如何在一個既定的環境中讓所有人感受花園帶來的精彩和樂趣是景觀設計面臨的最大挑戰。
設計師在構思花園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將關注重點轉向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於是一些元素和設施就具備了一定的'限制性。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構成整個社會。有些人受到嚴格限制(患腦癱坐輪椅的人),有些人受到暫時的限制(如骨折)或由於自然衰老而受限制(如患有老年痴呆症或上了年紀的人),還有些人受到很少的限制(如嬰幼兒)。空間景觀設計並非只是針對殘疾人,而是要面向所有人的設計。克里夫蘭植物園中的伊麗莎白和諾娜埃文斯康復花園就是一座這樣的花園。
透過討論來共享知識與資訊,演講者和與會者認識到個人和團體對於健康的認知以及他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效。討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議程開展:
環境、社會和個人健康有著本質聯絡。
健康不僅關乎各個學科間的聯絡,而且包括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利益及優先權。
傳統的保健方式必須結合創新體制,如透過公共機構的合作進行交叉管理,結合新興技術、可持續性設計和社會公平等。
論壇組織者和參與者希望圍繞這個主題的討論一直繼續下去。與會期間,“促進健康共享空間”理念被描述為一個過程、一個可行方法或是克服困難的動力。技術在實物形態上被重新定義為“公共用”,而並非原則上的,為大家建造一個分享觀點、加強社會凝聚力的公共場所。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當地景觀石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石牆環繞下的水池和草坪形成理想的靜思苑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刻有盲文的人性化欄杆設計方便關節炎患者和視力障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