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論文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論文
作為一名初中的物理老師,我們知道怎麼樣書寫自己的教學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教學中,可透過物理概念的引入教學, 物理概念的形成教學, 物理概念的內化教學,讓學生準確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
【關鍵詞】物理概念 教學 引入 形成 內化
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如果把物理這門學科比作高樓大廈,那麼物理概念就是構成這座大廈的基石。若學生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則寸步難行。因此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教學中,讓學生準確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物理概念教學應做到三個“重視”。
一、重視物理概念的引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趣味的概念引入教學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契機,千萬不可錯過。平時教學實踐中,我引入新概念時,曾採用多種引入方法,現總結如下:
1.演示試驗引入概念。如初中物理課,在講“浮力”概念時,先做一個演示實驗:在彈簧秤下懸掛一個重物,手向上託重物,彈簧秤示數變小;再把重物放入水中,可觀察到彈簧秤的示數也變小了,據此引入“浮力”概念,學生易於接受。
2.用類比法引入概念。如:在引入“電壓”概念之前,講水流與水壓的關係,再透過類比,引入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從而引入“電壓”概念。這種方法,形象生動、學生易於理解。
3.透過物理現象引入概念。如:在引入“慣性”概念時,引導學生觀察乘坐汽車的過程中,當汽車剎車、加速、拐彎時所發生的現象,透過分析引入“慣性”概念,學生易於接受。
4.透過物理故事引入概念。在引入“磁場”的概念時,可講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5.比值法引人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學中,由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有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比熱、電流、電阻等,它們既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又是初中物理的難點。近年來,頻頻在中考試題中出現。歸納這些比值類概念的區別與聯絡,進行適當的辨析,無疑會幫助同學們領會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深化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此外還有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引入新概念,由邏輯推理引入概念等。不同的探究內容,可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入物理概念。
二、重視物理概念的形成
物理學借“物”求“理”。物理概念的形成首先應該給學生呈現足夠的感性材料,(如生活中熟悉的例項、或觀察模型、實物、示意圖、或進行實驗等等)然後啟發誘導,讓學生觀察、思維、分析、比較“現象”的共同屬性,概括抽象出本質,得出物理概念的定義。概念的形成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實驗探究形成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學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儘量接近科學家們在其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學生從中領會物理學家的實際創造過程和他們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實驗探究是一種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的發現知識過程的活動。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探究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以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體,以學生素質提高為目標的教學過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轉化,從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物理是一個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也是揭示物理概念和規律最直接形象的方法。初中物理適合實驗探究的內容很多,一定要注意實驗的新穎性、趣味性、準確性。
2.分析歸納形成概念。如:力的概念的教學。力的概念是物理學的一根主線、一條大動脈,然而,由於日常生活中學生受“力氣”、“勁”等生活用語的干擾,在形成力的概念時,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往往感到費解。在學習這一概念時,為了促進這一概念的形成,上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搬自己的書桌,搬桌子時,人的肌肉會緊張,同學們能感覺人的手對桌子用了力。再用一繩子把一重物掛起來,比較繩子沒掛重物和掛重物時的不同之處,然後問學生繩子對物體是否施加了力。再透過多媒體出示馬拉車、人推車的圖片,透過分析這些共同的現象,引導學生歸納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並深刻的理解作用的含義。
3.運用比較形成概念。為了幫助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可透過概念比較的方法,例如:在初中物理中重力和質量兩個概念容易混在一起,在學習質量和重力時可列表讓學生對質量和重力加以區別,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學習蒸發和沸騰、壓力與重力、功率和機械效率、電功和電功率時都可以採取比較的教學方法。
三、重視物理概念的內化
要使學生牢固、清晰地掌握概念,必須經過概念的鞏固、深化階段。這一階段可以從下三個方面入手:
1.對易混淆的概念進行辨析。將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對比、辨析,明確它們的區別與聯絡,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概念,理解、鞏固和深化概念的有力措施,也是形成清晰概念、層次清楚的認知結構的`必然要求。
2.透過練習形成運用概念的技能。學習概念,是為了能運用概念進行思維,運用概念解決問題。依據認識論的觀點,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必須經過“由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規定”和“再由抽象的規定發展到思維中的具體”這樣兩個科學抽象的階段。因而概念的運用階段也是物理概念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但要注意,練習的目的在於鞏固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選題要典型、靈活多樣,對題目的挖掘、探討要力求深入。將做習題與概念教學分離,甚至相對立,搞題海戰術的做法,不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容易使學生形成呆板、機械、生搬硬套的思維習慣,不利於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於分析能力的提高。
3.概念和規律的整理。學生對概念和規律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這一知識本身的運用上,對這一知識而言,應形成這一知識本身的系統並將它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這樣才能說是對概念和規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說對概念和規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階段。對概念和規律教學要求整理的內容主要有:概念規律的內容(準確精煉);概念和規律的應用條件;在練習中總結的規律;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在物理教學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物理概念教學的水平,幫助學生開啟思路,培養自學能力,逐步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孫振軍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方法探討》
[2]《考試周刊》 2010年第55期
[3]金冠峰 《也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
[4]《新課程(上)》 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