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論文
自然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論文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除了要重視創造行為的養成和創設創造環境外,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一、從教會學生科學觀察的方法入手,培養直覺思維
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學生主動地去觀察,養成觀察的習慣。因為觀察是一種有目的 、有計劃、持久的感知活動,是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開始,是增強創造意識和創造力的必要條件。教學中, 我十分重視指導學生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任務,教會觀察方法,引導學生認真細緻深入地觀察。如學習《植物的 花》一課時,教材要求學生掌握花的基本構造。學生透過對花的直接觀察,會說出花的名稱、香味、顏色、花 瓣的多少,甚至花開放時的姿態,但對花的結構特徵卻很少有人涉及。我就引導學生由整體到區域性,由表及裡 進行層層解剖式地對花進行觀察。在觀察中讓學生了解花瓣是由什麼托住的?花瓣的裡面有什麼?花蕊是否都 相同?不同品種、不同顏色的花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等。按照這個觀察程式,不僅要求學生看,還要學生想,調 動了他們大腦思維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觀察中掌握了花是由萼片、花瓣、雌蕊、雄蕊四個部分組成,這就 是完全花的構造。在《果實》、《種子》、《昆蟲》等課的教學中,我都從指導學生如何科學地觀察入手,使 被觀察的事物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我除了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外,還注意在課外養成 學生勤於觀察的習慣,經常佈置一些觀察作業,寫觀察日記等,讓學生在大量常見的現象中,獨具慧眼,捕捉 資訊,培養直覺思維。
二、在課堂教學中巧設疑點,激發好奇心,訓練學生的發
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探究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如 在學習《聲音》一課時,學生在瞭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比較是否每把尺子振動發出的聲音 都一樣?實驗後同學們發現聽到的聲音不一樣。當我問為什麼會不一樣時,學生的思維就相當活躍,當思維充 分發散後就會作出種種假設。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做對比實驗,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結果發現尺子伸出桌面長 短不同,振動的快慢就不同,所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在教《空氣》一課時,為了要讓學生掌握空氣是實實在在 佔據空間的這一知識,一開始我就提問道:老師手中有一隻杯子,現在我把它倒放到水裡浸沒,你們說杯子裡 面是乾的還是溼的?學生們興趣盎然,作出各種猜想和假設。這時我不直接肯定或否定他們的猜想,而是讓學 生透過實驗來驗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能巧設疑點,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的餘地,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會得到很好的訓練。
三、圍繞問題組織研討,培養集合思維
學生在探索階段的思維是發散的,許多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假設、設想混雜在一起。因此在思維發散以後,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集合思維。在教《鳥》一課時,我就讓每個學生自己介紹所認識和熟悉的一種鳥,並介紹 它們的特徵。在介紹中有的學生把蝙蝠也誤說為鳥類,我也引而不發。當學生介紹完之後,我就啟發學生尋找 鳥類的共同特徵,並與其它動物進行比較。透過討論、比較、去偽存真,得出了鳥類動物的特徵。開始把蝙蝠 誤認為鳥類的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因為蝙蝠沒有羽毛、喙,不是卵生,所以它不是鳥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