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額信貸發展論文精選
我國小額信貸發展論文精選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與試點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情況,從而發現存在的問題,即對貧困者的覆蓋面和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相容,繼而探尋適合我國國情的小額信貸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小額信貸覆蓋面可持續性
小額信貸作為一種金融制度的創新,自出現以來一直致力於為低收入階層提供金融服務,透過提供金融服務來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加就業機會。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小額信貸是緩解貧困、促進就業的有效方式。中國小額信貸的歷史只有十幾年時間,但是發展迅速,在反貧困和發展農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我國小額信貸還不盡完善,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小額信貸的相關概念
從國際流行觀點定義,小額信貸指向低收入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其基本特徵是額度較小、無擔保、無抵押、服務於貧困人口。小額信貸可由正規金融機構及專門的小額信貸機構或組織提供。小額信貸組織按照業務經營的特點,分兩類:商業性和福利性,也稱制度主義和福利主義。前者更強調小額信貸管理和目標設計中的機構可持續性,以印尼的人民銀行為代表;後者則更注重專案對改善貧困人口經濟和社會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鄉村銀行為代表。
二、我國小額信貸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小額信貸組織主要分三類,即依靠國際組織援助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或國內公益組織開辦的小額信貸專案;正規金融機構開辦的小額信貸業務;試點的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本文主要比較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和試點的小額貸款公司這兩種組織形式。因此在發展小額信貸運作思路上,主要按照獨立的小額信貸機構來設計,而不涉及正規商業銀行開展小額信貸業務的機構組織設計問題。總體上,我國小額信貸現狀存在制度主義與福利主義的矛盾,也就是覆蓋率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
(一)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覆蓋面廣,但是不能可持續運營
我國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和國內公益組織的小額信貸專案基本上都屬於福利主義的小額信貸,它們著重強調小額信貸為低收入的貧困人口服務,注重對這些人的收入和福利的改善,不少機構強調以貧困婦女為主要受益群體。在這方面,這些機構的小額信貸確實給貧困人口提供了信貸上的幫助,提高了他們的自立能力和生活水平。在我國,這類小額信貸機構約有300家,但是現在仍然存在的約有100家,能夠經營的約有50家,能夠可持續經營的不足10家。它們不但經營狀況不理想,而且市場份額很小,約10億元人民幣。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對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普查資料顯示,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整體上處於虧損狀態,虧損比例超過50%。
(二)試點的商業化的小額貸款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覆蓋面難以顧及
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初衷是解決農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融資難的問題,探索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的新路子。其經營原則是為在農村的自然人和微小企業提供小額度的貸款服務。2005年12月27日,山西平遙晉源泰和日升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在經營一年後,小額信貸公司遵循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平均貸款利率為20%左右,運轉良好,公司基本都實現自負盈虧,實現了經營性可持續發展。但從05至06年成立的7家貸款公司的貸款方式和貸款物件可以看出,大多數公司的`貸款方式依舊採取抵押和擔保形式,貸款條件過於嚴格,單筆貸款額度過大,貸款物件傾向於回報較大的微小企業和經濟能力比較好的農戶,在可持續發展的背後,貧困者真正從中獲益的較少。
三、我國小額信貸的發展之路
(一)小額信貸的雙重目標
小額信貸透過向貧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務,成為農村扶貧的一種有效工具,但其在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活動,若只注重社會及扶貧效益,必然導致自身難以生存和持續下去。反之,如果沒有扶貧理念,社會責任感缺失,純商業化的經營會帶來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但是不可能真正為貧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務。在這個意義上,完善的小額信貸機構應以為真正的窮人提供資金支援和追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為雙重發展目標,兼顧覆蓋面和可持續性。而且,扶貧和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目標是不矛盾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從國際小額信貸的實踐來看,小額信貸可以兼顧消除貧困和持續地擴充套件金融服務的雙重目標。如孟加拉鄉村銀行和印尼的拉基亞特銀行儘管分別以扶貧和擴大商業銀行持續性為其主要目標,但殊途同歸,最後都實現了扶貧和持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二)具體的制度設計建立覆蓋面和可持續並重的小額信貸模式
1.在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下,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首先,要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從整體上尚未完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貧困地區的市場機制的發育情況更為緩慢,因此,我國目前尚不存在小額貸款運作的市場載體,小額貸款的扶貧效果在市場機制發育不完善情況下,必定大打折扣。其次,政府應充分肯定小額信貸機構在扶貧和金融創新領域的作用,給予其合法經營權。對於那些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經營歷史達到一定年限並具有優良業績的機構,給與一定金融業務的合法經營權,並在中央銀行的指導下,透過行業自律的方式加以監管。
2.具有社會責任感扶貧的目標
首先,確定目標物件,把低收入的貧困人口作為服務物件。這要有一套有效的識別目標群體的作法。對農民的土地、收入和家庭成員的職業狀況進行分析做出基本判斷,區分貧困人口。其次,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設計符合貧困者需要的信貸產品,建立完善的貸款和還款機制。小額信貸應根據貧困戶的經濟和社會特點,合理設計一套有利於改善對貧困戶的信貸服務,使得貧困戶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金融產品。
3.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首先,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經營。在利率方面,政府應放鬆對利率的管制,允許小額信貸機構按照合理的市場利率開展經營活動。制定激勵貸款人按時還款又能使信貸機構實現自負盈虧的利率政策。在資金來源方面,除了接受捐助外,還應獲得優惠貸款,當地商業銀行可以直接向小額信貸組織提供貸款。另外,還可借鑑國外經驗,創立一個總部機構或批發式資金形式。其次,完善管理體系,提高自身運營能力。建立有效的運作機構,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和財務管理體系,提高人員素質,有效運作資金,保證信貸活動正常進行。
總的來說,在我國,不管是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機構還是試點的小額貸款公司,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根據其各自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發展戰略,覆蓋面和可持續發展是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是可以相容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額信貸組織可以在發揮其覆蓋面優勢的同時,多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試點的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在保持其商業運作的基礎上,多注意其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兩種組織形式不一定要按照某種固定的模式發展,可以在側重某方面的同時,適時兼顧另一方面,發揮出組織自身的特色。只有實現覆蓋面和可持續性這兩方面的目標,小額信貸機構才會實現其真正的使命,取得其更廣闊的發展天地。我國正在探索小額貸款的發展之路,但是在探索的過程中,要防止小額信貸產生變異。我國小額信貸機構的組建形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國外模式,而應根據我國金融體制環境因地制宜,探索一條真正適合我國國情的小額信貸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曹子娟,《中國小額信貸發展報告》,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1
[2]杜曉山等主編,《小額信貸十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