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藥劑學論文的綜述

關於藥劑學論文的綜述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配製理論、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藥劑學論文的綜述,歡迎來參考!

  【關鍵詞】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新技術;基礎研究

  1藥劑學概念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配製理論、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其基本任務是研究將藥物製成適宜的劑型,保證以質量優良的製劑滿足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由於方劑調配和製劑製備的原理和技術操作大致相同,將兩部分合在一起論述的學科,稱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有很大發展,還包括生物藥劑學、物理藥劑學等。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劑型及製劑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劑型的基礎理論、製劑的生產技術、產品的質量控制以及臨床的合理應用,研究、設計和開發藥物新劑型及新制劑是其核心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高分子材料學、分子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細胞藥物化學、藥物分子傳遞學及系統工程學等學科的發展、滲入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湧現,藥物劑型和製劑研究已進入藥物傳遞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DDS)時代,緩控釋、透皮、靶向、大分子藥物給藥系統及基因轉導系統已逐漸成為其發展主流。

  2現代藥劑學的發展

  在現代藥劑學的發展中,首先對藥劑學的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有較大提高,回溯到50年代中,藥劑學原來分為調劑學與製劑學,自從60年代以來,由於對藥物製劑在體內的生物效應有了新的認識,改變了過去的“化學結構唯一決定藥效論”的片面看法。而進一步認識到藥物的劑型在一定條件下能較大程度地改變經效,這就是生物藥劑學的觀點。隨著生物利用度理論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如何透過劑型選擇、處方設計及工藝改革來影響藥物從劑型中釋放出來的速率,即改善藥物的溶出和吸收,以提高藥物製劑的生物利用度,使藥物在體內發揮充分療效。

  其次在新劑型的研究方面,近年來著重研控制釋放的種種劑型以達到緩釋、恆釋的目的,或探索靶向輸送的各種劑型以及使藥物引向病變部位達到較高的濃度,避免或減少藥物對正常器官和組織的毒副作用。前者如緩釋性眼用膜劑、經皮給藥系統(TTS)、子宮內給藥器及滲透泵控釋片等;後者主要用於抗癌的各種新劑型如靜脈乳、脂質體、磁性微球等。90年代中期,從發展趨向可以預計化藥物劑型號和製劑研究將進一步深入藥物傳遞系統(DDS)時代。

  在藥物製劑生產的技術方面,近年來應用了不少新工藝和新技術。例如,在片劑生產中應用了靜電溶液包衣工藝以及快速包衣鍋的革新,改革了傳統的糖衣操作,又有采用靜電乾粉包衣法以革除了過去用溶劑包衣的舊方法。又如國內某些藥廠還成功地探索應用程式控制噴霧包衣裝置。對片劑新輔料的尋找近幾年來也獲得了不少進展,如國內已開發的有羥丙甲纖維素(HPMC)、低取代羥丙纖維素(LS-HPC)用粘合劑和崩解劑,丙烯樹脂系列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羧甲基澱粉鈉用崩解劑等。裝置方面有混合、制控、乾燥一次打哈哈和完成的定型因以及每小時可壓300萬片的高速壓片機用等等。

  在注射劑量的生產技術與研究方面的進展,主要體現在品種大量增加,例如近20年來,在輸液製劑方面,除了原有品種外,尚出現了複方氨基酸注射液和靜脈用脂肪乳劑等新品種,這為臨床開展全靜脈營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溶劑(注射用水與非水性溶劑)及附加劑(助溶劑、增溶劑、抗氧劑、抑菌劑等)的選擇以及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有不少新的進展,從面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在注射劑工藝裝置方面,有層流式高效空氣淨化操作檯、全自動洗瓶菌機、全自動蒸氣高壓滅菌裝置以及輻射滅菌、靜電濾過除菌裝置等採用。此外,如微孔慮膜在注射液濾過操作中的使用,終端濾器在輸液中的應用以及遠紅外錢滅菌乾燥機對注射劑玻璃容器的處理等等。

  對製劑質量控制方面,目前各國藥典都設計了新的檢驗裝置用於製劑質量檢查。例如對片劑、膠囊劑等本劑型的生物利用度採用深出速率測定儀以測出藥物的溶出度作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體外指標。又如注射劑的熱源檢查,除了家兔法以外尚可採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這一新的檢驗技術。對注射液的澄明度檢查儀方面有光電自動燈檢機、庫爾特計數器、鐳射燈檢機、微粒分析儀及國產QX―3―1型細胞計數器等,均已開始使用。

  我國近幾年來,由於堅持中西醫藥結合的方面,運用了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配合臨床實踐,積極開展中藥劑型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藥劑學的內容。

  綜上所述,藥劑學從50年代以前的調劑學進入到藥劑科學的新時代,使製劑產品從傳統經驗工藝階段上升到科學制藥水平,又在有關學科的相互滲透下逐步形成為醫學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現在的藥劑量學的含義應該是:研究藥物傳遞系統的設計、組制、評價和應用的綜合應用科學。它的基礎是特理化學、化學、數學,計算機學與生命科學,涉及的領域從藥物本身分子理論性質到分子與機體細胞的關係,以及影響藥物傳遞和治療的生理過程與機制,目的是為了創造用最少量的藥物提供最大的療效和最小副作用的適用性強的藥物傳遞系統。

  3我國藥劑學創新和發展應結合實際情況

  目前,我國藥劑學已從單純的技術型學科向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特別是在靶向給藥系統、透皮給藥系統、中藥新劑型、片劑成型理論、藥物製劑穩定性理論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在靶向給藥系統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但是,我們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藥劑學基礎理論研究有待加強,如製劑中藥物釋放的理論、新型給藥系統體內代謝動力學模型理論等的研究還幾乎沒有涉及;藥物製劑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基礎研究也進行甚少;在藥用新輔料和我國目前生產的藥用輔料的質量提高研究方面也大大落後。我國藥劑學研究的基礎不紮實,這就形成了我國藥劑學基礎理論研究水平、製劑工藝水平和藥物製劑質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因此,我國藥劑學創新和發展,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從基礎研究入手。

  在以後的時期,我國應加強藥物釋放的理論和給藥系統體內代謝動力模型理論的研究,特別是靶向給藥系統藥物代謝動力學模型的研究;現代製劑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輔料的應用研究,如片劑包薄膜衣工藝技術、新型透皮吸收促進劑、抗吸溼性強的填充劑、生物粘附劑等的研究;中藥製劑的現代化研究,如中藥液體制劑的純化和穩定化、中藥固體制劑降低吸溼性的理論和方法、中藥製劑體內代謝規律和評價、中藥新型給藥系統等的研究等,都需要藥物釋放、給藥及代謝模型的支援。將這一系列基礎模型理論研究將會推動藥劑學研究的創新。只要進一步加強藥劑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應用多學科的合作的方式,我國藥劑學研究就能夠逐步趕上或在某些方面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為我國的科技進步、新藥的發展和製藥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做出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