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時代的今天論文

資訊化時代的今天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訊化時代的今天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 要】 隨著行業的應用系統的發展,各種資訊系統應用資料快速增長,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已逐步進入了大資料時代。本文透過對行業資訊化現狀的剖析,提出了大資料環境下資訊化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 大資料 資訊化 建設

  1 引言

  大資料(big data),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1]。大資料時代這一概念,是目前IT行業最火熱的名詞,是繼物聯網、虛擬化、雲計算後又一個新興的概念。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是由於是企業的應用系統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各類業務資料的累積推進企業進入大資料時代[2]。作為公司的資訊部門,承擔著輔助決策的重要職責,必須對大資料有全面、具體的認識,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技術價值。大資料時代的資訊化建設需要站在一個戰略性的高度,並不在於掌握瞭如何巨量的資料,而是需要對這些資料和資訊進行行之有效的處理,並不拘泥於資料的形式,而是關注如何獲取輔助決策時最需要的資料。

  2 資訊化現狀

  菸草行業的資訊化建設自“十五”以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資訊化基礎建設紮實可靠、骨幹網建設安全穩定、資訊化隊伍建設卓有成效,資訊化的各個要素具備大資料時代的應用要求:

  (1)資訊化基礎建設已見成效。行政管理的無紙化辦公和資訊化普及,行業中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的應用,均取得長足的進步,“數字菸草”的建設踏出堅實的一步,展現出資訊化帶動企業現代化的良好局面。這為大資料時代的觀念引入和建設提供了可靠的基礎保障。

  (2)行業資訊化網路建設工作已具規模。自2005年起,行業地面通訊骨幹網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國家局、總公司與行業各直屬單位之間的互聯互通,行業計算機廣域網路體系已初步形成。大資料時代的資料處理,不再是一兩臺超級計算機能夠實現的工作,必然會與雲計算的架構緊密聯絡在一起,而行業骨幹網路的建設為大資料時代提供了可靠的網路保障。

  (3)行業資訊化軟實力的建設卓有成效。行業資訊化的組織機構逐漸健全,隊伍不斷壯大,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資訊化隊伍茁壯成長。大資料時代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更加需要以人為本,資訊化人員除了負擔資訊系統的建設外,還承擔著資訊化培訓和指導的重任,隊伍的建設為大資料時代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

  (4)行業整合應用成效探索。全行業層面的“一號工程”以及資料中心建設的試點運用,都對行業的資訊和資料的整合應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探索作用。有了這些資訊系統建設的寶貴經驗,可以對大資料時代的系統建設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援,會更加明確業務需求驅動的宗旨,在資訊化的建設中少走彎路。

  3 大資料時代的資訊化建設

  從資訊化長遠建設的角度來看,對新技術、新思維的應用需要未雨綢繆,思考在IT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資訊化之路應該如何去走。並且需要開始著手做一些必要的準備,為企業的未來大資料時代的統計分析做好準備:規劃大資料時代的資訊系統,建設大資料時代的資料中心,培養大資料時代的人才隊伍。從目前來看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著手,這樣大資料真正來臨的時候,可以企業能夠快速適應,迅猛發展。

  3 1 以資料為目標

  如今的資訊科技變革的重點在‘T’(技術)上,而不是在‘I’(資訊)上。現在,需要把注意力指向‘I’,開始關注資訊和資料本身。在現實工作中,幾乎每個部門的每個動作都可能產生資料,或者需要資料支撐,資訊部門作為企業資訊的管理者,需要全面梳理企業運營過程中都產生的資料和需求的資料,並且“實現四個最”,即使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將“最需要的資料”用“最方便的方式”“最快捷的展現”出來。

  3 2 以業務需求為準則

  雖然企業日常運營中產生了大量資料,而且互不相同、多種多樣,但真正業務工作和輔助決策時需要的資料是確定的,如何在海量的資料中最迅速的獲取企業發展需要的資料,這就需要我們關注業務本身,關注收集確認企業業務需要的資料。在資料收集過程中,要轉變思維,不要拘泥於資料的形式,而是要關注收集的方式,找到最能反映企業業務情況的資料,即潛在價值最大的資料。企業業務執行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只有被正確的使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資料才有意義,否則再龐大細緻的資料,也無法體現價值。

  3 3 重新評估企業基礎設施

  大資料的蒐集和儲存需要海量的儲存裝置,大資料的統計和應用需要企業級的伺服器。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資料的累計,資料的蒐集和應用早已不是一兩臺超級計算機可以實現的,大資料的'應用必然會與雲計算的架構相互關聯,這就會對企業的資訊化管理體系結構產生重大的變化。在這樣的前提下,資訊部門需要未雨綢繆,提前最好系統規劃,一方面在梳理自身現有資訊化設施的情況下,做好系統架構升級改造的準備,以解決大資料時代的硬體支援,更好的服務於統計應用。另一方面,在新專案新機房的建設中,也需要考慮到需要適應未來大資料時代的資訊系統架構,設計方案考慮到未來的相容性,避免大資料時代來臨時無法併網造成投資浪費。

  3。4 重視大資料的人才建設

  大資料這一技術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概念,而並不是所有的資訊人員對大資料的含義都透徹的瞭解,就更不用說大資料時代所應用的各種具體資訊科技。這就需要加強大資料時代的資訊人才建設,只有自身軟實力增強了,才能夠更好的貫徹落實資訊化建設,才能做好合理的規劃設計,才能在大資料時代真正來臨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應對。

  4 結語

  大資料時代已經來臨,資訊部門必須未雨綢繆,一方面做好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資訊系統的設計和架構。最重要的是要轉變思維方式,用大資料時代的思路來考慮問題,指導企業的資訊化工作,規劃大資料時代的資訊化體系,建設大資料時代的應用系統,培養大資料時代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爾維恩,肯尼斯·庫克耶。大資料時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林偉勝,許卓偉。大資料時代資訊系統建設的一些思考[J]。資訊與電腦,2013年01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