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生英語實用性教學模式的探討》論文
《提高大學生英語實用性教學模式的探討》論文
論文題目:提高大學生英語實用性教學模式的探討
摘要:當今, 英語運用能力的高低對國家的建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而大學生無疑將成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但是, 當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尤其是在教授英語實用性方面仍有相當大的缺陷。本文根據國家發展對大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要求, 探討了如何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以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英語; 綜合能力; 實用性;
一、引言
隨著歷史程序的向前發展, 社會的改革發展需要大學生作為先鋒, 這對大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 也是大學生在社會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的必要條件。而大學生英語使用能力提高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課堂教學, 但是由於大學師資力量、硬體設施以及授課教師水平等主、客觀因素, 使得大學生在提高英語使用水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明顯的缺陷, 尤其是在英語綜合能力提高方面更需要大學生加大努力。
二、社會發展對大學生英語使用能力的要求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 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各大大學與時俱進, 細分了英語的專業領域, 課程的合理設定與學生培養方式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如今, 社會發展對大學生的英語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大學的英語教學在專業課程的設制和施教方面必須制定明確的目標, 並緊密圍繞該目標努力, 這是大學英語授課的任務導向。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 因此對大學生英語實際運用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 課程目標也因專業的細分而有所不同。
2.在人才市場日益成熟完善的社會背景下, 講究英語實用效能力的人才數量並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這種需求與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是一致的。從專業的角度上說, 社會的發展需要實用型的英語專業人才, 這就要求大學在英語人才培養方面必須具有實用目標性, 所以要著重培養大學生的英語實用性的課程設定是大學英語專業發展的著力點。
3.在以前大學的英語人才培養模式中, 注重學生專業技能提升是其中一個重點方向, 但是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 更稀缺的`是高要求下的複合型人才, 因此大學的英語培養方向也必須契合社會多元化方向的要求轉變, 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學生在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程序中發揮應有的專業水平。所以, 大學的英語人才培養必須注重複合性與專業性的平衡, 甚至有所突出。
4.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大學對英語學科授課覆蓋範圍和角度將更加寬廣。在大學的英語課程設定中不僅要從傳統的英語文化教育角度考慮, 更多的應該著眼於國際文化, 尤其是英美文化背景, 進行模式創新, 融合各地的風俗人情、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精神文明, 從而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全球發展的要求。
總之, 在培養大學生的英語實用性的實踐中, 除了要迎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使大學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與社會乃至全球經濟的時代要求相匹配, 還要改進與提升教學策略, 注重對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複合與國際性的培養, 這樣才能顯示大學生作為重要資源的價值。
三、目前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現況
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發展至今在課程目標設定、培養模式方式上已初見成效, 但是在教學理念的具體實施上還存在著明顯缺陷, 使整體的教學質量有所下降。本文在借鑑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從以下方面試析大學的英語教學現狀。
1.大學在英語課程、設施設定上急需改善。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與設定配備相比以往缺乏改進, 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特別是在英語課程理論成型方面, 最為突出的是多年來都在拾人牙慧, 缺乏創新意識。英語教學體系的改進發揮著指引作用, 在以後的英語教學發展中不斷完善體系無疑是各大高校的重點課程。一個完善的英語體系的設定, 主要需要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去提升大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同時也需要從多方面完善課程體系的基礎, 以培養大學生對英語的綜合性運用。對於目前的大學生而言, 更需要一個實際平臺去實踐和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 這也是在社會市場需求的背景下對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實踐出真知, 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英語課程的設定得到完善, 但是傳統的教學思想限制了課程改進的大膽嘗試, 這幾乎是所有大學在英語專業發展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問題。因此, 以大學英語課程設定與教授的角度來說, 優良科學的與時俱進的教學體系影響了大學生英語能力綜合運用的水平。
2.我國大學的英語教學理論尚未完善, 亟需創新的思維指導發展。創新是發展的重要主題, 市場對大學生英語人才的需求亦是如此, 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加強在大學生英語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力度。 (1) 英語課程的設定要從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突破, 與社會上的用人單位保持緊密的聯絡, 關注社會動態以調整教學方式。 (2) 應該與用人單位合作搭建大學生英語實踐基地, 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平臺, 使大學生順利地從畢業生到社會人的角色過渡, 既解決了英語人才的就業問題, 又減少了用人單位的人員成本。但是, 在具體的實施當中出現了許多教學機制和認為等原因, 使得英語人才實踐培養的模式缺乏創新的指導理念, 所以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總而言之, 我國的大學在英語教學中, 不管是學科的程序設定還是在英語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理論方面均存在不足, 這無疑是今後大學英語教學理論與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提高大學生英語實用性教學模式的探討
在現今社會發展的要求與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下, 需要從課程理念的設立與實施等多方面對大學英語課程的發展進行提升。本文在分析當代授課理念及方式對大學生英語影響程度的基礎上, 探討了如何提升大學的英語教學模式。
1.在整體效率上提升大學英語的授課方式, 以現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實效來看, 這種模式缺乏因地制宜的教學特點與要求, 效率較低, 而且在教學理念、方法的執行上有著較大的缺陷。因此, 在以後的教學層面上不僅要保持英語課程教學理論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還要從專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 迎接大學英語教學將要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2.加快教學模式的創新。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 主要是培訓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以透過學校專業考核, 但是這種模式需要不斷創新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建設發展的綜合性英語人才。在此過程中, 授課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結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對大學生英語實用性的訴求, 在教學模式上不斷創新。
3.加大大學英語教學理論的創新力度。社會發展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 大學英語教學理論的創造性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教學思想上, 要強化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性, 特別是院校領導在工作細則的制定時要更具專業化, 提升教學資源的配置。在日常教學管理上, 發揮所有教職人員的創造性, 推進創新理論的發展, 將其上升到學科發展的戰略高度。但是, 決不可為了創新而忽略了大學英語專業發展中的缺陷, 必須經過科學、嚴謹的分析論證, 注重與實踐相結合, 具備這樣的創新思想才是真正的創新。
4.轉變以往的成績評價方法。實用性英語教學的目的在於能夠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掌握英語實踐技巧, 讓其能夠切實認識到英語是門“生活式”的學科, 有著極強的實踐性。所以, 在英語教學中要將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標準, 再者就是學生各項考試成績的加權值, 如此一來便可以將實用性英語的實踐性體現出來。
總而言之, 在未來大學生英語培養中, 要遵從時代賦予的新要求, 這是尋找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的新理論與新方式的必要路徑。希望本文的論證角度能為解決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發展瓶頸提供參考意見, 偏頗之處, 還望專家、學者指正。
參考文獻
[1]王曉麗.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C]//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 2016.
[2]袁媛.基於實用性教學的大學生英語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 2015, 1 (18) :37.
[3]辛悅.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商業故事, 2016,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