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淺談中國飲食論文

有關淺談中國飲食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中國飲食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談中國飲食論文1

  民以食為天。

  ——題記

  在中國人的眼裡,食,大若天地。

  中國人不僅愛吃,而且懂吃,會吃。以“麻”名震天下的川菜;以“清”聞名中外的粵菜;以“鮮”美名遠播的蘇菜;以“辣”聞名遐邇的湘菜;以“淡”名昭四海的閩菜……中國八大菜系,是人們勞動成就的餐桌佳餚,是人們智慧凝聚的結晶。

  廣東,是美食之鄉。而在廣東,人人幾乎都是美食家。中國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

  飲,食。說白了就是飲水和吃飯。在我看來,能把這兩者合二為一的,最完美不過的是老廣州的—早茶。

  早上七點半。茶樓裡早已一片喧雜,人潮濟濟。在老廣州的口中,喝早茶被稱為“嘆早茶”。“嘆”在粵語裡為享受之意。“嘆早茶”可謂是一種享受:約上三五知己,喚上親朋好友,點上“一盅兩件”,看著報紙,拉著家常,品著濃茶,這份閒情逸致,瀰漫在其樂融融的暖情中。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人們在茶桌上的藝術與美味,是廣東飲食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嘆早茶”顧名思義,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西人飲酒而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蘊。”西方人飲酒是為了身體,中國人品茶則是為了意境。

  一杯濃郁清香的紅茶,是早茶中的上乘之品。啜一口紅茶,養胃提神。襯上“一盅兩件”、燒賣、艇仔粥……幾碟點心,一杯濃茶,談笑風生,這是廣州早茶的味道,這是我們的味道。它比請客吃飯少了一點銅臭味,多了一份濃濃的人情味。

  茶點,是早茶的核心所在,也是廚師們的用心所在。茶點分幹、溼兩種,各具風味。而乾點中的佼佼者非蝦餃莫屬。這是每位食客的心頭所愛,一籠晶瑩剔透,皮薄餡足的蝦餃,爽口彈牙的水晶餃皮裡,害羞的蝦仁猶如小姑娘,紅著臉,躲在“屏風”後若隱若現。咬一口蝦餃,馥郁鮮甜的蝦味迅速在口中蔓延開,侵佔著你的口腔,盤踞著你的味蕾。這是海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食物在時間中沉澱,人情味在時間中積累,飲食文化在時間中熠熠生輝。粵滋味,是對美味的詮釋,是人們創新的智慧,是濃郁的人情。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要傳承這份粵文化,不僅要傳承的是原有的粵風味,還要傳承人們的創新智慧,濃郁人情,誠信真心。

  粵滋味,是精良食材被烹調得淋漓盡致的滋味,是真心實意被揉合得回味無窮的韻味。

  淺談中國飲食論文2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彙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穀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乾,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麵食,如饅頭、麵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著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製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滷、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豔,拼配巧妙,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嚥。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透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範行事,要求調料的新增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資訊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