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生態式教育活動的組織策略論文

實踐生態式教育活動的組織策略論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態式教育理念和《綱要》精神是相通的,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利用生態式教育理念,有效整合家庭和社群資源,共同促進師生成長。透過分析,家長教育資源具有職業優勢、個性優勢、家庭優勢,關鍵在於幼兒園如何利用,我們的策略是。

  一、盤活家長教育資源

  (1)教師透過家訪摸底,把資料統一建檔,在開展一些活動時爭取有相應優勢的家長的支援。如小班上學期,為了讓我班新教育課題——數碼社群更好地開展,我們讓我縣優秀的美術教師幫助設計版面、讓縣資訊辦主任出謀劃策,爭取得到縣教委的支援在本班教室安裝了多媒體。中班第一學期,我們邀請英語教師為孩子上英語活動課,孩子們學得津津有味,有效彌補教師英語水平的不足,達到雙贏。洲的媽媽是個高階理髮師,我們就邀請她來園為孩子理髮表演,讓孩子瞭解成人的活動,在美髮屋遊戲中學會模仿。

  (2)透過定期的家長開放課活動,讓家長更全面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向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在家能更科學地引導孩子,促其健康發展。

  (3)組織家長教育經驗交流,發揮其他家庭、幼兒園的優勢、強項,使其成為共同資源,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4)在主題教學活動中引進家長教育資源。如在小班主題活動“我愛我家”主題一開始,我就讓吟等三位家長事先設計孩子的成長足跡。三張不同風格的成長足跡一張貼,就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慧珏看著風吟剛生下的照片,笑著說:“呂老師,這是吟的寶寶。嘻,真逗!”家長們看著三張足跡後,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越做越好。我特別欣賞李棵爺爺為他設計的足跡。他能把李棵的成長階段分為爬、走、跳、滑等幾個階段,還利用廢舊圖片裝飾,配上簡短童趣的話語進行講解。涵媽媽為孩子設計一個水果拼盤,貼上不同階段照片,挺有創意。迪的爸爸是位電腦專家,所以他的成長足跡更有特色。他應用了電腦排版技術,還在每張照片下寫下幽默的話語。雖然在這次的活動中每位家長付出了努力,很辛苦,但是每個家長都很快樂,覺得這樣的活動真好。

  在小班主題活動“我愛我家”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感悟父子間的親情,我邀請了四位幼兒的爸爸來園。他們非常配合,課前進行認真地排練,喬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吳爬到爸爸肩膀上學開飛機……被邀請到家長的孩子特別興奮,從他們的眼神中可知他們很有幸福感。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園的一些教學活動中和老師進行合作,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5)選擇雙休日開展親子活動,家長自願的形式帶領幼兒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園同樂以及遠足活動,深受幼兒及家長的歡迎,這樣的活動能增進了師生間、家長間的交流,收穫甚多。

  二、盤活社群教育資源

  (1)在主題教學活動中引進社群教育資源。在小班主題 “我愛我家”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們瞭解“我是怎樣長大的”並讓孩子體驗媽媽帶大寶寶是很辛苦的,要愛爸爸媽媽。我邀請了社群的一位四個月的`寶寶和他的媽媽。她們倆一敲門,孩子們就興奮了,用一雙雙好奇的眼光瞧著寶寶。李錦自告奮勇地上來問寶寶:“小弟弟,你吃飯了嗎?”錦翹首盼望。可小弟弟沒有說話,只是蹬著雙腿,此時,教室裡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兒,小朋友也走到小弟弟身邊問同樣的話,小弟弟還是沒有回答,孩子們失望了……這時,我告訴小朋友,小弟弟才四個多月,他還小,所以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瞧,阿姨正把寶寶抱起放在地上牽著他走路呢!阿姨要幫小寶寶做許多事是很辛苦的。你們小的時候也像小寶寶一樣,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把你們養大的。小朋友認真地看著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社群裡具有教育價值的資源非常多,教師根據主題需要,選擇有價值的、安全衛生的內容輔助教學更能推進主題教學。

  (2)走進社群利用社群環境開展活動。如去養老院慰問、走進社群演出、去植樹、超市、菜場參觀,瞭解成人勞動,增進與成人的交流溝通,瞭解周圍生活。

  (3)利用自然環境從孩子興趣出發,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運用感官去親近自然滿足好奇心。如:春天踏青、放風箏、秋天去田野觀看農民的勞動。

  幼教實踐證明,在生態式教育思想指導下,我們進行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共享,意在透過充分挖掘現有社群內可供幼兒園組織開展和使用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讓教育資源為幼兒園所有,直接用於組織教育活動,使之轉化為幼兒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材料或學習環境,成為幼兒認識、能力、技能、情感態度發展的教育因素。形成幼兒園、家庭、社群三位一體的幼兒教育,以產生綜合影響,發揮教育合力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