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文化探微及教育闡述的論文

“原道”文化探微及教育闡述的論文

  坐落於江南名城無錫、古運河之畔的無錫市市北高階中學始建於1934年,可溯源至民國私立原道中學,建校之初,以“原道”為校訓。透過百度搜索和文獻查尋,我們發現全國以“原道”為校訓的學校僅有一家,而以“原道”為題的文篇卻在中國歷史文化思想領域,尤其是文學領域中頻頻出現。

  時下,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並大力提倡發掘、繼承和宏揚祖國傳統文化。為此,本文試圖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剖析和探討原道文化的歷史淵源與教育內涵。

  一、“原道”一詞的本義及原道文化的探源

  “原”,會意字。小篆字形 。像泉水從山崖裡湧出來。從廠(hǎn),像山崖石穴形。從泉。本義:水源,源泉。原,水泉本也(《說文》)。由此引申出“推究、探究”之意,即古人“謂尋其本也”。

  “道”,形聲、會意字。小篆寫為 。從行從止首(shǒu)聲,上首下走,因“行”為四通八達的路口,“首”指頭向著行走的方向,止指“腳”,合起來就是指“人所行的路”。因此,道,所行道也(《說文》)。由此引申出“法則、方法、技術、規律和宗教的思想體系等意義。就“道”的文化視角看,“道”在我國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不同學說中,有著不同的內涵與外延。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由“天道”而至道家之“道”,即“法自然”的“自然之道”,屬宇宙本體範疇;二是儒家之“道”,即以“仁義”為核心,是“為人治國之道”,屬社會學範疇。第三種“道”,就是莊子《庖丁解牛》所述的庖丁出神入化的技藝。“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意指:“臣下所探究的是解牛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這裡的“道”,是指一種順應事物的規律。可以說,自古以來道之含義,雖有種種不同,但將“道”歸屬“形而上”的精神哲學層面,卻是基本相同的,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易經》)。

  顯然,以語法視角看,“原道”一詞應該理解為“動賓”結構(關係),原道就是探究思想、規律或事物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從中國文化發展軌跡看,就會發現歸複本然、究本追真的文化追問,一直是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文化思維的重要特徵。這種文化思維首先體現在政體上。眾所周知,“為政必先正名”(《論語?子路》),是儒家創始人孔子說過的反映其重要政治理念的一句話。這句話意思是指,人們在從事政治活動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透過正確的思維活動,找到一種使社會中的每一成員都遵守的生活原則和行為規範。“正名”是找到這些原則和規範的正確的思維方法。我們一般認為“正名”思想是孔子的創造。其實,已有大量史料證明,“正名”思想實際是孔子繼承“先王”的。問題是孔子為何要強調“正名”?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末期,當時禮崩樂壞,各種禮制都遭到破壞,僭越行為司空見慣,因此孔子要全面整頓,要求“克己復禮”,即剋制自己的貪慾(諸侯之間爭奪地盤的戰爭),恢復有道德觀念的生活(避免百姓生靈塗炭,共同尊敬周天子),要求重新恢復各種制度,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要各守其位,各事其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才可以開始新秩序的建設,老百姓才會明確自己應該怎麼做,全體社會成員才會有所遵循。因此這裡的名是理論、秩序、規範、法則,“正名”就是糾正一切名實不符的東西。“正名”這個概念反映著古代思想家關於如何正確處理不同社會地位、家庭地位的人際關係問題以建立和維護符合社會理想需要的生活秩序的基本思路――即追溯“周禮”來“正名”而後獲得理想的政治“秩序”。因而,中國文化傳統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別強調“道統”,凡事須“正本清源”,需要“正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事實上,“原道”,即探究事物之根本,可謂是“正名”思想的繼承和流變,因此原道文化源於儒家文化的“正名”思想。由此衍生的原道文學,亦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重要文學現象。據文獻考證,“原道”一詞肇始於西漢劉安《淮南子》首篇“原道訓”。何為“原道”?《淮南?原道訓》高誘注說:“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歷萬物,故曰原道。”(《諸子整合》)《淮南子》這篇文章雖出於劉勰之前,但推原的是老莊之道,不涉文藝;其後,現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首目“原道第一”,探究的是“文學之道”;再後來,唐代韓愈作《原道》,探究的是“原本、純正的儒家之道”,此“道”與時興的老莊道家之“道”以及佛教之道是對立的。上述內容,清代學者章學誠有云:“古人著《原道》者三家,淮南託於空濛,劉勰專言文旨,韓昌黎氏特為佛老塞源,皆足以發明立言之本。”而章學誠本人亦著有“原道”一文。從以上內容觀之,除《淮南子?原道》外,劉、韓、章均推原儒學之“道”,並以此為文學本質論的旨歸,故就“原道”在三人文學思想中的地位而言,涵義確乎近於高誘的註釋:劉勰《原道》是《文心雕龍》的樞紐,韓愈《原道》是古文運動的綱領,章學態《原道》是《文史通義》的總彙。顯然,原道文學即以表現儒家之道和現實、社會、人生為務的文學。它是儒家政治“正名”思想在文學領域中的延伸和投影。

  需要強調的是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他的《原道》既是儒學復古運動的宣言書,又是古文運動的壓卷之作,對後世影響更是極大。

  二、“原道”文化的當代教育闡述

  (一)“原道”文化的教育涵義

  20xx年,市北高中建校70週年,為進一步彰顯“原道”校訓在學校辦學精神和歷史積澱中的至高地位,取葉聖陶先生手書“原道”兩字為款,並請葉聖陶先生之長子、原民進中央副主席葉至善先生制銘,對“原道”進行了教育詮釋:“我校始建,取唐代先賢韓愈之教育名篇《原道》為校名,有深意在焉。夫‘道’者,世間萬物執行之規律也;探索之,弘揚之,即知即行,是謂‘原道’。歷屆師生恃之為司南,拳拳服膺,聲名遠揚,青藍冰水,前程何限。今七軼華誕,慶典既成,共制銘勒石,以志歡賀,以申惕厲。” “原道”校訓體現了對歷史文化思想的尊重和禮敬,對先人“尋本探源”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立意高闊大氣,歷史沉澱厚重,文化內涵豐富。儘管不同時期、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對“原道”做出不同解讀,但“探究事物之規律”、“歸復心體之本然”這一根本內涵卻未曾改變。

  回顧我校近80年辦學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演進,原道文化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斷的豐富與發展,其教育功能也在與時俱進,並逐步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原道文化內涵。

  (二)“原道”文化的辦學理念闡述

  學校辦學理念凝練於原道校訓文化中,它首先體現在辦什麼樣的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建設什麼樣的校風教風學風上。原有的市北高中的辦學和育人目標以及“三風”表述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體現了當時對學校發展目標和精神價值追求上的認知和定位,十幾年來,對學校辦學、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起到了較好的引領、導向和激勵作用。隨著世紀更迭、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學校辦學競爭和品質提升的要素日益多元化,培育弘揚學校精神、打造文化品牌成為學校競爭發展的重要舉措,得到了眾多學校廣大教師思想上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具體實踐中,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

  如何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建構和培育好市北學校精神,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引領學校今後發展,成為市北高中未來工作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2012年10月上旬我校接受省四星級高中複審現場評估,評估組專家在學校文化建設特別是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給予了我校很好的啟發和指導,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培育學校精神、提升文化品位的信心和動力。

  1.以“原道”為原點的辦學理念框架

  一是“原道”的內容構成,即原什麼道的問題。對應學校、學生、教師三個主體,我們把“原道”解讀為三個方面的要求,即:對學校而言,要原辦學育人之道;對學生而言,要原求學做人之道;對教師而言,要原治學為師之道。二是對“原道”的教育理念支撐,即如何體現的問題。我們主要嘗試對市北高中的辦學追求、育人目標和校風學風教風進行新的界定描述。從兩個方面的內在關係看,辦學育人之道主要體現在學校的辦學追求和育人目標上,求學做人之道和治學為師之道主要體現在學校的校風、學風和教風建設上。

  2.對相關辦學理念的思考和闡釋

  我們認為,對學校辦學追求、育人目標和“三風”等教育理念的建構闡釋,既要秉承歷史傳統,融入儒家文化,又要富有時代氣息,彰顯學校特色,同時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1)市北高中的辦學追求

  辦學追求是對學校辦學的理想狀態的理解和表述,對學校發展具有目標引領作用,但不能好高騖遠,明顯脫離學校的發展水平和實際定位,要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否則就是一句空話,甚至貽笑大方。對我們來說,“一流”、“領先”、“知名”等詞語在辦學追求中要慎用,應該側重於對教育者辦學理想中本質的、永恆的東西的體現,基於此,我們考慮將市北的辦學追求界定為“德業兼修,形神俱備”。德,指學校的教育之德和社會責任;業,是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形,指學校的社會形象和師生形象;神,是學校的精、氣、神,是學校的精神風貌和氣質神韻。德業兼修,形神俱備的學校,就是一所理想的學校,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2)市北高中的育人目標

  培養什麼樣的人,這是教育的本質問題。培養國際化、創新型的高層次人才是當下教育人的夢想,它能給學校和教師帶來很大的榮耀和成就感,但這至少不是市北的主要目標,而且也不是社會構成的主體。我們認為,在任何時候,中國社會最需要的是正直自強的公民。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將市北的育人目標定為“篤正自強,公民情懷”,並且與之前學校的育人目標有很大的連續性。“篤正自強”體現的是修身立業之道,“公民情懷”體現的是處世為人之道。尤其是“公民情懷”,它的內涵是:明晰自己的權利義務,以公民的思維推己及人,勇於擔當,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是一種大善、大勇。市北高中培養的就應該是具有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社會主流群體。

  (3)市北高中的校風

  我們將市北的校風表述為“懷德養正,志學敦行”。“懷德”出自《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意思是做人要常念德行,不忘道義;“養正”出自《易經》:“蒙以養正,聖人之功也”,意思是要教育兒童走正道,有正氣,守正義,要養浩然正氣;“志學”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高中生正值志學之年,要有志於學習,學有志向;“敦行”出自《禮記》:“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敦行”意為勉力去做,“志學敦行”要求師生做到知行統一,既要坐而論道,更要起而行道,強調知行合一。

  (4)市北高中的學風

  為什麼先講學風,須知,先有學而後有教,教因學而生。培養倡導什麼樣的學風,一定要符合本校學生的總體層次和特點,能夠指明學習上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聰明而勤奮的孩子不在市北高中,進入市北的學生要麼兩方面都不夠突出,要麼某一方面有所不足。學生的智力狀況不是學校能夠改變的,我們能做並且要努力做好的是改變學生的態度和方法,因此,我們提出市北的學風是“恭誠有恆,勤勉有道”。其意為:對學習要有恭敬、敬畏的態度,始終保持學習的恆心和毅力;在勤奮學習的同時要注重掌握科學的方法。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恆心和方法是市北學生學風建設的關鍵點,而且首先是恆心,良好學習狀態的激發和維持是極有價值的生命課題。

  (5)市北高中的教風

  作為教風應該充分體現教師群體風格特徵和教育追求。市北高中教師隊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樸實真誠和踏實勤奮,這種做人做事的品質作風很好地教育和感染了學生。我們在之前市北教風的基礎上,提出“抱朴守拙,啟智達人”。“抱朴”出自《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抱朴守拙”出自《菜根譚》:“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樸拙”乃一種文人心態,其根本是對自身的德行要求和責任承負。將“抱朴守拙”作為市北的教風意為:要持守質樸無華的本真,保持職業神聖感和心境的平和。“達人”出自《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強調君子要推己及人,察己知人,在市北教風中意為尊重學生,教與學互惠共生,師生共同發展,這是教育教學的理想境界。

  總之,將探究事物之根本的原道思想注入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之中,用以引領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課程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等,建構富有個性特色的學校文化,使“原道”成為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