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取向與開展路徑論文

試論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取向與開展路徑論文

  摘 要:當前,我國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效果如何,能否建立起相關的長效機制尚無定論。在此階段,需要認清傳統文化教育的追求,同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如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完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豐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的傳統文化師資隊伍。

  關鍵詞:高校;傳統文化;價值取向;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手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作為對由商業領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思潮,以及受其影響而普遍存在於眾高校之中的重理輕文、唯技術論、唯就業率是瞻等思想傾向的反思與修正,傳統文化教育日漸受到學界與教育界重視,相關學術研究及教學實踐層出不窮。時至今日,傳統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還被視為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於2014年制定下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下文簡稱“《綱要》”)可視作政府層面針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頂層設計。因此,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

  一、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取向

  思想正確是行動正確的前提,目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在思想層面明確其價值取向,解決“為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乃是當務之急。

  (一)志在遠功,不求速效

  何為傳統文化,籠統地來講,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華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為它下一個內涵與外延較清晰的定義,可參考趙洪恩在《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中華民族為創作主體,於清晚期以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特色和穩定結構的、世代傳承並影響整個社會歷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體系。”究其本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政治倫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內聖外王”的完美人格為追求目標,以修身立德為根本要務。《左傳》有“三不朽”之說,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為首。《論語》中亦記載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張――“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教育除教授學生知識外,更為重要的功用在於對其進行精神和道德上的薰陶,而要使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發生改變非透過長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實現,這就意味著傳統文化教育效果的顯現是逐漸的、延時的而非立竿見影的。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不能“一刀切”地套用應用型課程的評價體系來評估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效果,更不當懷抱功利主義心態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過幾次課程就能點化“頑石”為“金玉”的效果。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應以廣泛介紹傳統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砥礪品德的自覺性為目標,追求的是“春風化雨”之遠功。

  (二)“古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傳統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學生的足夠重視,被視為常規課程和專業知識的補充,屬“可有可無”性質,原因之一即在於這部分人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置於相對立的位置上,認為在現代社會提倡傳統文化是一味崇古之舉,是歷史倒退行為。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傳統文化非為封建時代遺

  留下來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風雲變遷,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這是因為它有一常葆生機的要訣,即在保持本質要素不變的同時不斷與所處時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時期新生文化的精華,自我修正,自我揚棄。若以水喻之,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山澗為溪水,入河渠為河水,入江湖為湖水,歸大海則化為海水,其性不變,但其形能萬化。僅以“孝”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為眾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書中有一則“郭巨埋兒”的故事,在古人看來此乃至純至孝之舉,當加以弘揚,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將其製作為公益廣告懸掛街頭卻在市民中引發爭議,許多市民認為此舉不合時宜。究其原因,並非因為傳統文化所主張的“孝道”在本質上是錯誤的或過時的,已為今人摒棄。事實上,在當今社會,“孝文化”仍為政府和民眾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會上得到廣泛讚譽,歷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常有人因善盡孝而入選即是明證。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實是故事中“殺兒奉母”這一藐視他人生命權利的有悖時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說,“孝”作為一種精神貫穿古今,但不同時期,人們對“孝”的內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盡相同,帶有各自時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降,尤其是改革開放開啟國門後,西風東漸,以傳統文化為主導的一元文化環境也隨之轉變為多種文化思潮並存的多元化文化環境。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處於將定未定之際,面對多元文化衝擊,譬如劉姥姥初入大觀園,見這也好,見那也奇,如不能及時確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則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對主義,淪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無所適從之一代。因此,在當代高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非為對抗西方現代文化,有了傳統文化作為“主心骨”,大學生能更為理性地看待現代文化,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大學生作為文化主體的自主性並對他們的文化鑑賞力抱有信心。教育者當以開放的心態,引導學生廣泛接觸不同的文化,幫助他們形成開放的、科學的文化審美與文化價值觀[1],允許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環境中自主進行文化選擇。既不必片面強調中國傳統文化較其他文化的優勢――要相信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時還應允許他們對傳統文化中落後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繼承、創新。

  (三)釐清傳統文化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國學教育的關係

  近年來,與傳統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視的還包括人文素質教育和國學教育。三種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內容上多有相近之處,因此在有關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它們常被混為一談,甚至相互代替。這種認識上的模糊顯然不利於傳統文化教育的推進,必須釐清三者之間的關係。

  首先,“人文”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素質”則是指由多種心理品質組成的一種綜合結構,它包括語言文字修養、藝術修養、政治修養、文明禮儀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歷史和哲學修養等,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整體表現。[2]可見人文素質教育從內容上來說涵蓋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據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的觀點,“國學”乃是專指中國固有的學術,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涵蓋知識、信仰、藝術、宗教、哲學、法律和道德等諸多層面[3],其內涵較之國學要豐富得多。

  二、高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

  要使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評估更具科學性,最終在高校普遍建立起傳統文化教育的長效機制,筆者以為可由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完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

  整個傳統社會的文化都可稱為傳統文化,而自孔子設館授徒以來,傳統社會的文化學習內容就大致被固定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分別對應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識字和計算六方面的知識與技藝的學習。當前,部分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偏重於對文史學科尤其是古典文學知識的介紹,甚至將傳統文化教育等同於開設幾門諸如《大學語文》、《古典詩詞欣賞》之類的文學選修課程,這種做法無形當中窄化了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得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過於單薄。此外,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物件的大學生其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單一的文學類課程並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有鑑於此,高校應著力構建一套完整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該體系的構建須遵循以下四點原則: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在傳統文化學習方面的興趣及要求,按需設課,這是體系構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專業藩籬,整合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合理調配師資,開設課程;三是課程體系應儘可能全面地覆蓋傳統文化各領域,除古典文學外,哲學、藝術、體育、民間技藝等方面的優秀文化――無論是物質或非物質形態的――都應在課程體系中得到體現,如可開設有關傳統技藝、民俗、書法、武術等的課程,這是提升課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後,體系中的課程既要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同時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講求專業深度和知識完整性的必修課,也有以激發興趣為主的選修課,這樣可以保證課程體系的合理性。

  (二)“三結合”豐富教學手段

  其一,內外結合。由於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可能是知識也可能是技藝又或是固化的物質形態――如某些人文景觀。與之相對應,傳統文化教育也不能侷限於課堂教學一途,而是應當結合課程特點,以教學效果最大化為旨歸採取課堂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如在講授傳統戲曲課程時既要透過課堂教學介紹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應帶領學生到劇院觀賞相關劇目的實地演出,若缺少後一種教學方式就會使學生產生“紙上得來終覺淺”之感,降低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影響學習效果。

  其二,動靜結合。在課堂教學中除口授、板書等教學手段外還應輔以多媒體教學,將觀賞性強的內容製作成圖片或音影片,也可以組織學生結合授課內容開展諸如舞蹈表演、道德話題辯論等課堂活動,讓靜的知識“動”起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其三,點面結合。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開設幾門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必須採取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門課程的講授和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都應儘可能結合教學和活動環節滲透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爭取做到“無孔不入”,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的傳統文化師資隊伍

  就我國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現狀來說,當前,在高校從事此類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專業的教師,由於他們屬於特定領域內的專業人才,其教學內容可能涉及傳統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學的出發點是講授專業知識,因此僅依靠現有的這部分師資力量是不能滿足傳統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構建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傳統文化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求學校儘快建立相應的教師培訓制度,選拔出一批對傳統文化教育感興趣同時又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對他們進行系統的、長期的傳統文化教學方面的培訓;同時要意識到,一名優秀教師的培養非賴朝夕之功,高校在培養自己的專業教師的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將那些在某些傳統文化領域有一技之長的專家學者、能工巧匠、表演藝術家都吸收進入傳統文化教師隊伍中,鼓勵他們各依所長面向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

  正如《綱要》中所說,中國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範、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有責任也有義務肩負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用傳統文化的精華濡染當代大學生,陶冶他們的情操,砥礪他們的德性,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在繼承中創新,於創新中繼承,永葆傳統文化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朱玲萍。大學傳統文化教育困境探析[J]。 中國高等教育,20XX(22):33。

  [2]彭定。品格育成與人生歷練[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0。

  [3]杜悅。什麼是國學 什麼是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研究所劉夢溪所長訪談錄[N]。 中國教育報,20XX—05—23(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