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泛指專科畢業論文、本科畢業論文(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博士學位論文)等。計算機系的畢業論文應該怎麼寫?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篇一:

  計算機系統結構簡述

  摘 要:計算機系統結構是一個有多個層次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未來的計算機將會朝著微型化、網路化和智慧化的方向發展,為了使大家對計算機系統結構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本文主要介紹了計算機系統結構的一些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分類方法和計算機系統設計的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系統結構;馮諾依曼結構;Flynn分類法;馮氏分類法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於1946年,在問世將近70年的時間裡,計算機共歷經電子管計算機時代、電晶體計算機時代、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和巨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計算機更新換代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計算機系統結構。

  1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

  1.1 計算機系統層次結構的概念

  現代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和軟體組合而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如果繼續細分可以分成7層。L0:硬聯邏輯電路;L1:微程式機器級;L2:機器語言級;L3:作業系統級;L4:組合語言級;L5:高階語言級;L6:應用語言級。其中L0級由硬體實現;L1級的機器語言是微指令級,用韌體來實現;L2級的機器語言是機器指令集,用L1級的微程式進行解釋執行;L3級的機器語言由傳統機器指令集和作業系統級指令組成,除了作業系統級指令由作業系統解釋執行外,其餘用這一級語言編寫的程式由L2和L3共同執行;L4級的機器語言是組合語言,該級語言編寫的程式首先被翻譯成L2或L3級語言,然後再由相應的機器執行;L5級的機器語言是高階語言,用該級語言編寫的程式一般被翻譯到L3或L4上,個別的高階語言用解釋的方法實現;L6級的機器語言適應用語言,一般被翻譯到L5級上。

  1.2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定義

  計算機系統結構較為經典的定義是Amdahl等人在196x年提出的:由程式設計者所看到的一個計算機系統的屬性,即概念性結構和功能特性。由於計算機具有不同的層次結構,所以處在不同層次的程式設計者所看到的計算機的屬性顯然不同。

  2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

  2.1 傳統系統結構

  當Amadahl在196x年提出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定義時,也提出了採用系列機的思想,它的出現被譽為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當人們普遍採用系列機思想後,較好的把硬體技術飛速發展與軟體環境要求相對穩定的矛盾解決了,這就要求系列機的系統結構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基本不變。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它的資料表示、指令系統以及其他概念性的結構保持不變。

  2.2 馮諾依曼結構

  馮諾依曼結構(也稱普林斯頓結構)是美國數學家馮諾依曼在1946年提出的,他將計算機分為五大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其基本思想是儲存程式,主要特點是:(1)單處理機結構,機器以運算器為中心;(2)採用程式儲存思想;(3)指令和資料一樣可以參與運算;(4)資料以二進位制表示;(5)將軟體和硬體完全分離;(6)指令由操作碼和運算元組成;(7)指令順序執行。

  2.3 對馮諾依曼結構的改進

  為了更好的最佳化計算機系統結構,人們不斷對馮諾依曼結構進行改進,總的來說,共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在馮諾依曼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另一種是採用“革命”的方法,即脫離馮諾依曼結構,和其工作方式完全不同,統成為非馮諾依曼結構。

  2.4 哈佛結構

  哈佛結構的計算機分為三大部件:(1)CPU;(2)程式儲存器;(3)資料儲存器。它的特點是將程式指令和資料分開儲存,由於資料儲存器與程式儲存器採用不同的匯流排,因而較大的提高了儲存器的頻寬,使之數字訊號處理效能更加優越。

  2.5 其他系統結構

  馮諾依曼結構開啟了計算機系統結構發展的先河,但是因為其集中、順序的的控制而成為效能提高的瓶頸,因此各國科學家仍然在探索各種非馮諾依曼結構,比如,資料流計算機,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等都是較為著名的非馮諾依曼結構。

  3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分類方法

  研究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分類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計算機系統結構和組成特點的認識以及對系統工作原理和效能的理解。下面簡單介紹2種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Flynn分類法;馮氏分類法。

  3.1 Flynn分類法

  由於計算機系統結構由多級層次構成,因此在設計計算機系統結構時就可以有三種方法:(1)“從下往上”設計;(2)“從上往下”設計;(3)“從中間開始”設計。

  4.1 “從下往上”設計

  首先根據能夠得到的硬體,參照已經生產出來的各種機器的特點,開發出將微程式機器級和傳統機器級設計出來,然後依次往上設計,最後將面向機器的虛擬機器級設計出來。在硬體技術高速發展而軟體技術發展相對較慢的今天,如果繼續採用這種設計方法,會導致軟體和硬體的脫離,因此已經很少使用這種方法。

  4.2 “從上往下”設計

  首先根據應用的需求,確定好整個系統的框架,然後逐層向下進行設計,同時可以兼顧到上層的最佳化,最後設計出微程式機器級和傳統機器級。這種設計方法較好。

  4.3 “從中間開始”設計

  大多數將“中間”取在傳統機器級和微操作級之間。在設計時,綜合考慮軟硬體,定義好分介面,然後由中間點分別往上、往下同時進行設計。此種方法可以縮短設計週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計算機系統結構進行了一些簡單的介紹,它是計算機的靈魂,目前,如何更好地提高系統結構的效能,仍是各國科學家不斷研究的課題。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篇二:

  淺談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維護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在現今的國際上,計算機與網際網路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和維護又是我們所面臨的一項急需解決的問題。儘快計算機系統安全方面的技術已經日漸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威脅著我們系統的問題。計算機病毒、駭客攻擊、系統故障等問題會導致我們計算機系統中資料檔案洩露或者丟失,嚴重的會致使電腦或系統癱瘓,因此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維護是我們所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本文將對計算機系統安全與維護進行詳細介紹。

  關鍵詞:計算機系統;安全與維護;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經在政府機關、教育機構、金融商業和企事業單位等廣泛普及,所涉及到的資料庫的安全也是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計算機系統安全是採取一定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對計算機硬體、軟體、資料庫等進行保護,防止遭到偶然或者惡意的破壞。計算機系統維護是指保證計算機系統能夠正常執行而進行的定期檢測、修理和最佳化。主要從硬體和軟體方面入手。硬體包括計算機主要部件的保養和升級;軟體包括計算機作業系統的更新和防毒。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維護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安全措施,對許可權控制進行設定,對資料進行備份。

  一、現階段計算機系統安全與維護存在的問題

  (一)高科技專業人才的匱乏

  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管理和維護的主要因素是計算機技術人員,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管理和維護的工作所需要的人才是要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綜合型人才。目前,計算機專業人員相對缺乏,在我國很多行業中都需要一些在計算機方面出類拔萃的人才,相對於我國龐大的計算機應用網路對優秀人才的需求來看,這些優秀的人才只是鳳毛麟角,杯水車薪,並且只依靠這些技術人員的力量來對計算機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排查和維護是遠遠不夠的,國內外的一些垃圾資訊總能透過網際網路入侵我國的網路,在透過我國的某些網站傳送給其他國家,這就導致我國被一些國家風度通道,訊息進不來,同樣也傳遞不出去,大量垃圾資訊堵塞在計算機系統中,久而久之計算機系統就會癱瘓,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計算機系統安全造成了威脅。很多企業內部每天進行的電腦操作頻率相當高,其計算機系統覆蓋面較廣,因此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同員工對計算機的操作息息相關。很多人對計算機系統安全意識和態度較低,這也是影響計算機系統安全的重要因素。不懂電腦技術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一般都是憑藉自己的感覺對計算機進行操作,雖然現在科技比較發達,計算機系統有身份認證、防火牆等安全管理辦法和很多技術卓越的計算機管理人才,但依然不能保證其他計算機高手對系統所造成的各種威脅。因此,培養更多技術卓越的計算機管理人才勢在必行。

  (二)計算機作業系統本身所存在不安全因素

  造成計算機系統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計算機作業系統本身。很多版本的計算機作業系統都是採用動態練級的,包括驅動程式和系統服務等,他們的開發和系統的升級都是透過補丁的方式來實現的,但是這種補丁的方式既可以被系統開發商採用,也同樣能被系統入侵者所利用,這是計算機病毒產生的基礎。簡而言之,計算機作業系統本身計算機系統安全產生了矛盾。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計算機系統在網際網路中支援網路載入,一些方便計算機軟體除錯和維護的視窗在軟體開發時就被預留,這都是系統入侵者對系統進行破壞的便利通道,對計算機系統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影響了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安全。

  (三)計算機系統病毒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計算機駭客為了不同的目的所製造出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程式給計算機系統帶來巨大威脅。當今社會很多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機密資訊都被儲存於計算機系統內,若計算機系統被電腦駭客攻破,會造成資訊損毀甚至丟失,這是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重大問題。另外,銀行系統與醫院計算機系統若遭受到病毒侵襲,都會給平日工作帶來極大不便,嚴重時會造成難以估計和挽回的損失。

  (四)計算機等裝置的故障所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裝置故障也是影響計算機系統安全的一項潛在因素。對於計算機系統來說,永久性的裝置故障對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的影響時長期的、反覆的。例如短路、程式設計錯誤等,若不能及時處理和解決,都會成為永久性的不安全因素。一些間歇性的裝置故障,例如接觸不良、電壓波動等雖然不需要修復都可馬上正常運作,但是對計算機系統都會找出瞬間癱瘓,甚至資料丟失等威脅。

  (五)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人員操作不當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最忌操作人員粗心大意,其職能是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管理和維護,涉及到的是計算機系統安全。工作時間長,他們對一些新的安全特徵不夠了解,並依然使用這些預設配置,並同他人共用計算機口令等,這些都是管理上的失誤和工作上的大意,給計算機系統帶來了潛在性的不安全因素。

  二、計算機安全概述

  (一)計算機安全概述

  一般說來,安全的系統會利用一些專門的安全特性來控制對資訊的訪問,只有經過適當授權的人,或者以這些人的名義進行的程序可以讀、寫、建立和刪除這些資訊。

  隨著計算機硬體的發展,計算機中儲存的程式和資料的量越來越大,如何保障儲存在計算機中的資料不被丟失,是任何計算機應用部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計算機的硬、軟體生產廠家也在努力研究和不斷解決這個問題。

  計算機安全包括系統軟體,硬體,以及周圍的裝置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影響計算機安全的因素包括軟體漏洞、計算機病毒、駭客攻擊和操作失誤等。

  (二)防火牆對計算機系統起到安全和維護作用

  防火牆是系統對外界干擾所設定的第一道防線。其主要作用是隔離網路內部和外面,明確界定網路內外的邊界與服務,與此同時完成授權、訪問控制等安全審計功能。防火牆在廣義上來說是一個隔離器,其對內部網與Internet之間的所有活動與聯絡進行監控,並隨時保證內部網路的安全,這樣看來,防火牆也可以被看做是一個限制器和分析器。

  三、針對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維護問題的對策

  (一)培養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人才

  計算機安全管理屬於高技術範圍,我國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維護人才缺失,所需要做的不僅是對現有人才進行技術提高,對他們的專業水平也要提出更高要求,並不斷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聘請計算機方面的高階專家給系統安全管理人才進行專業培訓,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還能對他們現有的知識進行更新,始終保證所掌握的知識走在計算機系統安全的前列。這樣他們才能再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安全管理和維護的工作中得心應手。為我國培養計算機技術卓越的人才刻不容緩。

  (二)杜絕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和維護人員的錯誤操作

  這就要求加強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作意識和工作態度,因為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和維護人員的不恰當操作而對系統帶來的不安全影響時導致系統不安全不穩定的最直接因素,但這種因數屬於可控制因數。因此,應該建立健全的行業規章制度,規範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和維護人員的操作行為,將國家法律和系統安全意識都上升一個高度。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患於未然,最好系統資料備份或者還原回覆操作預留,這樣就能應對因裝置故障等不可控制因素髮生而對計算機系統產生的不安全影響,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也是有效解決系統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之一。

  (三)提高對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的硬體維護水平

  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和維護人員應及時的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清理和修復。及時下載補丁和升級軟體對系統進行維護。並週期性的檢查清理計算機硬碟的磁碟空間和防火牆的設定情。時常更加計算機系統安全口令和密碼等。對於外來資源及時進行防毒等處理。

  四、總結

  根據上文的闡述不能看出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維護是不容忽視小覷的問題。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杜絕操作失誤,定期對軟硬體進行升級和維護扥都是有效保證系統安全執行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各行業工作安全性得到提高,從而促進我國各行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毅.淺談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維護[J].企業導報,2010,5

  [2]姚瑤.淺談計算機病毒及其防範[J].電腦程式設計技巧與維護,2009,6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1.java畢業論文

  2.成教畢業論文

  3.機械畢業論文

  4.餐廳空間畢業論文

  5.服裝設計畢業論文

  6.手風琴畢業論文

  7.商法畢業論文題目

  8.機械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9.畢業論文個人評定

  10.本科英語畢業論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