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場馬拉松別隻想著衝刺勵志文章
人生這場馬拉松別隻想著衝刺勵志文章
-1-
陸哥是一位健身達人,他的朋友圈經常會曬自己跑步的照片,偶爾還會參加當地的馬拉松比賽,都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高曉松的一句“生活不止於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勾起了無數文藝青年心中的熱血。而在我眼裡,陸哥就是這樣一位把生活過成詩的人。
每週六,陸哥都會出去參加線下活動,跑步、打網球、攝影,樣樣不少,每年還會與三五好友一起出國自駕遊,前年去了俄羅斯,今年去了緬甸、泰國。
陸哥的朋友圈有這樣一條語錄:人生這場馬拉松,別隻想著衝刺。
其實陸哥和很多朋友一樣,有著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經常加班,偶爾還會出差,但每週六,他就跟換了一個人一般,開始變得優閒起來,如同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突然減速滑行,忘了終點,開始享受起旅途的風光。
-2-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每一位能把生活過成詩的人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更是精力管理的專家。朋友圈裡有陸哥這樣的榜樣對自己也是一種鞭策。
市面上教大家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書籍很多,分享精力管理的文章也不在少數,但都侷限在一個領域,沒能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
其實,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都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兩項技能,二者相輔相成、結合在一起便會產生1+1>2的效果。
16年時,讀者送了我一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是克里斯·貝利,來自加拿大,曾被著名的TED論壇邀請演講,被評為史上最具有生產力的人。
為了研究如何提高效率,貝利曾拒絕2份高薪工作,利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實驗總結出25種最有效的方法。他曾嘗試過10天裡完全與世隔絕,從而判斷環境對效率的影響;也曾為了驗證冥想與效能之間的關係,堅持一週冥想35小時!
當時這本書國內還沒有上市,書是在臺灣地區代購的繁體字版本,儘管閱讀起來有些吃力,但還是抵擋不住它的魅力。
今年國內的版本也出來了,標題被改為《別讓無效努力毀了你》,聽起來有點雞湯,但內容依舊充實,翻譯也更加接地氣,方便閱讀。
-3-
經常有人吐槽時間管理讓生活變得機械,缺乏活力,實則恰恰相反。
正如貝利所言:我們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創造出更多時間,讓我們有機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書的前三章作者著重分享了時間管理的實用技巧。
水滿則溢,當我們的計劃過於細緻且冗雜時,便會成為一顆停不下來的陀螺,逐漸地變成工作的奴隸,忘了生活的本質。
不妨學學陸哥,他說,正因為他知道自己每週六下午要去參加活動,工作日的時候便會想盡辦法提高效率,不至於無休止的拖延。
對於重要緊急的事情就立刻著手去做,而對於不重要的事情便可以授權給他們或者選擇放棄。
每一天我們面對的事情都隱藏著不同的`回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更多的時間、精力花費在回報率高的事情上。
想想看你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每天一開始,就盡全力去解決這三件事,等處理完畢再去解決其他事情。
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他做了多少事,而在於做了多少正確、有意義的事。
-4-
會工作更要會休息。
良好的時間管理,會讓我們的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而優秀的精力管理,可以幫助你我以更飽滿的熱情迎接未來的挑戰。
人生這場馬拉松,不能只想著衝刺,不妨有規律地停下來,設定一個人生補給站,每週抽出一定的時間慢下來,補充精力。
《別讓低效努力毀了你》的後五章,作者貝利便將更多的篇幅留給了精力管理的範疇,教會我們如何放鬆,甚至如何更好地吃飯、喝水。
受陸哥的影響,結合書中的相關知識,每週六的下午,我也設定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補給站。
吃過午飯,睡上30分鐘午覺,起床後打掃打掃衛生,天氣好的時候就把書架角落裡的書籍一起搬出來曬曬太陽。路過樓下花店時,買上一小盆文竹,一點點綠意就能把家裡點綴的生機盎然,換來一週的好心情。
時間充裕的話,約上好友一次出門逛逛商場,吃頓大餐,有好看的電影就直接買票。
慢下來的週六,看似“浪費了”一下午的寶貴時間,卻讓我感到無比的舒暢,臨睡前再去衝上一個熱水澡,宣告著一天,乃至一週的結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一週。
-5-
除此之外,週六下午也是我回顧總結的時間。
坐在沙發椅上,拿起kindle閱讀一週收藏的好文章,同時也會將這些文章儲存在印象筆記上分類整理,以便日後翻閱。
再抽出半小時的時間制定下週的計劃清單。
週六補給站,讓一週的碎片內容化零為整,幫助我們梳理出一週的知識框架,也幫助我們更好地展望未來,做到心中有數。
貝利在《別讓無效努力毀了你》結尾說:當我們正確地運用高效能方法時,我們會發現,實現高效能是獲得快樂的秘訣之一,獲得快樂也是實現高效能的秘訣之一。你在實現高效能的過程中越是善待自己,越是可以提高效能。
學會每週給自己放半天的假,學會慢下來,讓人生這場馬拉松,除了奔跑,更要學會欣賞沿途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