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勵志成功故事範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勵志成功故事範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勵志成功故事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勵志成功故事 篇1

  傳統的觀念,很多都已經過時。但是,傳統的智慧,如果認真地加以整理,並有意識地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運用,定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在更新。對於企業來說,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諸多因素如良好的財政狀況和不懈的創新精神,再加上充分運用謀略,便是取勝的關鍵。其中,”創新”可謂公司生存的靈丹妙藥。

  以美國《幸福》雜誌主持的“1993美國公司聲譽調查”為例:該調查(一年一度)始於1982年,調查物件是《幸福》雜誌評出的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中的若干家。過去的11次調查中,國際商用機器(IBM)曾四次名列前茅,默克公司(Merck)奪得了“七連冠”。然而,在1993年度的調查中,這兩家公司均遭慘敗,被擠出前10名,一批後起之秀取而代之。生產橡膠與塑膠製品的魯波梅德公司榮登榜首,美國家庭用品總經銷店、微軟公司、迪斯尼公司以及摩托羅拉等9家公司緊隨其後。

  原因何在?經濟學家們一致認為,默克公司前7次的勝利是由於“在80年代開發了大批新產品”,而這次失敗原因固然是多方方面的,但究其根源在於“無法在90年代保持這種創新勢頭”。

  簡言之,默克公司缺乏創新精神。曾連續作了8年經典亞軍的魯波梅德公司,如今終於走出“伴娘”的角色,接過了屬於“新娘”的鮮花。它的成功首先應歸功於創新。據統計,該公司平均一天就有一種新產品問世。這就是魯波梅德公司奪魁之所在。雖為橡膠和塑膠製品行業的霸主,魯波梅德公司卻時常著眼於一些“小玩意”:信箱、儲蓄盒、玩具、拖布、手套、醫用壓舌板、牆桌布……林林總總5000多種。以“齊”制勝,也是一種創新。摩托羅拉的創舉更令人敬佩。幾年前,它就預見到無線電通訊領域即將發生巨大變革。為此,公司一次性投人數十億美元,開發研製新產品。公司在當時迎來了金色的“收穫時節”:在蜂窩移動式電話、電尋呼和其它現代化通訊領域,該公司的領導地位已不容置疑。摩托羅拉公司4年前開始興建的全球通訊網路覆蓋了全球的66顆衛星,在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撥通電話。

  保持企業良好聲譽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複雜的任務,而“顧客們是永不滿足的”。企業若總是“循規蹈矩”,無疑是坐以待斃。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正如一位經濟界權威指出的,在現代商戰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個字“變”。企業如此,個人也如此。朋友,敢於冒險吧!敢於創新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勵志成功故事 篇2

  《詩經》裡有這麼一句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就是說,其它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後來被人們用來借喻應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從而幫助自己,才能取得偉大的成功。

  的確,別人的前車之鑑確實能給自己很多啟示,但卻並不是時時如此。

  1934年,前蘇聯物理學家切倫科夫在研究放射線穿過流體時,觀察到了一種淡藍色的輝光。便去找弗蘭克討論。弗蘭克找到了當時任蘇聯科學院院長的老師請教,希望老師能給予他們一些啟發。不過老師的回答令他們十分失望,認為那只是一種熒光而已。老師還說,在他們研究之前就有很多人發現過這種藍光,可卻都是熒光,希望他們不要重蹈覆轍。

  不過切倫科夫卻始終堅信:那不是熒光,也不是普通的光線。他沒有聽取老師的意見,堅持自己的觀點,又去找理論物理學家塔姆共同研究。幾天後,這3個年齡都不足30歲的年輕人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發現了“切倫科夫光”,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如果當時的切倫科夫聽取了老師的意見,銘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金科玉律,否定自己的觀點,放棄繼續研究的話,輻射物理學上又將遺憾地失去一個理論成果。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生物學巨人達爾文,在發表《物種起源》前就遇到重重阻撓。先是當時神創論的固不可徹,已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達爾文不知聽過多少親朋好友的勸誡,遭到多少世人的質疑。再是後來父母親的堅決反對,苦口婆心也沒能規勸兒子走上正路的他們甚至認為自己的兒子思想不正,父親罵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胡思亂想”。但“堅持己見”的達爾文並沒有放棄,即使這條道路看上去實在渺茫,即使遭到所有人的諷刺和謾罵,即使他自己都猶豫在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研究路上取證。

  但,他還是相信了自己,棄他人“可攻之石”。最終,這樣一位人們眼中的“怪人”帶著他的“進化論”開創了生物學的嶄新時代。

  正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老子的話正好詮釋了這一道理。試問:一個人如果總是在意他人的意見,總是於他人角度來審查自己的思想,那他怎能“不目盲,不耳聾”?對於自己目標和想法都搖擺不定的人,又怎能成功,如何成功?況且也不定他人的意見都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也不定他人的思想會比自己高到哪兒去。既然如此,為何不信自己一把,一根筋地試一試呢?優柔寡斷只會造成失敗。

  自古就有“河之深淺,親自試之;梨之酸甜,親自嘗之”的說法,但丁也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有著如此勇氣的獨闢蹊徑的`成功人士也大有人在。天文學家哥白尼,如果不是一次次地拒絕他人的意見,忍受眾人的非議,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只為堅持自己的信念,能改變當時“宇宙圍繞地球轉”的世界嗎?科學家伽利略,如果不是在人們一次次地勸誡下、提議下、甚至嘲笑下,不是在亞里士多德的和光環下,不是在被諷為狂妄者的壓力下,依舊堅持己見,實事求是,在比薩斜塔上證明了自己的落體論,如今的物理課本上可能還是那個錯誤的定理。如果不是遭到種種非議,一次次地堅定自己的夢想,比爾蓋茨會成為世界首富嗎?我們今天的社會又將是什麼樣子?

  “東方居里夫人”吳健雄女士,就有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膽識。在做β衰變試驗證明李政道和楊振寧的理論時,美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就多次勸告,認為她不可能做出來,斷言她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但正是這種寧肯拼一次,絕不留遺憾的座右銘,這種忘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千年道理的堅持己見,讓她證明了自己。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他山之石”都是絆腳石,我們也要因事制宜,找準正確的方向,有時候也要在眾非下堅持一下自己。或許“他山之石”也是塊遠不及你的弱石。

  石要看是什麼樣的石,攻玉要看怎樣個攻法。“薄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要知道,他山之石,也未必能攻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