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通用5篇)

關於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通用5篇)

  殘疾人的成就離不開他們自強不息的艱苦努力。他們對身有殘疾,但透過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輝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通用5篇),歡迎閱讀。

  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 篇1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陝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待有了一筆錢後,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特別喜愛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裡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著高壓線線杆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鬆開並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於還沒開啟自己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著。

  從那以後,家裡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著弟弟留在家裡,而母親帶著她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己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必須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然後努力學習、鑽研,使自己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現在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己的學業,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昇華,哪怕乞討,也是為了飛翔。

  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 篇2

  張治平,男,漢族,1948年生,視力殘疾,特級教師,重慶市人,現為重慶市盲人學校音樂教師,系重慶市盲人協會主席。患先天性視神經萎縮,30歲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樂學院函授部作曲專業結業,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其創作的歌曲、樂曲《我愛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駕駛碰碰車》獲中國殘疾人文藝匯演創作獎,歌曲《快樂王子的小船》獲中國少兒歌曲創作一等獎,《甜甜的嘞》收入全國音樂教材小學第七冊。曾獲全國自強模範、中國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

  雙目的失明張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卻能夠用耳朵去“觀察”,用敏銳的心思去體會。他用音樂譜寫著一首首動人心絃的自強之歌。

  張治平出生在重慶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學時查出患有無法治癒的“先天性視神經萎縮”症,當時視力只有0.2。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張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後在學校的一節音樂課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動力。老師播放了由盲人音樂家阿炳創作並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悲傷又充滿希望的音樂以及老師對阿炳的介紹,彷彿是黑暗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張治平的心:“學習音樂,做阿炳那樣的人!”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

  張治平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學習二胡、笛子、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他知道:如果吃不了苦,就不會成為像阿炳那樣的人。他找來有關音樂理論的書籍,把自己埋在音樂裡,把枯燥的樂理生吞活剝著“吃”下去。憑著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106名選手中脫穎而出,考入重慶市北碚區文化館所屬的文工隊。

  張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種音樂比賽上拿獎。他開始將音樂重心轉移到創作上,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他譜寫的《手舞銀鐮唱山歌》人們都以為是出自譜曲老手。他譜曲總是傾心傾力,譜寫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傳很廣的歌曲,而《快樂王子的小船》,從譜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張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瞭,1985年他正式成為重慶市盲人學校的一名音樂教師,承擔著學校小學3到6年級、初中3個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他的目標就是要讓盲孩子們不但有文化知識,而且還有一技之長。

  張治平對待盲校的學生如自己的孩子,他要用音樂給學生一雙翅膀。他組建了一支小樂隊,裡邊有竹笛、揚琴、小號、手風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几個月,小樂隊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場。他常常對孩子們說:“我們看不見,但是可以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樂,音樂能點亮我們暗黑的世界,音樂會讓我們對生活充滿期待。”張治平所帶領的學生中,已經有5位先後考入吉林長春大學特教學院音樂專業,有10名成為樂器演奏家或調琴師,幾十人在各級聲樂比賽中獲獎。張治平創作了近200首歌曲,獲全國、省各種音樂比賽獎九十餘項、國際大獎16項,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歸的`牧笛》《快樂王子的小船》《我愛光明》《黃桷樹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學音樂教材。

  “山城阿炳”的美譽已在重慶不脛而走。

  現在,張治平是重慶市殘聯主席團副主席、重慶市盲協會主席。他不辭勞苦地為重慶市20多萬盲人的權益四處奔波,他要讓這些盲人都“嗅”到陽光、“聽”到光明、“摸”到溫暖。他說:“上蒼給了我盲眼,我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 篇3

  鄭龍華,男,1959年5月生於浙江省臨安市。幼年失去雙手,1981年開始自學攝影,他先後在國內外舉辦過各種形式的攝影展覽,並多次在各種影賽中獲獎。鄭龍華於2006年5月20日在家鄉浙江省臨安市啟動“生命之光”——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100位殘疾人精英的攝影活動。經兩年多的時間,他先後獨自走遍全國100多個縣及港、澳、臺地區,行程達6.3719萬公里,採訪了各行業100位殘疾人精英,拍攝圖片4.5萬餘幅,整理文字素材52萬字,撰寫採訪手記19.86萬字。2007年5月,鄭龍華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

  由他拍攝的100位成功殘疾人士的照片《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中國百位殘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沒有健全的手或腳、甚至身體不能直立的殘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歲的鄭龍華說:“我選擇展示他們陽光的一面,而不去關注他們肢體的殘缺。儘管拍攝殘缺更有視覺衝擊力,但我希望這些作品能帶給人們希望和鼓舞。”為了這組照片,他花了近3年時間。

  他用鏡頭記錄了一個個成功的殘障人士:雖失去右手但創立了“譚木匠”木梳傳奇的譚傳華、雖由於幼時疾病腿部行動不便但創立“江民軟體”的反病毒軟體專家王江民、雖由於先天佝僂身高不足1米卻坐著輪椅宣傳環保的甘肅省清水縣秦亭鎮店子村袁建明……鄭龍華要展示殘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這些作品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大家照到自己:這些傷殘人士在這種情況下做事都能成功,每個人都更應該用心做事。”

  如鄭龍華所努力的,照片鼓勵了很多參觀者。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8歲的葛斌用手語說:“來看展覽之前,我感覺非常迷茫。但看到這些照片,我很感動。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著一個肢殘運動員的照片說,“我能夠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9歲的劉建超用手語說:“我來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後,那裡很多人和我們一樣,不幸成為殘疾人,他們更需要用這些故事來進行勵志教育,勇敢地面對生活。”

  從1歲落入火炕失去雙手後,鄭龍華對於生活的磨礪便不再陌生。他用雙腕夾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卻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頓中,同學寄給他臺舊相機,22歲的他開始用雙腕操作這臺“精密儀器”,走街串巷為村民拍照,兩年後在上海第一次獲獎。

  “攝影讓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內向、封閉自己,因為我清楚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鄭龍華說,“當別的攝影師,拍拍我的肩膀說,‘老鄭,拍的不錯啊’,我才覺得我和他們一樣,在藝術上也能創造出好作品。”

  殘疾人的生活體驗與他人不同,鄭龍華覺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難多於順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殘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在他看來,對殘疾人最致命的打擊是“失去信心”。

  鄭龍華曾在浙江省臨安市殘聯工作,這段經歷讓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殘疾人比較敏感,有時,你的一個眼神、一個不屑的動作,在常人看來沒什麼,但對於殘疾人可能就不一樣,他們可能會多想。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來,社會對殘疾人的保障近年來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業等,但“仍滯後於社會發展”。此次殘奧會對志願者培訓中有一條原則廣為傳播:幫助殘疾人時,要先徵得對方的允許。“他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去做。比如殘疾人有時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 篇4

  有一種人令人感動。他們雖身有殘疾,卻像梅花一樣,越是寒風凜冽,越是傲然開放。

  襄城縣人倪營就是這樣的人。得先天性白化病的他,12歲便離開了學校。為了學戲,他需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成年後,為了不荒廢技藝,他常常凌晨4時起床練習。外出演出下大雨,他把衣服脫下來保護心愛的樂器。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他自編、自演、自拉、自唱的唱段,獲得河南省第七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戲曲小品類一等獎。現在,他自發成立了襄城縣殘疾人戲迷藝術演唱團,免費為十里八鄉的鄉親帶去精彩表演。

  在採訪中,他很少說及病痛給他帶來的折磨。他常說:“我不信殘疾人比正常人差。只要我們奮發向上,就不比正常人差!”40多年來,他這樣說著,也這樣做著。

  先天患病,他刻苦學戲

  1970年,在襄城縣城關鎮生產街5號,12歲的倪營輟學在家。他患有先天性白化病。這種疾病除了讓他全身發白外,還將他的視力一點兒一點兒地剝奪。12歲時,他的視力只有0.7。

  為了讓倪營以後生活有著落,愛好戲劇的父親給他請來曲胡、墜子老師。由於視力不好,他無法找準曲胡上的音區,也看不清戲譜。

  剛開始練習時,老師會手把手地幫他找音區。他看不清戲譜,老師會給他多念幾遍。

  為了學好戲,到了晚上,他常常閉著眼用手拉曲胡,透過聲音分辨音區。透過家人念戲譜,他逐字逐句地背誦,忘了再背,直到完全記住為止。

  14歲時,他去工地上打零工,晚上下了班,累得躺在床上不想起來。但只要老師來,他立即起來跟老師學習。

  “總不能一輩子當建築工吧!我眼睛將越來越不好使。”倪營說。

  熱愛戲劇,凌晨4時去練戲

  22歲時,倪營的生活出現轉機。當年,他的父親退休,他接了父親的班,在當時的襄城縣房管局上班,主要負責處理廢舊房屋,當泥瓦工。

  “工作累了點兒,但穩定,我很滿足。”倪營說。當時,他已經學戲10年了,能夠熟練地運用曲胡、二胡、板胡等樂器,還能唱越調、墜子等。他幾乎每天凌晨4時起床,跟隨戲迷朋友到襄城老城牆外的空地上唱戲,切磋技藝。練到將近8時,他就去上班。

  倪營特別感謝妻子以及戲迷朋友的支援。他的妻子姚盤特別支援他,從來沒有因為唱戲跟他吵過架。

  因為他的視力越來越差,戲迷朋友常常會帶著他走路。

  “襄城縣文化館的王本桂老師總是安排人把我安全送回家。謝謝他們!”倪營說。

  獲得省級一等獎

  熱愛戲曲的倪營逐漸被大家熟知。在20世紀90年代,他常常到襄城縣文化館舉辦的消夏戲曲晚會、週末文藝演唱會上獻藝。

  襄城縣文化館館長楊春敏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景:“大家搬著小板凳來看。一曲唱罷,觀眾常常報以熱烈的掌聲。有的觀眾還會送飲料、瓜子等物犒勞演員。”

  “倪營不僅伴奏得好,戲也唱得好。”楊春敏說。

  2009年,鑑於倪營熱愛戲劇,襄城縣殘聯通知倪營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殘疾人藝術匯演。倪營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唱戲肯定要寫戲譜,但是倪營的視力一個眼是0.25,另一個眼是0.1,寫戲譜非常困難。

  他沒法兒寫,就口述戲譜,讓戲迷朋友記錄;他看不清,就憑聲音修改。等戲譜寫成後,他拿給襄城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王木桂修改,最後定名為《表表咱殘疾人的好心情》。

  2009年11月,倪營自編、自演、自拉、自唱的《表表咱殘疾人的好心情》獲得河南省第七屆殘疾人藝術匯演戲曲小品類一等獎。

  “殘疾人不比正常人差!”倪營激動地說。隨後,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當時的唱段:“人人看我不順心,個個說我不成形。我可沒有這樣想,我一瘸一拐一咯噔地出了名……”

  他有一個心願:教貧困孩子學戲

  倪營在很早之前就有成立劇團的想法,在省裡獲獎之後,這個想法更強烈了。2010年,他自費買了樂器、音響,開始招收戲迷朋友入團。

  在成立劇團之初,倪營本想招收殘疾人加入,但後來還有非殘疾的戲迷朋友加入。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襄城縣殘疾人戲迷藝術演唱團。”倪營說。

  這個劇團目前有近10名團員,其中4人是殘疾人。他們曾去襄城縣的茨溝鄉、山頭店鎮、庫莊鎮等地演出。

  最近,襄城縣殘疾人戲迷藝術演唱團參加了襄城縣文化館戲迷演唱文化月活動。楊春敏介紹,目前,襄城縣的11家劇團參加了該活動。

  今年,倪營已經57歲了。在此之前,他曾因為腦供血不足住過醫院。他從醫院出來後,仍然去戲迷聚集地聊天兒、聽戲。他現在有個願望,就是希望教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學戲。

  “那些孩子過得不容易,要是能透過戲劇幫他們走出困境,那就太好啦!”

  殘疾人成功的勵志故事 篇5

  他的右手在一次創業中致殘,只剩下一半手掌、一個指頭,然而他並沒有因此停止追逐致富夢;在兩次創業血本無歸後,他挺起脊樑繼續創業,利用村組閒置的山地水庫開辦養殖場,混養鴨、羊、豬和魚等。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他創辦的這個養殖場年可獲利60萬元,他就是陽新世華養殖場董事長陳世華。

  學徒三年練就優秀品質

  1980年,剛滿16歲的陳世華初中畢業,在父親的要求下,他跟著遠房一個表叔,當起了為期三年的木工學徒。

  學木工最難的除掌握技術外就是讀懂圖紙。勤奮又聰明的陳世華很快掌握了木工技術,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就是不能獨立對照圖紙做好木工活,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讀不懂英文符號,看不懂圖樣結構,需要別人解釋才能做。如何才能使自己儘快讀懂圖紙?陳世華就此多次問師父,得到的總是一個回答:熟能生巧。

  於是,白天,陳世華就拿著圖紙慢慢做,虛心向師兄弟們請教;晚上,他就拿不同圖紙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異同點。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不管什麼字母,不管什麼圖紙,陳世華都能讀出來,讀得懂。在師父眼中,陳世華在學徒期間已有很多方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他所有徒弟中的“唯一”。

  兩次創業傷身又蝕財

  1999年,細心的陳世華髮現,農村很多山場被人承包,木材加工將是不錯的行業。於是,2000年,他說服家人,毅然放棄用了20年的斧頭,拿出全部積蓄購置了電鋸等裝置,專門為加工戶提供裁鋸服務。

  隨後十年的忙碌生意和豐厚收入,證明了陳世華當初決策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他計劃擴大規模準備大展宏圖時,2010年6月的一次工作中,他右手四指被電鋸無情奪去,手掌也被削去一半。

  躺在病床上的陳世華,一想到自己的大好事業就要終止,不由得長長哀嘆,黯然神傷;一想到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不得不為一家人今後生活著想,他又憂心忡忡。但這些壓力更是激發了陳世華重拾生活的信心和重新創業的決心。

  傷口癒合後,陳世華和家人商議決定,利用水田種養蓮子。2011年,陳世華在家鄉承包40畝水田,種植了蓮子。在陳世華悉心的培植下,蓮子產量豐收,但因市場價格不穩定,蓮子由原15元/斤的價格跌至7元/斤。結果,他不但血本無歸,而且還多出3萬元的債務。

  永不服輸終於創業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在面對多次創業的失敗,陳世華沒有灰心氣餒,而是認真總結經驗,並計劃總投資30萬元,利用村組閒置的山地水庫混養鴨、羊、豬和魚等。但養殖場地和啟動資金是第一道難題。

  2012年12月,當地政府得知陳世華的情況後,主動組織鎮村幹部多次與當地群眾協商,徵求多方意見,最終把泉口村丁壠水庫地帶計200畝山地水域面積租賃給他,為他找到了合適的養殖場地;陽新縣人社局瞭解陳世華主動上門為他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擔保免息貸款,為他解決了資金難題,還讓他參加免費的養殖技能培訓,減輕他養殖的技術風險。

  這樣,陳世華很快走出失敗的陰影,迎來了屬於自己創業的“春天”:2013年底,該養殖場年純收入60多萬元。“目前養殖場正處發展階段,規模還需擴大。下一步,我計劃投資20萬元,建立可養殖萬羽雞的養雞圈,充分利用水庫的生態資源,逐步擴大鴨、豬、羊、魚、雞等複合式養殖基地,爭取到年底純收入突破百萬大關!”談起養殖場的前景,陳世華信心百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