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2022《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1

  學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觀看了央視《開學第一課》專題節目之後,我才真正懂得了這句話的涵義。

  《開學第一課》作為一檔有著12年曆史的老節目,歷年來一直秉承著“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讓我們學生在這堂“開學之課”中盡情學習,在九月份這個新的節點領悟新知識,帶著希冀重新出發。

  2020年是《開學第一課》播出的第十三個年頭,2008年開始,一年舉辦一次,足以說明國家對開學第一課的重視程度,可見這檔節目對於我們的重大意義。“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決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作為國家教育事業中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積極主動地投身教育,學習好《開學第一課》,並從中進行思考,思考它有什麼?它教會了我什麼?我又學到了什麼?

  “它有什麼?”

  首先,《開學第一課》有著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節目邀請了主持人和嘉賓,知名學者以及有著重要貢獻的人物……共同演繹了這一堂屬於學生們的“開學一課”,這也是屬於大人們人生的“開學一課”。

  “它教會了我什麼?”

  在老師的要求下,在爸媽的陪同下,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想,我明白了蘇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教育”話裡的含義。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與國家正在經歷的大事息息相關。

  親自看了節目,親身體驗到嘉賓帶來的愛國情懷,在民族大義面前,捨己為國。在苦難面前,全國人民永遠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我們應該學習這種抗疫精神。

  “我又學到了什麼?”

  《開學第一課》讓我學到了理論知識外的東西,它沒有生搬硬套的公式和死記硬背的古詩詞,有的只是處於當前國家背景下,做好自身,投身學習教育,普及放疫知識,向所有優秀人物學習抗疫精神。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2

  2020年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後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及學習並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儘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院就診,儘量保護好自己。除此之外,節目還邀請了援鄂醫療隊醫生,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社群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為我們分享抗疫事蹟,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後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裡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為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著,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為了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後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3

  九月一號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新任務:寫一篇《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作文。於是,帶著這個寫作目的,我觀看了央視CCTV -1準時播出的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理念,還邀請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等榮譽嘉賓,為我們一一講述了整個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節目中第一篇章的內容讓我尤為深刻。第一篇章的主題是“擔當”,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作為主講人。鍾南山,可以說是為這次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一線,努力尋找戰勝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在節目中,鍾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愛國主義從小植根在他心裡,毅然決然選擇從醫,一直到現在。其中,他還講了這次疫情的經過,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故事。他還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聽完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我的心裡十分感觸。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馳援湖北,只為所有人的平安。雖然年輕一代經歷的事情較少,但在這場劫難面前,90後和00後毅然選擇奔赴“戰場”,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鍾南山院士等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擔當”一詞是我們需要謹記並且付出行動的,“少年強,中國強”的節目主題更是引人深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有青少年一代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並且勇於為國為民,那麼,所有的苦難都會迎刃而解,國家才會變得強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趕緊行動起來吧。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4

  轉眼間,難忘的暑假生活就這樣結束了,隨著九月的到來,學生們也正式返回校園之中,開始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在這開學之際,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也正式在2020年9月1號晚上八點正式播出。《開學第一課》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必看的一檔節目,每當節目播出時,都會吸引廣大學生的觀看與注目,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在節目開始後,我們可以看到被譽為央視boys的撒貝南、朱廣權、尼格買提、康輝攜著歡快的節目音樂,為我們主持開學第一課現場流程,並透過端正有力的話語,使我們深刻的記住這一個個的節目,感受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在觀看第一篇章:“擔當”時,鍾南山院士說:“什麼東西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這一句話時,就能深深的體會到鍾爺爺對於人民的生命安全有多麼的看重,也唯有看重生命,才會在艱難的抗疫過程中,無怨無悔付出如此之多,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個主題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第二篇章的張定宇院長,更是直言要為病人,為城市,為我們的國家鑄就一道生命的長城,是啊!國家為了抗擊疫情,不知花費了多大的代價,不僅有極多的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抗疫一線;廣大白衣天使們,也為了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從全國各省各地到抗疫一線中,日夜穿戴著厚厚的防護服,與病毒奮力抗擊,保衛生命,實實在在的為我們的人民與國家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精彩的節目在給我們帶來極好的視覺觀感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的體悟到抗疫英雄們在這個過程中都做出哪些先進卓越的貢獻,正式因為有這麼一群時刻熱愛祖國的英雄們存在,才讓我們祖國在面臨危機之時,不斷的戰勝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難忘,不管是節目抗疫節目過程中展現的種種事蹟,還是各位抗疫英雄的現身講解,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震撼,是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在抗疫過程中所遇到的諸多不易,但只要有恆心,即使我們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被我們一一克服,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

  就猶如今年《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主題一樣,作為新世紀祖國的`少年,我們中小學生更要將愛國之心深藏於心,努力學習,等待未來長大以後,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5

  2020年是我們學生生涯以來,最為特殊的一個年份,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不僅出行需要隨時佩戴口罩在個人衛生上更是明顯的得到提升,時間飛速,轉眼已到九月。,如今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新一年的《開學第一課》也是正式播出,而今年的主題:“少年強,中國強。”更是讓我們感受到抗疫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因為疫情,我們度過一個格外漫長的寒假,不僅要在家中上網課學習,出門也要帶上口罩,使我們的生活出現了很大的改變。但隨著祖國不斷地抗擊疫情,與鍾南山爺爺的英明指導下,戰勝了這令人民都為之恐懼的危險疫情。如今雖然疫情還未徹底的遏制,但我們也慢慢恢復之前的平靜生活,同學們也返回校園之中,開啟了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

  而隨著暑假生活的結束,如今距離戰勝疫情已經過去數月之久,我們的生活也漸漸的回覆平靜。現在雖然說出門還需要佩戴口罩,但與國外還在繼續蔓延的疫情相比,我們可以說是最快取得的勝利一個國家。

  隨著八月結束,九月已經來臨,而每當我們返回校園的時刻,央視都會播出《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讓我們感受抗疫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這其中湧現出的各位抗疫英雄,也是我們祖國可以順利度過疫情危機的堅定基礎。祖國已經71歲了,對我們人類來說,71歲已是可以算作高齡,但對於一個偉大的國家來說,71年僅僅只是開始,是偉大勝利開端下的一個起點。

  所以身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小學生為了今後可以更好地報效祖國,一定要像《開學第一課》“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主題中的各位先輩一樣,努力學習,為祖國發展而不斷地奮鬥。

  明年是偉大共產黨100週年紀念日,在祖國母親這慈祥鼓勵的目光下,讓我們一起學習偉大先輩們的英勇事蹟,踏著這通向光明的英勇足跡,不斷地前進,為祖國未來而回歸校園!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6

  今天晚上8點,我觀看了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看完後我百感交集。因為在春節期間,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民的心,我沒有置身事外,而是安靜地在家待著,默默地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加油!

  可是病毒如同怪獸一般,迅速地攻擊了全國各地,工人延長假期、學生在家上課、街上也很少見有人走動了,沒人不受疫情的影響。而我作為一名學生,新聞上每天的報道使我明白了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疫情,我的內心不禁焦慮起來,害怕不能重返校園,也擔心會不會生病,導致無法安心的去學習。

  或許只有切身經歷過了,才能領悟災難的殘酷,好在挺身而出的英雄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串起了這段共克時艱的歲月裡最寶貴、最難忘的記憶。節目中我進一步瞭解醫護工作者逆行的艱辛,感受到了他們作為白衣天使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疫情大考期間,那些義無反顧衝在前線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堅守一線,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為人民安全保駕護航。在我們幸福生活的背後,是他們為我們擋住一切危險,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與病毒作鬥爭,一刻也捨不得停下,這般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整個中華大地。如今我們盼來了戰“疫”的階段性勝利,也總算盼來了逆行者們的凱旋。

  他們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本可以在家躲避著這場疫情,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創造著不平凡的成就,向我們展現了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的責任和擔當。

  節目還跟我們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讓我對此次疫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疫情期間沒事不要外出,外出要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儘量減少手接觸口,鼻,眼機會,防止感染;注意室內通風和消毒;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自身抵抗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學有餘力,請大家把疫情當作一個課堂,展開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可以用行動來為自己、社會和世界承擔更多的責任。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7

  電視開始播放了。第一個出現的是大家都認識的電視主持人王小丫,她扮演的是這堂課的班主任。下一個出現的是在國家體育館“鳥巢”裡演唱過國歌的“奧運女孩”林妙可,她將擔任這節課的班長。

  電視主持人王小丫和林妙可經過一番談話後,便說起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了。在綿陽,有一個叫“桑棗中學”的學校,離地震正中心還不到五公里,由於他們撤離有序,全校兩千多名學生,無一傷亡!

  五月十二日,在汶川縣發生了一起八級大地震,地震的正中心離“桑棗中學”不到五里。地震發出的巨大響聲像坦克開過一樣“轟隆隆——轟隆隆——”響著。同學們馬上意識到是發生地震了,於是就按照平時演習的逃跑順序有規律地跑向大操場。一樓的跑向操場,二樓的跑向一樓,三樓的跑向二樓。全部的同學己經跑到了操場,按照演習的習慣,全體同學都蹲在了操場上,僅用了一分三十六秒。一個多麼可觀的數字呀!一個老師忽然發現一個同學還被困在教學樓裡,因對地震的驚慌恐懼,己渾身無力,老師及時把她拉向操場,挽救了她的生命。

  透過這個故事,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不放棄生命,生命就不會放棄我們;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8

  今晚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認識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焦劉洋說:“夢想不是持之以恆的動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堅持不下去。但是,堅持會實現你們的夢想和願望,堅持下去,你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是啊,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為夢想而奮鬥,但是遇到困難、挫折,大多數人都會因此而放棄,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而另一部分人,堅持了下去,最終,這一部分人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我們為什麼都不堅持下去,讓夢想變為現實呢?

  一座城送別一個人,天是灰的,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心是亮的。這句話說的是最美司機——吳斌。一個偉大的司機,在不正常的情況下正常剎車,並告知乘客撥打120以及110。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他是一位偉大的客車司機。雖然他走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銘記這個偉大的司機——吳斌!讓美在接力中傳遞!

  陳一冰說:“不管隊友的動作是好是壞,都要第一時間上去安慰他,鼓勵他,要保持這種士氣。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一個完美的團隊!”我們六二班也是一個團隊,需要大家團結起來,才會得到榮譽,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一個完美的團隊!是啊,我們上次運動會接力跑時,因為兩人鬧了矛盾,而導致整個團隊的失敗。他們兩個不肯相讓,最後導致兩敗俱傷。我們六二班就是缺少這種精神,擁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是一個完美的團隊!

  結尾不知道該怎麼寫,請各位指點!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9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已經是第三屆,我們全班一起來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節目從“我的夢”、“夢想需要堅持”、“夢想需要探索”和“中國夢”四個篇章對“夢想”進行了闡述夢想,在長城綻放。8月21日,被人稱為“史上最牛一課”的《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隆重開講,這節課的中心思想是“我的夢·中國夢”。

  特邀班長:豆豆、才仁旦周、大小姐組合、張子楓。

  特邀嘉賓老師李連杰、馬雲、李中華、章子怡分別用演講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夢想成真的心路歷程;而作為輔導老師的龐清、佟健、房祖名、張靜初、陳然、韓庚、王心凌等人,則以課間操、遊戲和表演與孩子們融為一體。在《開學第一課》的現場,人們格外惦記舟曲受災的孩子,舟曲城關一小的老師和家長帶著舟曲孩子的夢想來到現場。《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為“我的夢中國夢”,在八達嶺長城,面向全國2。2億中小學生髮出夢想的號召,無論是主講老師還是參與節目的文藝嘉賓都為能夠和全國的孩子們一起共上開學第一課而感到自豪。

  2021《開學第一課》小學生觀後感 篇10

  昨天晚上八點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第一次靜坐將近2小時觀看一個電視節目,我深深被感動,被感染,現在我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開學第一課》共上了四堂課,首先是第一堂課“愛國”,在這一堂課當中我一次聽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歷,是由秦怡奶奶給我們講述的,其中有一句“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當時戰爭時發生的真實情景,敵人炸開古北長城一個缺口,眼看有機會衝破我們的防線,但我們的戰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缺口,抵禦炮火,獲得勝利!在主持人的講解下我還知道了女英雄趙一曼,聽到了英勇犧牲的軍事家左權女兒左奶奶講述11封家屬的感人事蹟……

  第二堂課是“勇敢”,這堂課我再次對《放牛郎王二小》的故事有了進一步深刻了解(暑假參加社群活動時聽過一次),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報紙和電臺,保護了上千名村民!這一份勇敢難能可貴,這份勇敢我銘記於心!

  一陣警報聲把我帶進了第三堂課“團結”,這堂課無疑最令人痛苦,因為我看到了短片中一個叫多多的孩子坐在燒焦的土地上孤獨無望的哭泣,我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人殘忍殺戮的一幕幕,當我看到雕塑家吳為山大師作品中那位母親在臨死前將生命中最後一滴奶水餵給自己的孩子,我感受到了母愛的無奈,這就是二戰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館長說,在那次災難中喪生的人數共計30多萬,他們的名字三天三夜都不完,他們手拉手排開有180度公里啊!多麼龐大的數字,多麼殘忍的數字!媽媽回頭對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要不斷努力進步,因為落後就要捱打!不要忘記我們民族的恥辱!我眼含淚水,緊握雙手,暗自下決心,要好好努力!

  最後一堂課“自強”,在欣賞了一段小小八路軍的紀錄片後,TFboys三人帶領同學們共同朗誦“少年自強宣言”: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瞭解祖國曾經經歷的苦難,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