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

小學六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去輪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六年級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青春路上,須有夢想;為之奮鬥,毅然前行;努力探索,殷殷期盼;陽光正好,未來可期。

  ——題記

  當熟悉的五個大字——開學第一課映入眼簾,我們不禁在活潑跳躍的音樂中產生了遐想。四大主題環環相扣,分別為——夢想,奮鬥,探索和未來。在一個個獨具代表性的故事面前,我和電視裡可愛的小朋友們一樣,向解海龍、王桐晶、吳光輝等人投去欽佩的目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共同書寫了“創造向未來”的篇章。

  “每一次受傷,每一次挑戰艱險,都是向著夢想的一次拼搏與靠近。”這句話使我記憶猶新。夢想,是無比神聖與美好的。任何人都願意為了夢想去奮鬥,而更難得可貴的則是堅持的毅力和堅強的勇氣。一次失敗何妨,就當是給自己積累經驗;一次挑戰何妨,只有不斷挑戰,才能不固地自封,才能擁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夢想總是與奮鬥相掛鉤。俞洪敏老師告訴我們:奮鬥,分為目標和努力。這二者缺一不可,如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般。定下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堅定不移地去努力,去實現。相信在奮鬥的過程中,儘管會有挫折,但直到最後,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會自信地說:“我奮鬥了,我的青春無憾!”

  當看到那幼小的“小茶缸”時,作為彰顯未來風範的探索成果之一,科學家們身上的精神,也正是和C919的設計師們的不斷探索,永不放棄的精神相契合。10年成就一架展現中國力量的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的一頭黑髮也白了,多少心血,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重新來過,終於成功了。我相信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是無比感激的,因為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他們學到了更為寶貴的東西。

  開學第一課——意味著從這一堂課開始,我又將步入一個全新的學期。我想我一定會帶著開學第一課所教給我的勇氣、毅力、努力、夢想等等,踏出全新的,堅實的,自信的第一步,去迎接未來。

  來吧!以夢為馬,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前行,前行!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九月伊始,又是開學季。而陪伴激勵我多年的`《開學第一課》也開講啦!作為一名“新初三”,節目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關於“夢想”與“奮鬥”的課堂。

  走到初三年的起跑線,我們懷揣夢想,燃起奮鬥之火。然而規劃終究只是規劃,關於如何實踐,我們還十分懵懂。

  對此,成龍先生分享了他的經歷:從6歲時渴望上臺,到接下來走上演藝之路,他對於實現夢想所做的奮鬥都是一刻不停、點點堆積的。令我印象深刻的 ,是他儘管手指骨折卻依然按照劇本出拳、認真對待每一個鏡頭的態度——我想,這就是追夢的態度!主持人在這期間向他詢問身上所受過的傷,並一一標記在人形板上,最終我們看到,在成龍先生身上,從頭到腳,處處有過傷。

  這告訴我,只要確定了夢想,就不要畏縮,全力以赴,把所有力量都傾注在夢想上。夢想的生命力源於不懈的追求,追夢,沒有休止符。記得幾年前鋼琴考級時,我的手指始終無法靈活地移動,也因此總有兩個小節充滿瑕疵。我狠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那兩個小節,連續3個小時,咬著牙對自己說:不把那段旋律成功地彈100遍就別停下來!從手痠到手抖再到關節疼痛,我硬是逼自己繼續。最終,我成功了!當手從鋼琴上放下時,四個指尖是通紅的,兩個指尖起了水泡;但我一點也不後悔,而是自豪、欣慰——我在不懈地努力後成功了!

  然而,懷著一股拼勁向夢想進發時,總有無數障礙與挫折使我們氣餒、放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節目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的一段話:“我第一次考研數學只得了39分,第二次物理只考了39分;但是我對自己說,我不是也有考九十多分的科目嗎?…考研三次失敗,還考嗎?當然考!”這一段話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我在數學和物理上亦是有所欠缺,儘管我有心提高,也狠得下心給自己增加作業,可是“一挫就敗”,時常灰心喪氣;又缺乏恆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謂“鞏固練習”最終都不了了之。但從今往後,我會向薛副校長學習,越挫越勇,“笨鳥先飛”——多次失敗,不怕,從頭再來;天賦不夠,不慌,加倍刻苦!相信只要有一顆堅持、樂觀的心,我必能成功!

  “中國少年要做海闊天空的追夢者,也要做腳踏實地的圓夢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在金秋九月迎來新的起點。追夢,沒有休止符,我們必將整段青春付之以奮鬥的烈火,燃燒出熱烈的少年夢,中國夢!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不是第一次看《開學第一課》,卻是第一次這麼沉靜。

  本次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母親看完之後,用複雜的眼神看著我說:“做好當下吧!”母親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什麼是創造?《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論、做出新的成就或東西。網路上的說法是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

  無中生有本身是非常困難的事,更何況還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或境界。但央視抓住了創造的精髓,把摸不著、看不見、遙不可及的創造方法告訴了我們。那就是母親的那句話“做好當下” !

  成龍、解海龍、王桐晶、俞敏洪、試飛飛機組成員、吳光輝、薛其坤……哪一個不是普通勞動人民出身?哪一個不是被各種艱辛與困難精心打磨過?哪一個不是各自領域的翹楚?他們有夢想,但他們更懂得腳踏實地。沒有煎熬的過程,沒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迎難而上,如何有香噴噴的成果?

  創造就是在我們做好每一個當下中推進的、發展的、成功的,這個過程十分漫長,失敗了,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反思,循根改錯,另闢蹊徑;小有成就了,我們也能靜下心來總結經驗,精益求精,力求突破。在與每一個不同形態的當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去迸發靈感,去更上一層樓,去創造一個由一個輝煌。因此,做好每一個當下是通往創造的階梯。

  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任何一個人也都擁有創造力,只要不懼艱難,堅定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即可。創造不是那些偉人、名人的專屬名詞,創造的結果也不一定非要是那種對人類有益的發明、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成就。我們可以創造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可以創造有利我們成長生活的想法。哄睡動物的技能對社會、人類來說可能是個雞肋,但對那個小女孩來說是她生活裡的陽光,這道陽光可以為自己生活、也可以為別人的生活增添樂趣;我在學習又何嘗不是一種創造呢?我想透過我的努力去創造我和我家人的未來生活,雖然有各種不順,雖然別人不看好我,但我依舊在努力,在學好每一天的功課,做好我自己,做好我的每一個當下,我相信天道酬勤,皇天不負苦心人!

  就像常聽到的那句話:“勞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果真是如此的!奮發起來,無論理想多高遠,無論風浪有多大,做好每一個當下,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