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感受三篇

開學第一課感受三篇

  今年開學第一課在央視一套播出了,節目開場,就注意到了“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這幾個亮閃閃的大字。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開學第一課感受三篇,歡迎大家參閱。

  開學第一課感受1

  小崗破冰,深圳打浪,浦東揚帆,雄安起航……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歷經七十年的光輝歲月,五星紅旗更加驕傲地飄揚在中華大地上空。

  怎能忘,1949年10月1日,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北京升起,中華民族站起來了!當時,人民生活困苦。七十年後,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並最終強起來,當西北升起巨大的蘑菇雲,當東方紅一號遨遊在太空,當神舟飛船將中華兒女帶到全新高度,當嫦娥四號將五星紅旗插到月球背面……回望七十年的種種成就,自豪與驕傲油然而生。

  當然,七十年間不只是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闊潔淨的柏油路取代了原先塵土飛揚的泥土路、砂石路。在家鄉的農田裡,聯合收割機的轟鳴取代了農民的割麥號子。低矮平房不見了,多層洋樓拔地而起。家鄉由落後的蘇北農村發展成了現代化城鎮。鎮政府前迎風飄揚的紅旗向人們訴說著七十年的光輝歷程。

  走在家鄉的馬路上,我不由得感慨自己的幸福生活。作為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小學生,我享受到了先輩們奮鬥七十年帶來的光輝成果。在配有智慧設施的教室裡享受免費的高質量教育,在塑膠跑道上盡情揮灑汗水,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我流連忘返,更可以在學校的圖書裡與書為友,盡情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這一切的一切不只是我個人的幸福,是所有新時代青少年共同享有的,是國家盡其所能提供給我們的優越條件。望著校園裡迎風飄搖的五星紅旗,我不由得向他敬出標準的少先隊禮!“感謝你,祖國!感謝你,五星紅旗!”

  我們青少年必須樹立遠大理想,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我們這一代的奮鬥之路。為五星紅旗的飄揚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感受2

  9月1號晚上,我早早就打開了央視一套頻道,期待著《開學第一課》的開播。看到撒貝南、董卿等主持人的一一亮相,我的心情也隨之激動起來。接下來的每一個畫面都讓我深深觸動,片尾曲響起的時候,自己仍然沉浸在那些激昂的言語裡,那種感動的氛圍裡。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夢想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就如同折了翅膀的鳥兒,無論怎麼飛也飛不高。只會停留在原地。看著電視機前受邀嘉賓的動情述說,聽著這些不為人知的過往,才知道一個人想要實現夢想,想要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只有你不斷努力向前,你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的東西。

  《開學第一課》讓我看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蛻變。從1949年中國成立至今,走過了七十年的歲月。祖國從弱小到強大,從落後到先進,每一個變化都深深刻在了人們心中。我們如今的祖國驕傲而自豪,為社會的迅速發展而點贊。

  透過這次《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幸福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珍惜,美好的未來需要自己去開拓,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的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是我希望有一天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變成更加強大的人,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成為國家的可用之才,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衝向更美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感受3

  《紅巖》中,江姐含熱淚繡紅旗的畫面成為經典。這個故事,來自原著小說作者羅廣斌的一段親身經歷。

  “製作一面五星紅旗吧,等解放的時候,高舉著這面紅旗衝出牢房!”1949年10月7日,有些地區還未解放,仍被關押在重慶白公館監獄中的羅廣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們,得知了新中國成立的訊息。他們懷著美好的暢想,拆下紅色被面,縫上黃紙星星,在獄中秘密製作了一面“五星紅旗”,將其藏在了牢房一塊地板下。

  因為從未見過五星紅旗的模樣,對於五顆星的佈局無從知曉,他們只好按照想像,令一顆大星居中,四顆小星對稱分佈四方。他們製作的是“不夠標準”的國旗,但這面用信仰織就的旗幟,卻是革命先輩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最佳見證之一。

  當年從白公館虎口脫險倖存的志士,有一位健在。她就是現年95歲的郭德賢奶奶。回憶起當時的經歷,郭奶奶在激動之餘,忍不住為不幸遇害的戰友抹淚。翻開老相簿,撫摩著復刻版的“獄中紅旗”,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老人哽咽了:“想起我們多少同志流血犧牲,就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紅旗能夠永遠飄揚……”

  彼時的他們正當青春,為了信仰出生入死,前赴後繼。今天的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五星紅旗,因為它神聖而不可侵犯。“繡紅旗”的故事激勵孩子們,要接過先輩的旗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最近訪問